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诏"真伪辩:汉献帝真的下过这道鲜血写成的讨曹诏书吗?

文|历史本末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之子,灵帝驾崩后,继位的是刘协的哥哥刘辩,也就是汉少帝。但是在皇位上仅坐了五个月后,刘辩被董卓废黜,当时还是陈留王的刘协被扶上帝位,他也成为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史称汉献帝。

刘辩从公元189年当上皇帝起,到公元220年禅位给曹丕止,在帝位上坐了三十一年。曹丕篡位后,刘协还活了十四年,直到公元234年,也就是和诸葛亮同一年去世,死后按汉天子的规格和礼仪安葬,谥号为孝献皇帝。

汉献帝

一般人认为,汉献帝就是个傀儡皇帝,一定是蠢笨如猪,混吃等死的废物。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事实上,刘协是个非常聪明的皇帝,只是生不逢时,被董卓、曹操等奸雄挟持、控制了,没有施展的余地。汉朝的灭亡,其实与刘协本人的关系不大。正如后人评论明朝灭亡时,都不太同意由崇祯来背锅,而认为"明亡,实亡于万历"。同样,东汉之灭亡,最该背锅的是汉桓帝和灵帝这二位。

一、汉献帝继位前后的时代背景

东汉自和帝开始,继位的皇帝大多都是小孩子,需要太后的辅助。而太后临朝,必然会借重她的娘家人,这就为外戚专权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个招数在皇帝小时候用得比较方便,但皇帝慢慢长大后,必然要想将权力收回。可是满朝重要的位置都被外戚们占据了,皇帝靠什么和他们斗?自然是靠身边的太监。所以外戚和太监的斗争,是东汉中后期朝廷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双方你来我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出现一种交替领先的局面。

需要说明的是,宦官虽然对皇帝比较忠心,但他们文化低,素质差,让他们掌权,对江山和百姓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很多有识之士都自觉的投入到与宦官斗争的行列之中,而宦官有皇帝撑腰,卖官鬻爵,侵占土地,大发横财,与豪强地主势力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双方都加紧对农民进行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使得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震动全国的黄巾起义,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已摇摇欲坠,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却乘机崛起,国家分裂已不可避免。

董卓就是利用镇压黄巾起义而迅速崛起的一个军阀,也是一个政治野心很大的军阀。当地主豪强和宦官的矛盾总爆发之后,董卓借平乱的名义,占领了首都洛阳,形成了一家把持朝政的局面。当他看到少帝刘辩已经十四岁,接近成年,为了更方便自己操控朝政,所以才把九岁的汉献帝扶立上皇帝的位置,开始了自己专制的道路。

董卓

董卓是一个残暴的军阀,他的暴行激起了天下人的反抗,虽然经过多次战争,董卓的势力被歼灭,但战争造成了洛阳及附近地区的破坏十分严重。朝中几乎所有忠于刘协的大臣都死伤殆尽,全国各地军阀割据,大者占据几个州,小者占据数个郡,汉献帝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空头皇帝。

但是刘协毕竟是皇帝,是军阀们名义上的领导,该怎么对待刘协,是一道检验军阀们政治智慧的考题。其实当时那些士族们是希望由他们的代表、那个"四世三公"之家的大军阀袁绍出面重新收拾旧山河的,可是袁绍犯了一个战略上的大错误,他没有认清汉献帝的政治意义,

甚至想重立一个可以由自己掌握的新皇帝,也就是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根本不可能得到支持,刘虞本人也坚决反对。这件事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袁绍的政治眼光之短浅,可见一斑。

曹操

当汉献帝好不容易逃出董卓手下那批关西军阀的控制后,袁绍错过了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机会,另外那些诸如袁术、刘表等军阀更不必说了。此时能清楚的看到汉献帝政治价值的,也许只有曹操一人。

