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油价下跌大量购入原油,真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近期国际油价价格大跌,十分诱人,何不趁油价下跌大量购入原油呢?

原油大量的储存,在实际的操作中,它既困难又不经济!

比如说吧,一个中型油田,它的普通5000方拱顶金属油储罐(非大型浮顶油罐),用它来常规储备原油的话,每天储油罐有“小呼吸”(因昼夜温差而造成罐内压差变化)及“大呼吸”(因收发油作业时,造成罐内压差巨变)。

在华北地区春秋季,一般24小时内,通过罐顶的呼吸阀,仅仅小呼吸原因,按照满罐3300吨纯油(因大罐10米高处有溢流阀只能装这么多)计算,非常痛心地往空中散佚掉原油的轻烃组分(耗损0.07%)大约为6吨左右,至于大呼吸造成的耗损的轻烃量,更是让人咂舌。

趁油价下跌大量购入原油,真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这些逃跑到空气中的轻质成分,它们是原油的最最精华部分,留下来赖着不走的成分,多为不易挥发的重质烃成分及胶质、石蜡等

有朋友可能会说,那么把油罐做成全封闭的,不就可以避免宝贵的轻油挥发浪费了吗?

如果,真的全封闭储油罐(放弃储罐顶部呼吸阀等安全附件),那么,就算是永久封存储罐进出油口,绝不进行收发油操作以此来杜绝油罐“大呼吸”耗损(事实上,一个全封闭的大罐,在进油操作不久就已经憋炸了)。

只要世间存在一丝丝微小的外部温差变化,这时候金属大罐的罐壁(厚度大于4mm)就显得很脆弱了,罐内原油热胀冷缩随即会发生(罐内正压过大)爆裂及(罐内负压过大)瘪踏内陷,造成非常严重存储事故。

趁油价下跌大量购入原油,真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事实上,在存储原油时,也很难做到完全停止收发原油作业,避免“大呼吸”耗损。因为,在存储原油时,它的罐内的原油温度,是一定一定绝不能低于原油的凝固点,一旦原油凝结在罐内或凝结在流程管线里“灌了香肠”,那可就是非常重特大事故。

原油,它是热的不良导体,它一旦冻凝在容器里,解卡的难度之大,对生产造成的影响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便宜,我们若超量采购的话,不考虑运费、不考虑中途原油挥发耗损造成的品质下降(这一条无法避免),到港后找合适的闲置储存容器比较困难,战略储备库,它的维护,它的地理位置等等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繁杂,并非是一拍脑袋,就大规模随地大建快上的。

趁油价下跌大量购入原油,真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当然了,又有人说直接停止国内的石油开采,直接用进口的低价油,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

如果今天全面停井停产,明天国际控盘油价的像维多集团(Vitol)一帮家伙,他们等不及天亮就会马上把油价做成“妖股”,每天都拉涨停板。

油企常年亏损经营,依然不停生产的再一个原因,从纯生产技术上来看,原油石化等开采行业,它与玻璃行业很像,需要连续作业一条龙连轴转。

趁油价下跌大量购入原油,真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它的上下游链条很长,提供的岗位也很多、同时也很脆弱,一个国家建成完整石化工业链条难度很大,摧毁它却非常轻松容易,采油工艺技术日新月异,你若不时刻积极参与,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不管这食物再怎么便宜诱人,我们也不能眼大肚小,去猛吃猛喝,你还是先掂量自己饭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