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潑水冷卻的隱患

汽車發動機高溫在夏季是比較常見的故障,在發動機高溫後應採用何種方式處理,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應急處理用水衝發動機或散熱水箱是不可取的,因為效果微乎其微但很有可能造成嚴重損壞,這裡的關鍵詞為【熱脹冷縮】與短路。不過在解析這一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散熱系統的運行原理與特殊控制程序。

內容概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潑水冷卻的隱患


循環與延時冷卻

發動機的散熱系統可理解為水冷系統,防凍冷卻液(下文簡稱冷卻液)是在冷卻液管路內循環流動,循環的動力來自冷卻系統水泵。冷卻液會流經發動機缸蓋,這是在運轉過程中溫度最高的機體位置;低溫的冷卻液會在缸蓋內吸收熱能,在被加溫後流出缸蓋會運動至前置散熱水箱。水箱是在車輛行駛中依靠“撞風”實現風冷的自然冷卻,溫度要遠低於在被加熱的冷卻液;於是冷卻液則會在水箱中降溫,之後再次循環到缸蓋吸熱並再次流到水箱散熱——週而復始。

內容概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潑水冷卻的隱患


知識點:汽車停轉後則會失去水箱風冷,而水箱的風扇並不是用以往前吹為水箱降溫,而是往後吹風為機體外殼降溫(不能往前吹的原因是防止行駛中加大風阻/升高油耗)。那麼也就是說熄火後水箱就會失去為冷卻液降溫的能力,事實是被高溫冷卻液加溫,那麼這種狀態還能夠散熱嗎?這要分為兩類系統進行解析。

內容概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潑水冷卻的隱患


1:如車輛設定有延時散熱系統則可以持續降溫。所以延時散熱指發動機熄火後,冷卻降溫系統仍持續運轉,冷卻液會持續循環流動去加熱散熱水箱,加熱的過程同樣是冷卻液緩慢降溫的過程,循環至缸蓋時仍舊可以吸收部分熱能。同時散熱風扇還會為機體進行由外至內的降溫,對於已經停轉且不產生熱能的發動機而言已經足夠了。

內容概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潑水冷卻的隱患


2:如車輛沒有設定延時散熱系統的話,熄火後發動機只能依靠自然溫度緩慢冷卻,因為冷卻液不再流動、電子扇也已經停轉了。此時則會有些駕駛員選擇用物理方式降溫,也就是用冷水直接潑在散熱水箱甚至發動機裡;用水為散熱器降溫沒有意義,冷卻液降溫後也不會回到缸蓋吸熱,而直接潑到發動機機體上確實可以降溫,但是會面對上述兩大問題。

內容概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潑水冷卻的隱患


熱脹冷縮與短路

缸蓋、曲軸箱、油底殼等核心零部件均為金屬材料制,這些材料在高溫下會膨脹、在低溫中會收縮。發動機異常運轉達到高溫狀態時,缸蓋的材料已經出現了肉眼無法識別但卻足夠嚴重的膨脹擠壓,此時用冷水降溫等於為材料“淬火”。淬火工藝只能在限定的溫度範圍中為鋼材提高硬度,而一旦超範圍則會造成硬度與韌性的下降,瞬間的冷卻收縮也可能造成嚴重的金屬疲勞,其概念為材料內部結構出現裂紋。

內容概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潑水冷卻的隱患


用水為機體降溫會帶來上述問題,且有些汽車用戶習慣於停車刷車時用水沖洗發動機艙,這種方式都是在嚴重破壞發動機材料的強度。也許只需要一次也許是久而久之,缸蓋會由內之外的出現裂縫造成後期冷卻液的洩露,結果則是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其次發動機艙內有保險盒與ECU電腦板,在潑水時如果進入保險盒則有可能造成各種功能的異常,如果電腦板短路損耗那就是隻能換不能修了,更換的成本總需要幾千元。

內容概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潑水冷卻的隱患


總結:發動機高溫的正確處理方式應為自然冷卻,之後檢查冷卻液損耗量進行適當補充,以中低速儘快開到修理廠;補充的替代用品可以是水也可以是玻璃水,低功率運行時並不會達到這兩種液體的沸點。至於潑水冷卻不僅沒有意義而且會傷車,即使是應急處理也不應該用這種方式。

內容概述:發動機冷卻系統結構特點與運行原理,潑水冷卻的隱患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