二、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清楚的明白,汉室虽然衰微,但天子仍有一定的号召力,谁拥有了皇帝,谁就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所以曹操雷厉风行的将汉献帝接到自己的根据地,使得其他势力即便反应过来也无法染指这个"香饽饽"。自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政治地位,他所有的政治和军事行动都可以借天子的名义进行,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汉献帝在许昌虽然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从此丧失了皇帝的权力。所有国家大事都掌握在曹操手里,他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刘协自己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知道曹操迎接自己到许都,目的不过是借天子之名义,行专伐之事,所以在到了许昌后不久,汉献帝也试探过曹操,他曾对曹操直接了当的说过:"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这个时候的曹操,全国范围内反对他的力量还很强大,曹操并没有准备好,所以从此之后,曹操尽量不与汉献帝见面,有事基本上让担任侍中和尚书令的荀彧去和汉献帝勾通。

曹操

自从汉献帝向曹操表达过一次不满之后,曹操对于汉献帝的控制更加严密了。汉献帝的"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一般大臣再也无法接近皇帝。虽然此时的朝廷还采用以往的三公九卿制,但是曹操在建安十三年罢三公,设丞相,自己开府,设置了属于自己的行政和军事系统,曹操的丞相府已成为东汉的国家权力中心。

曹操的专权,也让当时的官员们分成了拥曹和反曹两个阵营。虽然曹操权势极大,大多数官员都投在曹操门下,但还有杨彪、董承等少数大臣保持初心,坚决站在汉献帝一边。

杨彪也是东汉顶级豪门士族的代表,弘农杨家与汝南袁家一样都是"四世三公",杨彪本人此时担任太尉一职,是坚定的反曹派领袖,也是曹操专权的最大障碍。因此,曹操派人想办法诬陷杨彪,抓住杨彪和袁术的亲戚关系不放,诬陷他阴谋废掉汉献帝,使得杨彪下狱。虽然经孔融等人营救保住了性命,但再也没有进入权力中心、与曹操做对的可能。

大臣中的荀彧则代表了另一种士族知识分子的立场。荀彧是曹操非常信任的人,但是荀彧只是将曹操看做兴复汉室的能臣,他给曹操卖力,在他心里实际上就是为汉朝服务。所以当曹操想当国公,封九锡时,荀彧是坚决反对的。之后不久,荀彧便不明不白的死去,虽然史书上记载曹操送个空食盒给荀彧后,荀彧自杀的事有很多可疑之处,但是在曹操进爵魏公前的关键时刻,反对派的荀彧领袖突然死亡总会让人联想翩翩。

汉献帝

汉献帝九岁继位,前期几乎没过过一天安稳日子。也许他曾把曹操当做过救星,但是事实告诉他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他有过想摆脱曹操挟持的想法,也曾下诏召吕布进京,但吕布在与曹操的几次战争中都失败了。而他手下的三公九卿被曹操一个个的废掉,他确实不甘心。他曾经让伏皇后的父亲伏完密图曹操,也曾同意过耿纪、韦晃诛杀曹操的计划,但是都失败了。这两次行动,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事件。而汉献帝最著名的一起反抗却只存在于《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中,正史上却语焉不详,虽有记录,但非常粗疏,也缺少实证。这就是著名的"衣带诏事件"。

三、"衣带诏"事件分析

《三国志》中,与"衣带诏"有关的记载包括刘备的《武帝记》,上面说"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还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谋泄,皆伏诛";《先主传》中的记载为:"先主未出时,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董承等皆伏诛"。这也是这个密诏被称为"衣带诏"的原因。

衣带诏

现在咱们来分析一下"衣带诏"的真假。

刘备是怎么知道"衣带诏"的?并不是他亲眼看到的,而是董承说的。"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指的是董承告诉刘备,我接受了皇帝藏在衣带里的密诏,叫咱们一起杀曹操。这里的"辞",是"说"的意思,不是董承从汉献帝那里回来,"告辞"的意思,而"先主未发"的"发",是有所动作的意思,"先主未发"就是刘备没有做任何反应,也就是没有理会。在《三国志》中,这个所谓的"衣带诏"并没有人看到,也没有被搜出来(演义中是出现过,但正史上没有),到底有没有,恐怕只有董承自己知道。

另外,如果真有这个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中,一字不提"衣带诏",也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因为裴松之注解了"承等皆伏诛"这样一个结果,但是对原因却一个字也不写,不太符合常理和他注解《三国志》的风格。

