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疫情看中國人的俠義精神,這是一個有著偉大傳承的民族

透過疫情看中國人的俠義精神,這是一個有著偉大傳承的民族


中國,歷經了五千年的滄桑歲月,多少王朝更迭,歲月交替,多少聚散離合、對峙融匯,中華民族經歷的每一次磨難會湧現出那個年代特有的英雄主義!

1984年老山戰役,一天打光3400噸炮彈,軍區司令急得到路上攔車拉炮彈,這是60後衝鋒在前,痛擊捲土而來的越南,護衛著祖國安全。

1998年長江大洪水,是70後踏水而行,護衛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80後衝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2020年新冠肺炎,是90後衝在一線救護。


透過疫情看中國人的俠義精神,這是一個有著偉大傳承的民族


事實證明,電視機也好,遊戲機也好,都沒有毀掉所謂的一代人,時代是在發展的,無論在哪個時代,處於危難之中的華夏民族永遠不缺敢於站出來的人,無論是英雄還是平凡人,這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最核心的原因。

五千年的傳承,逆流而上,與天抗爭的精神已經作為一種文化基因深藏在每一位華夏兒女的骨子裡,矢志不渝!

戰爭年代是這樣,和平年代也是這樣!

疫情來了之後,看到中國的反應,很多外國人都驚歎中國這樣的團結力量。此刻的疫情,已經是全世界問題了,世衛總幹事譚德賽說:中國以外地區才是最大擔憂,建議迅速採取行動。不經意間,我們我們已經取得了某些方面的勝利,似乎我們已經不是最該擔心的人了……


透過疫情看中國人的俠義精神,這是一個有著偉大傳承的民族


為何中國人會這般的團結,為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很多的專家學者都做過相關的分析,但是我想從另一個方面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的俠義精神!

中國人的俠義精神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他們秉承著拔刀相向、殺身成仁的文化精神,拯救黎民百姓,拯救心中的道義,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很多的武林人士,都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反觀我們熟知的歷史,不管是1840年後的反抗也好,不管是1912年反抗,為的都是拯救國家、民族。

看過川軍的一個紀錄片,記者問老川軍為啥要出川,老人回答的很決絕,殺日本人,保護國家。我相信這是很多老兵的參軍的初心。

到今天的疫情,我們看不得武漢同胞流淚,於是天南海北的醫務人員奔赴武漢,我們看不得一線人員捱餓,於是山東的蔬菜、西部的水果……一車車的奔赴一線,這就是中國人俠義精神的一種體現。


透過疫情看中國人的俠義精神,這是一個有著偉大傳承的民族


石悅先生說過一句話:“這是一個有著無數缺點,無數劣根性的民族,卻也是一個有著無數優點,無數先進性的民族,它的潛力,統計學和經濟學計算不出,也無法計算。日本人打進來之後才驚訝地發現,僅僅一夜之間,所有的一切都變了,軍閥可以團結一致,黑社會也可以潔身自好,文盲不識字,卻也不做漢奸,怕死的老百姓,有時候也不怕死。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已經牢牢地刻入了我們的骨髓——堅強、勇敢、無所畏懼。日本人不懂得,所以他們失敗了,以前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依然如此。從來不需要想起,也絕不會忘記,這是一個偉大民族的天賦。”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