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香氣排名第一的綠茶是它,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是由士人朱元正獨自指出來的茶,“出自其家,尤稱妙品,每斤價值三兩。”據朱元正的記載,“碧螺春”的名字是康熙皇帝親自取的。碧螺春本來叫“嚇殺人香”茶,意思是這種茶香到了極點。

康熙十四年仲春時節,康熙南巡駕臨太湖,來到洞庭東山。巡撫宋犖命令手下購買“嚇殺人香”茶進獻皇上。康熙喝了之後,挺喜歡,就問茶的名字。當他知道茶名是“嚇殺人香”後,說:“茶倒是精品,但茶名登不了大雅之堂。朕以為,此茶既然出自碧螺峰上,茶葉又捲曲似螺,就改名為‘碧螺春’吧!”

沒想到香氣排名第一的綠茶是它,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茶的故事
關於碧螺春,還有一段有點悲傷的傳說故事。很早以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叫碧螺,她就住在西洞庭山上。東洞庭山則住著一個名叫阿祥的小夥子,與西洞庭山隔水相望。阿祥每次打魚都會經過西洞庭山,聽到碧螺姑娘動聽的歌聲,看見她在湖邊結網,不知不覺愛上了她。

可是太湖中卻出現了一條惡龍,不僅要求太湖人們為它燒香,還要每年送一對童男童女給它,並且還指定要碧螺姑娘做她的妻子。否則,它會刮惡風下大雨,讓太湖房子催倒、漁船被掀翻。勇敢的阿祥與惡龍搏鬥,最終他把惡龍殺死了,可是自己卻因流血過多而昏迷過去。

沒想到香氣排名第一的綠茶是它,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鄉親們把阿祥抬回來了,碧螺姑娘出於對阿祥的感激,親自照料他。可是阿祥的身體還是一天天惡化下去,碧螺就到處尋找草藥。有一天,她發現了一棵長得特別好的小茶樹,並看見茶樹周圍有許多暗紅色的血跡,她知道那是阿祥的血滋潤了這棵茶樹。她開始細心照料這棵茶樹,還用嘴含一遍芽苞以免它凍壞。當茶樹長出了嫩葉,她採下幾片嫩芽泡在開水裡給阿祥喝。

水米不進的阿祥聞到醇正而清爽的茶香,頓時精神一振,喝了下去,恢復了一點元氣,能伸腿伸手了。碧螺姑娘高興極了,她把茶樹上的茶葉全部採了下來,用一張薄紙裹住,放在胸前,用身體的熱氣暖幹這些茶葉,然後用手輕輕搓揉,泡茶給阿祥喝。當阿祥把這些茶喝了之後,恢復了健康。

沒想到香氣排名第一的綠茶是它,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可是這個故事是悲傷的,阿祥雖然好了,碧螺姑娘一天天憔悴下去了。原來,她的元氣全凝聚在嫩葉上了。當嫩葉被阿祥喝完,她的元氣已經無法恢復了。當姑娘死後,悲痛欲絕的阿祥把她葬在了洞庭山,人們把這種名貴的茶葉取名為“碧螺春”,以此紀念碧螺姑娘。

沒想到香氣排名第一的綠茶是它,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的品質特徵

捲曲呈螺形的碧螺春俗名“嚇煞人香”,屬炒青綠茶,清朝的康熙皇帝品飲後賜名“碧螺春”,從此更名。碧螺春的原產地在江蘇省蘇州市吳縣洞庭山(東山、西山) ,也稱洞庭碧螺春。

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而聞名的碧螺春,其外形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香氣濃郁有天然的花果香,滋味甘醇,回味綿長。在當地的茶農眼裡,碧螺春可謂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果香味,鮮爽生津”。

沒想到香氣排名第一的綠茶是它,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高檔的碧螺春茶葉一斤用6~7萬個芽葉製成, 碧螺春的產地,各種果樹與茶樹間作種植,這在其他茶區並不多見;碧螺春的鮮葉採摘要求是一芽一葉初展,要採得早、採得嫩、揀得淨。 沖泡碧螺春要採用上投茶,水溫在75℃即可。

搓團是碧螺春初制工藝的關鍵工序,是形成“白毫隱翠,外形捲曲緊細”的關鍵工序。 沖泡碧螺春綠茶,用上投法,杯泡時選用無花紋透明度好的玻璃杯便於觀“茶舞”,也可用瓷杯沖泡,但若觀其舞,則只能俯看了。

沒想到香氣排名第一的綠茶是它,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目前,許多省份地區都出產碧螺春,如江蘇省的溧陽、貴州省、江西省、四川省、福建省等,有些品質也很好,外形和洞庭碧螺春非常相似,只是品飲起來,其香氣、滋味區別很大。甚至有些茶葉在加工時添加葉綠素,添加琵琶茸毛等,假冒碧螺春茶。真假碧螺春的辨別,主要從看色澤和聞香氣區別,摻假的茶葉會很不自然。

沒想到香氣排名第一的綠茶是它,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在沖泡西湖龍井茶時,是必須先倒水,再投茶嗎?

“不散、不翹、不卷邊”的太平猴魁茶,需要怎麼沖泡?

西湖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應該泡幾分鐘?

想要了解更多茶文化知識,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茶道小壺仙】每天介紹最專業的茶葉知識,分享傳統的飲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