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記和新院長!浙江這所高校迎來轉制後的新領導層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新書記和新院長!浙江這所高校迎來轉制後的新領導層

原母體為浙江大學的獨立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去年年底前獲批轉設為浙大寧波理工學院。4月24日,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迎來了新領導層。

據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官網消息:4月24日上午,浙江省委組織部在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可珍講堂召開學院幹部大會,宣佈浙江省委關於學院領導班子任職的決定。

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鬍旭陽同志,省教育廳黨委書記、廳長陳根芳同志,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宏建同志,寧波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鐘關華同志等出席,陳根芳主持大會。

省委組織部幹部三處處長徐青錄同志宣讀省委任命文件。鑑於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轉製為獨立設置的公辦本科普通高等學校,並更名為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省委決定,建立中共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委員會、紀律委員會胡徵宇同志任中共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委員會委員、書記,楊德仁、李鳳旺、馮建波同志任中共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委員會委員、副書記,毛才盛、魯東明、楊燦軍

同志任中共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委員會委員;黃光傑同志任中共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委員會委員,中共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紀律委員會委員、書記。同時,省委研究提名楊德仁同志任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院長,提名章獻民、毛才盛、魯東明、楊燦軍同志任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副院長。

新書記和新院長!浙江這所高校迎來轉制後的新領導層

胡徵宇、楊德仁在大會上表態發言,堅決擁護省委決定,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對組織的培養和師生校友的信任表示感謝。

楊德仁表示,擔任院長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大學是大師雲集、群賢畢至的家園,也是春播秋種、人才培養的樂土,更是靈魂碰撞,思想創新的源泉;教師是大學發展核心力量,要胸襟開闊、面向全球、廣招賢才;學生是大學發展的核心基礎,要珍愛每一位學子,將他們培養成有家國情懷、有獨立思考、有擔當、有責任、有能力、有一技之長的有用人才;創新是大學發展的核心動力,要推動思想創新、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決執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為學院早日建成高水平、創新性、應用型大學努力奮鬥。學校要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的辦學方針,承擔塑造人格高尚的國家有用之才為己任,深化改革,廣招賢才,勇於創新,努力建成“省內一流、全國百強”的高水平創新性應用型大學。

胡徵宇表示,轉制是學院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對組織上認可和信任倍感肩上責任重大,將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民主集中,維護班子團結,堅決履行好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謀劃學校大事,推進轉型提升,堅持以人為本,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破解發展瓶頸,推動學院各項改革事業發展;廉政勤政自律,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範,自覺接受組織和全校師生監督,營造風清氣正辦學治校環境,把學院歷屆班子傳承下來的好思路、好經驗、好作風一如既往、一以貫之的堅持下去,與楊德仁院長一起帶領學院班子和全體教職工堅定信心、掛圖作戰,為建設省內一流、全國百強的高水平創新性應用型大學貢獻全部力量。

新書記和新院長!浙江這所高校迎來轉制後的新領導層

公開簡歷顯示,新任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黨委書記的胡徵宇,漢族,1963年6月生,浙江淳安人,1985年6月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獲學士學位,1996年4月獲碩士學位,2006年3月獲工學博士學位。研究員,專技三級。胡徵宇曾任浙江大學校長助理、浙江大學寧波“五位一體”校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寧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掛職)。2018年7月任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黨委書記。

新書記和新院長!浙江這所高校迎來轉制後的新領導層

胡徵宇

浙江省委研究提名為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院長的楊德仁,1985年浙江大學材料系本科畢業,1991年浙江大學材料系(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半導體材料工學博士,1993年浙江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出站,並晉升副教授,其間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訪問工作。1995年初赴德國FREIBERG工業大學工作,1997年5月被浙江大學特批晉升教授,1998年初回國在材料(系)學院半導體材料研究所(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2000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2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1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新書記和新院長!浙江這所高校迎來轉制後的新領導層

楊德仁

此前,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和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這兩所獨立學院的轉設工作頗受國內高教界關注。

陳根芳在主持時指出,獨立學院轉設為公辦本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在我省尚屬首例,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正式開啟了公辦普通本科高校的辦學之路,希望學院廣大幹部教師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上來,全力支持新班子開展工作;希望首屆領導班子自覺引領推動學院向公辦本科轉型提升,跨越發展,朝著建設全國百強名校的辦學目標,努力在新起點上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全省乃至全國獨立學院轉型探索路子、奉獻經驗、提供樣版,為推動高等教育強省戰略實施,服務兩個高水平建設,展示我省高等教育發展成就,做出新的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