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終於把工資變成次要收入了

今天有點激動,達成了多年以來的夢想,讓工資成為次要收入。

目前從賬面上看,寫作收入全面超過工資,雖然還沒有達到穩定程度,總算是達成了。

30歲之前,不再只依賴工資作為唯一收入了。

堂主說自己是半自由職業者,原因就在於每天還去公司上班,只是時間比較自由,沒人管想做的什麼就做什麼事,都是自己安排工作。說實話還挺喜歡這份工作,起碼比寫作輕鬆多了。

心裡一直都明白,寫作是為了以後,工作只是為眼前。

堂主很少在文章裡談錢,覺得靠金錢刺激是不長久的,年輕的時候還覺得要錢有什麼用?

人生第一次,終於把工資變成次要收入了

想想那個時候確實很幼稚的,每天都是在瞎玩,年輕嘛無所謂。直到後來認識一個老大哥,讓我領略到了資本的力量,什麼叫不為錢做事的生活是什麼樣。

從此對金錢的觀念才有所改變,過去覺得錢不重要,是沒有理解錢背後帶來的時間自由。

比如說:兩個人同樣需要100萬去做生意,一個人辛苦10年存了100萬,才能開始去做;另一個可以不用等10年就開始去做,更重要的問題是,這10年又能帶來多大的改變。

人生有幾個10年,早點跨越不好嗎?

人生第一次,終於把工資變成次要收入了

改變所經歷的3個階段:

1,靠死工資

最早我在康佳集團工作了3年,之後出來做了3年管理,雖然在變好但依然都是死工資。

2,工資沒有上限

15年獨立出來做業務,求的就是突破死工資限制,前2個月沒有接到單,每天焦慮的不行,多虧一直堅持下來。

3,不依靠工資

18年開始接觸寫作,還是比較幸運的,寫了3個月簽約平臺有保底收益,後面慢慢接到簽約寫書,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說來奇怪後面兩個重大階段都伴隨著換車,15年做業務24歲買了人生第一輛車,今天這個節點29歲去定了人生第二輛車,咱也算進入BBA行列了,算是對自己進入新階段的獎勵。

回看出來社會這10年,雖然沒有暴富,一直在慢慢變得更好,人生的幸福感還是很高的。

人生第一次,終於把工資變成次要收入了

說句實在話,工作如果不能到一定級別,月入3萬都很難,一般人不要太指望工資了。

上次去吃上海小餛飩,跟老闆聊天加盟費和店鋪租金,兩公婆操持一個月也賺不少錢,作為一直在底層摸爬滾打的人,對這些小生意有莫名的好感。

以上只能算一些思路,下面聊點實際的,作為堅持讓知識落地的博主,不可操作的文章不會去寫。

經常看我文章的讀者都知道,堂主是堅定的長期主義,做事都以年為單位思考,使用的理念大部分都是常識,比如下面這些建議:

1、不存錢,就不要談賺錢

在這個普遍提前消費的觀念下,談存錢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我認識的大部分人均欠貸3萬,比如最新的蘋果12出來了,不馬上更新好像沒面一樣。