《三国志》中"衣带诏"的记载,到了范晔的《后汉书》中就变成了这样:"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两相一比,《后汉书》多出来了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两个人,也许这两个人就是《三国志》中与董承等人密谋的"等人"吧,只是范晔的资料来源是什么,《后汉书》中并没有解释,但《后汉书》将衣带诏说成是汉献帝给董承的,也就是说承认并肯定了有这个东西存在。这和《三国志》就有一定的矛盾之处,谁说的是真的?咱们接着分析。

汉献帝不管怎么说,是曹操名义上的领导,也是天下人承认的皇帝。他要诛杀一个大臣,一定会有记载,更不要说是下诏诛杀曹操这样的了。可是在当时史书中,并没有任何对诏书内容的记载。而事隔百年之后,《后汉书》中才第一次出现诏书的内容,并且这个内容不是在曹操的传纪下,也不在汉献帝的本纪下,而是在《皇后记下》,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这种朝廷上的大事,为什么被范晔记录在皇后的本比之下,而且内容也非常简单,只有"专权"、"多杀"这两条。事实上,在建安五年之前,曹操杀的汉室大臣并不多,"专权"也并没有达到高潮,这个记载和历史并不相符。

最有力的一个证据是在官渡之战时,袁绍为了鼓舞士气,拉笼人心,让陈琳写了一篇《讨曹操檄》。如果汉献帝真的下过"衣带诏"诛曹操,对袁绍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打击曹操的机会,没有理由放过。但是建安五年陈琳的《讨曹操檄》中对此只字未提,丝毫没有"衣带诏"的影子,这只能说明,"衣带诏"极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四、董承为什么要矫诏

《三国演义》上,"衣带诏"的背景是许田打猎时,曹操接受士兵的跪拜,惹怒了汉献帝,他才冒死一搏,用血写下了"衣带诏"。而接受这个诏书的,是董贵妃的父亲董承。

董承对汉献帝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早在董卓之乱时,他便一直陪伴着汉献帝,后来李、郭之乱被平定后,他又护送汉献帝回洛阳。最为关键的是,当曹操派曹洪先行迎接汉献帝去许昌时,董承是坚决反对的,还和袁术一起联手阻止过刘协去许昌。所以当曹操控制了整个朝庭后,董承是心有不甘的,所以他想杀曹操的理由是充足的。但是杀曹操不是董承一个人能办到的,而这时客居曹操账下的刘备便成为董承看中的合伙人。

刘备

我们知道刘备不是一个甘于寄人篱下的人,他少年时便将自家门口的大树比做将来自己要乘坐的马车的车盖的志向,他对权力是非常渴望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成为了董承笼络的对象。但是杀曹操毕竟非同小可,董承必须要给刘备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所以董承极有可能杜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衣带诏",做为诛杀曹操的理由。如果刘备真见过这个"衣带诏",在他自请一旅去徐州抵抗袁术,并杀了曹操手下的刺史车胄之后,他为什么不以"衣带诏"为号召壮大自己的力量,反而日日提心吊胆,生怕曹操来讨伐自己呢?这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衣带诏"是假的,刘备并没见过,也心知肚明,所以他才没有底气亮出这个"杀手锏"。

同样的道理,建安五年正月,董承诛曹操事泄被杀后仅仅几个月后,曹操的政敌袁绍准备与刘备一起讨伐曹操,而他手下的谋士沮授劝谏袁诏不要轻举妄动,理由是"弃献捷之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不取"就很奇怪了,因为汉献帝如果真的下过诛杀曹操的密诏,正是袁绍加以利用,出兵伐曹的最好理由,又何谈"无名之兵"?

最后再看看曹操。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并非《三国演义》中从头坏到脚的奸雄。实际上,建安五年的曹操,是一个渴望匡扶汉室,平定天下的能臣,这时的他根本没有篡位的野心。就是当他三分天下,功成名就时,他都能拒绝代汉为帝,一生只做汉臣。他为了稳定政局,是杀过不少反对自己的人,但是终其一生,并没有任何一个政敌以"衣带诏"之名,对他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口诛笔伐。这只能说明一点,汉献帝根本没有发布过什么"衣带诏",这完全是董承为了拉笼刘备,自己编出来的故事。

当然,"衣带诏"事件,被罗贯中写进《三国演义》,确实更能突出曹操的奸恶。做为一个小说家,罗贯中采信历史上的传说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后人一定要擦亮眼睛,分清楚演义和正史的区别。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