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與學都應該牢牢把握住最基本的原則:學生學會了、掌握了!

之所以寫下這個題目,是基於當前不容樂觀的教與學的局面。

教與學都應該牢牢把握住最基本的原則:學生學會了、掌握了!

讓我先從今天中午辦公室的爭論說起。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縣城高中,且是二中,生源質量相對較差。這種情況下必須分層次教學,於是便有了一類實驗班,二類實驗班和普通班。但存在的問題是分層次教學沒有真正落實!

備課組長組織“編”學案,不僅不分三個層次,更不考慮自身的情況,原樣複印一份“名校"的學案就萬事大吉了。題量大、難度也大,學生使用效果很差。

我提出異議,多數老師也贊同,但組長卻給出這樣的理由:題量不大,難度不大,達不到高考的要求,考不了高分呀。咋聽起來很有道理,其實經不起分析推敲。題目佈置的多我們的學生能真正完成多少?題目難度上去了我們的學生能夠解決嗎?說到底就是學生學會了多少?掌握了多少?不考慮這點,作業佈置還有意義嗎?

教與學都應該牢牢把握住最基本的原則:學生學會了、掌握了!

所以,我個人的態度是明確的:無論什麼情況,學生學會,掌握是最基本的原則!這樣老師教、學生學才抓住了根本,防止了僵化。

1,課堂教學。就不會拘泥於形式,更不會受限於“硬性要求”。什麼講課不能超過多長時間,什麼必須有學生展示環節,什麼必須有課件輔助等等…無論採取什麼方法只要學生學懂了,掌握了就是好方法。

2,作業佈置。千萬要控制好量,控制好難度。且不能多多益善,更不能越難越好!

3,學生學習。更要心中有數,只要把知識學懂了,掌握了就達到了目的,其他就不能顧及太多。比如一些老師佈置的作業很不合適:有些知識已經掌握,就不要再重複勞動耽誤時間;有些知識超難自己確實不能解決,千萬不能為應付老師抄襲。也許老師要求非常嚴格,完不成要受到嚴厲批評。我說只要學習少受損,受點批評何妨?學生受批很正常嗎。

教與學都應該牢牢把握住最基本的原則:學生學會了、掌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