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PET-CT顯示肺結節為良性而最終病理為肺癌?

之前在門診遇到了這樣一位患者,在單位體檢時發現右肺上葉有一個約0.8CM的磨玻璃樣結節,腫瘤標記物等指標都正常,建議他2-3個月複查

。患者心理壓力巨大,還是要求進一步明確診斷,甚至自己自費1萬元在其他醫院做了PET-CT,PET-CT顯示考慮良性後他才放了心,但是3個月複查時發現結節有變實有增大,住院後做了手術後病理為肺腺癌。於是患者的疑問就來了,不是都說PET-CT唯一的缺點就是貴嗎?為什麼會漏診我的癌症?

首先說一下PET-CT的工作原理

PET-C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核醫學分子影像設備,中文稱為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X 線計算機體層成像。一般多用來進行全身腫瘤的篩查及良惡性的判斷。

為何PET-CT顯示肺結節為良性而最終病理為肺癌?

PET對全身腫瘤的篩查及良惡性的判斷有優勢

眾所周知,癌細胞的分裂能力非常強,為了快速的分裂,癌細胞需要攝取更多的能量,而細胞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所以癌細胞的葡萄糖攝取較普通細胞要高出不少,而我們的PET-CT也正是利用了這個原理進行區分腫物的良惡性。

人們利用癌細胞攝取大量葡萄糖這個特點將一種叫做18F-FDG(氟脫氧葡萄糖)的葡萄糖類似物注入人體,癌症細胞攝取大量18F-FDG後無法將其代謝掉,而注入的18F-FDG又是很好的顯像劑,這時經過PET-CT顯像就可以發現腫瘤。所以PET-CT對於早期的癌症病灶的發現具有較高的價值。

肺磨玻璃樣病變(GGO)是什麼?

肺磨玻璃樣病變是一個影像學名詞,又稱磨玻璃樣影(groundCglass opacity,GGO),因為在CT下的影像學表現類似磨砂玻璃而取名於磨玻璃樣病變。引起磨玻璃樣病變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為炎症、局灶性間質纖維化、早期肺癌都可以表現為磨玻璃樣影。近幾年隨著低劑量螺旋CT的盛行,以往傳統胸片看不到的磨玻璃樣影都可以通過CT檢查出來,所有現在磨玻璃樣結節的患者陡增,很多人查出來後擔心是早期肺癌,就總想做檢查排除,於是才有了文章開頭那位患者去做PET-CT判斷結節良惡性的病例。

為何PET-CT顯示肺結節為良性而最終病理為肺癌?

因為影像學表現類似磨砂玻璃以此命名

為什麼不建議磨玻璃樣結節患者去做PET-CT

首先這與磨玻璃樣結節的代謝性質有關,因為即使是惡性的磨玻璃樣結節代謝也屬於低代謝,所以惡性的磨玻璃樣結節對葡萄糖的攝取很低,那麼就意味著對顯像劑18F-FDG的攝取也很低,所以PET-CT對磨玻璃樣結節的診斷意義不大。這也是為什麼文章提到的患者PET-CT的結果是良性的,而最後的病理卻是惡性的。

其次PET-CT的價格比較昂貴,大概在6000-10000左右(不同機器價格不同),對於一般家庭的患者性價比較低

為何PET-CT顯示肺結節為良性而最終病理為肺癌?

PET-CT對磨玻璃樣結節的診斷價值較低

發現磨玻璃樣結節應該怎麼辦?

因為大部分的肺磨玻璃樣結節(GGO)為炎症刺激引起,所以可以先進行抗炎治療(10-14天),如果經過抗炎治療磨玻璃樣結節消失,則不需要治療

如果抗炎治療後沒明顯變化,繼續臨床觀察,2-3月後複查CT,隨訪結節大小及實性成分。

如果經過抗炎治療後結節不僅不減小而且變大,那麼建議胸腔鏡下楔形切除或肺段切術。

為何PET-CT顯示肺結節為良性而最終病理為肺癌?

早期肺癌可行胸腔鏡下切除

總結:惡性的磨玻璃樣結節代謝也屬於低代謝結節,對葡萄糖的攝取很低,所以PET-CT對磨玻璃樣結節的診斷意義不大,加之PET-CT價格較貴,所以肺磨玻璃樣結節患者不建議進行PECT-CT檢查。#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健康科普排位賽#@南方健康@頭條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