農民主動捐獻文物,獲贈五雙手套,得知捐的是國寶後,他悲喜交集

農民主動捐獻文物,獲贈五雙手套,得知捐的是國寶後,他悲喜交集

1979年正月初八,河南省臨汝縣仍籠罩在喜氣祥和的過年氛圍之中,正在集市上買菜的村民李建安聽到了一個消息:附近紙北村的一塊蘋果地裡,有人刨出來不少紅陶片。李建安有些文化,平時對文物考古也比較感興趣,於是他回家帶上鐵鍬後,就匆匆趕往了紙北村。果然,在還未挖成的蘋果樹坑中散落著一些紅陶片。

李建安收集整理,試圖把它們拼湊起來。不久後,一個殘缺不全的陶缸出現在眼前,這讓他興奮不已,他認為地下應該還有更多的秘密,於是在隨後的幾天裡,他將原坑擴大了數倍,而挖掘出的成果更令他喜不自勝。經過初步整理,李建安共拼湊出13個相對完整的陶瓶,其中有一個瓶身繪有彩色的圖案,其餘皆為素瓶。

農民主動捐獻文物,獲贈五雙手套,得知捐的是國寶後,他悲喜交集

此時,李建安早已精疲力盡,他又前後分了三次將陶瓶運回到自己家裡。1979年民風淳樸、思想尚未開放,家人很不理解李建安要這些破陶片幹什麼,而在隨後的清理過程中還在瓶底還發現了人骨,這更讓家人覺得晦氣,勒令李建安立刻把它們清理出去。

李建安無奈只好又花費力氣將陶瓶運到了自己的工作地點,紙坊公社的辦公室裡。他對那件繪有圖案的陶瓶非常上心,因為它不僅有色彩變化,還能辨認出鳥、魚、石斧等古樸的圖案。為了讓陶瓶得到最好最專業的保存,李建安曾多次聯繫臨汝縣文化館,希望文化館來進行妥善保管,然而文化館卻有些看不上這些碎陶片。

農民主動捐獻文物,獲贈五雙手套,得知捐的是國寶後,他悲喜交集

李建安雖然看不懂也摸不透陶瓶的年代和意義,但他始終認為它們不簡單,文化館耐不住他的多次請求,在三番五次的拖延之後,終於在1980年接收了這批文物捐贈。但由於山高路遠,文化館抽不出車輛去拉,於是李建安行動起來,他將農村牛拉的架子車拖在自行車後面,半騎半推地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達縣城文化館。

文化館工作人員對陶器文化不甚瞭解,外加當時文物保護意識不強,所以這批陶瓶一經接收隨即就被擱置在了倉庫裡,而為了表彰和鼓勵李建安的捐贈行為,文化館贈予了他五雙線裝手套。如果不是河南省文物專項調查組的到來,恐怕這批國寶將永遠沉寂在黑暗裡,轉機發生在1980年的10月。

農民主動捐獻文物,獲贈五雙手套,得知捐的是國寶後,他悲喜交集

調查組驚奇地發現,這些彩陶來源於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約在新石器前期,用途是甕棺葬具。甕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將亡人置於日常使用的陶器之中,一般是兩三件陶器扣合使用,在陶器底部鑽有孔洞,古人認為可以作為死者靈魂出入的通道,即靈魂不滅。甕棺一般埋在居住區房屋的地下。

這就是為什麼李建安在陶瓶裡發現人骨的原因,因為它們的用途就是如此。仰韶文化的甕棺葬比較普遍,但大多陶缸都是樸素無彩的,彩繪陶缸很少見,而李建安發現的那一件繪有鳥、魚和石斧的陶器尤為稀缺,它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幅陶畫,是含金量極高的國寶級文物。

農民主動捐獻文物,獲贈五雙手套,得知捐的是國寶後,他悲喜交集

它被命名為"鸛魚石斧圖彩陶缸",經過專家研究推測,此缸應該屬於一位氏族首領的葬具:白鸛是首領所在氏族的圖騰,魚是敵方氏族的圖騰,而石斧則是權力的標誌,白鸛口中含魚就意味著戰爭取得了勝利。首領死後,人們將這些內容描繪在陶缸上,以此紀念他的英勇業績。

陶缸的製作還採用了不少繪畫技巧,具備中國畫的一些基本畫法,因此被譽為是中國畫的雛形。2003年,它被收錄進禁止出國展覽的64件文物名單中,並被列為64件珍貴文物之首。李建安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偶然獲得的文物碎片竟然如此有價值,對此他是悲喜交加的:喜的是自己為國家保存下了珍貴的文物,悲的是當初因太累而沒有深入挖掘,等到考古人員再次前往發掘時,殘存的陶片早已遭到了二次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