太多不必要的消費,讓人每個月疲於還債,提起存錢更是一種奢侈。

存錢不一定每個月要存多少,存錢主要是依靠持續和時間的作用。

說說我媽的例子,她沒有上班,只有家裡的地租收入,都是直接給她的,一畝地幾百塊,加上一點農業補貼的錢,就這麼幾年下來卡里也存了幾萬塊。

這個問題說起來都簡單,關鍵還是在於行動,這個也是堂主堅持貫徹的輸出理念,寫了很多關於行動的文章,就是希望影響更多人,體會到行動的價值和時間積累的意義。

如果能拋棄藉口,一個月不多隻需存10%-30%積累下來,都是你以後的本錢。

這個階段不要談什麼理財投資,目標10萬存夠了再討論別的,整天研究投資理財手裡1萬塊都沒有,浪費時間,不如多讀點書。

人生第一次,終於把工資變成次要收入了

2、節約是致富的好習慣

節約不是摳門,願意花錢不代表要做冤大頭。

很多人說自己存不下什麼錢,我說個方法,保證你每個月存幾百塊。

學會自己做飯,減少其它娛樂,做到這兩條保證你每個月,生活中最容易幫你省到錢,並且對你影響不會很大的事,一個是看電影和K歌等娛樂,另一個就是去外面吃飯。

有人覺得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思,其實就是生活習慣問題,我以前經常去看電影,每個星期都下館子,後來自己做火鍋、烤肉,在家用投影儀看電影生活沒什麼影響。

說起節約,大家先想到的就是摳門,我倒是覺得節約是清醒消費,不是讓你理性消費。

清醒消費是不影響消費,比如:可以去某團買優惠劵,在有活動的時候採購用品,得到的東西和服務是一樣的,買一些有性價比的物品。

看著不明顯,比如:我以前去星巴克買咖啡一杯35元,現在自己喝一樣的成本才3塊錢,加奶、加冰、加糖隨便挑。

我給你節約的定義是,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人生第一次,終於把工資變成次要收入了

3、算一算自己最少的生活成本

人很容易把想要和需要弄混,好好盤算一下,其實你的生活成本沒有那麼高。

工資是否提升,不是解決不夠花的終極問題,除了多賺錢,還要關注自己把錢都用在哪裡。

真正的需求應該從,吃、穿、住、行開始計算,保證活下去的成本,你會發現存錢不難。

核算成本的習慣,以後在投資理財中也會幫你大忙,現在就當提前拿生活訓練了,知道自己的收支平衡點,才知道究竟賺了多少錢。

如果你一個月賺1萬,生活成本是4500元,先不說能存多少,肯定比賺1萬,生活成本需要2萬的好。

人生第一次,終於把工資變成次要收入了

4、找到工資之外的第一筆收入

這個是為以後長期做準備的,我最開始的目標就是賺到早餐錢,慢慢變成賺到房租錢,慢慢變成買一輛奔馳的錢。

這個重點在於找到,第一個1塊錢在哪裡,後面我們成長會社群,也會開啟一個1塊錢計劃。

從小事開始,關注完成每個小目標,再去討論月入過10萬的問題, 眼前的早餐和房租比那個更迫切,也更加真實。

有人問第一筆錢從哪裡找,如果你真正放下面子,賺到錢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舉個例子說:下班去快遞點幫忙分揀,一天也有幾百塊,問題是你願不願意,合不合適,劃不划算。

如果你不著急賺錢,可以去做那些長期賺錢的事,如果你著急賺錢,也可以靠出賣體力,這個不丟人。

人生第一次,終於把工資變成次要收入了

5、一定要給自己的時間定個價

這個感受是去年領悟到的,平時刷手機玩遊戲沒感覺,當我有意識的給時間估算了價格以後,再也沒有去看過電影,做事都會有意識的計算時間成本。

從此對時間有了明顯的緊迫感,以前不覺得,一旦你給時間定價,再去浪費時間會覺得很有負擔。

最簡單的時間估價方法:

月工資÷上班天數÷上班時間=單位時間

比如,月工資5000元,每個月上班22天,每天8小時,那你的單位時間價格是28.5元。

以後再去做別的事,就不會覺得我只是浪費點時間,你浪費的是每小時28塊錢,一旦有了價格,對時間成本的感知就會變得敏感起來。

無論你用時間去做什麼, 有了對比,才會越來越珍惜時間。

人生第一次,終於把工資變成次要收入了

寫在最後

無論什麼方法,什麼理論,都一定適合所有人,只能不斷的研究自己的賺錢模式,想賺錢就得花時間去研究,才能真賺到錢。

我希望未來的收入結構是,寫作〉工資〉投資,下一步要做到的是工作地點自由,慢慢來吧!

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歡迎留言。

下次可以寫寫,如何賺到第一個工資之外的1塊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