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关羽,趣谈关老爷的忠义人生。

引语: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每次出场,胯下赤兔马,掌中青龙偃月刀,卧蚕眉丹凤眼,颔下五绺长髯,头戴绿帽,身穿绿袍,脚登快靴。威风凛凛煞气腾腾。有万夫不当之勇,乃五虎上将中位列第一的大将。


走下神坛的关羽,趣谈关老爷的忠义人生。


关羽作为一个时代的楷模和榜样,服务的对象是刘备这样的君主以及汉王朝上层的统治阶级,这就决定了所作所为都是忠君爱国,保境安民的正义形象。

关羽自古以来就是忠义的化身,在民间有极好的口碑,老百姓称关羽为关公、关二爷,关老爷。现在在很多庙里,都有关羽的塑像,或坐或立,坐时手捧春秋,丹凤眼半睁半闭,背后立着大将周仓,周手持着青龙刀,一副庄严肃穆威风凛凛的样子,关老爷一般双目总是半睁半闭。传说如果关老年,眼睛一睁一瞪,那就是要杀人了,那时眼睛里就有了杀气。

走下神坛的关羽,趣谈关老爷的忠义人生。


关羽字云长,乃河东解良(山西运城)人。约158年至167年-220年,本字长生,别称“美髯公”,东汉末年名将。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 这是统治阶级给关羽颁发的奖状:大意是让底下的臣子照这个样子去做人,不仅上要对君王尽忠尽义,下还要神勇仁武不怕死。
  • 关羽早期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赤壁之战后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以后关羽长期镇守荆州。219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被杀于临沮。


  •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后与刘备东奔西走,不离不弃。
  •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温酒斩华雄 ,三英战吕布。刘备徐州兵败,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为曹操解白马之围, 斩颜良、 诛文丑。
  • 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赤壁之战时,在华容道为报恩,不忍杀害曹操将其放走。刘备称王后,关羽官拜 五虎上将之首,领兵攻取襄阳,水淹七军 ,斩庞德、擒于禁,樊城之战时被毒箭暗算,刮骨疗毒,后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徐晃趁机夺了偃城,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后被杀,蜀吴魏三个国家都为其举办了盛大的丧礼,可见其名声卓著。

历史上的关羽是怎样的呢:

自北宋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帝及统治者都曾为关羽赐封过,封武圣,其中清朝皇帝给予关羽的封号,是在光绪五年时封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一大串神乎其神的名号。

我们对于关羽的了解,都是来自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里,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又是个什么样的呢?和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又有多大的差别呢?

走下神坛的关羽,趣谈关老爷的忠义人生。


关于历史上的关羽的形象,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最有发言权了,其中在《三国志·卷三十六 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就有对真实的关羽有过这样的描述。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关羽的基本情况与演义中相同。

关于战吕布时也有这样描述:

“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意思就是,在曹操与刘备联手围剿吕布的时候,关羽请求曹操说,等打赢了吕布,就将一个叫秦宜禄部将的老婆送给自己,秦宜禄是吕布的手下,当时秦宜禄被吕布派出去,找求援部队去了,等到后来打败了吕布,关羽又因为秦宜禄的的老婆的事再次来找曹操,曹操也是好色之人,觉得秦宜禄的的老婆必是绝色美女。带来一看,果不其然,人间尤物,就自己留下享用了,就没关羽什么事了,从此,关羽对曹操怀恨在心。

抢别人老婆这件事,在我们看来,以关羽在人们的形象中,觉得不可思议,好象关羽不好色。其实在古代,妇女就像战利品一样,攻城略地,夺取的不仅是当地的物资粮草金银财宝,这些女人可以随便拿来,作为自己的妾婢,并可当礼物一样互相之间赠送。

走下神坛的关羽,趣谈关老爷的忠义人生。


攻占了城池,金帛子女为我所有。抢夺别人的个把老婆,在当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再说了,男人好个色非常正常,人之常情嘛。关老爷是人,他不是神,他也喜欢女人,他也食人间烟火。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温酒斩华雄的桥段,讲的也是关羽在两军对战中的勇猛事迹,关羽面对强悍的华雄,二话没说,急刀快马,一招斩华雄于马下,回到帐内交令时,酒还是温热的。太厉害了,神一般的速度呀!

其实,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记载:

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 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东郡太守桥瑁假制朝廷内司徒、司空、太尉三公的联合宣告书,宣布董卓的罪状,号召州郡发兵去征讨董卓。通告一出,关东各诸侯纷纷响应,最后征讨董卓的队伍一共有十二路兵马,

而这次联盟刘关张根本没有参加,也就是说当时关羽根本不可能在场,更不会有关羽斩杀华雄的事。

《三国演义》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书中所写难免会迎合当时的朝廷的需要,和读者的胃口,把人物描写的神乎其神,突出个人的英雄主义。了解一个历史人物,还是要在史书中寻找。而不能偏信小说中的夸大其词。

但不管怎么说,关羽的形象现在已成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人们心中关羽就是忠义的化身。

关羽一生战绩辉煌,所有的事迹都是围绕忠义二字去做,对大哥刘备忠肝义胆,誓死相从,从不被叛,知大哥消息后,千里走单骑,也要找到大哥,忠心可嘉,义气感人。

走下神坛的关羽,趣谈关老爷的忠义人生。


一生为国为君披肝沥胆,血洒疆场,忠义感天动地,震古烁今,光耀千秋,流传至今,关老爷可谓是忠义的化身,做人的楷摸,让人由衷的敬佩。关羽是忠义二字的标签,是古人效仿的榜样,自三国以后影响了很多后人,忠君报国,效命疆场,杀敌立功,以报朝廷。

现代人结义之时,必把关老爷的牌位摆到正面,来见证他们的结拜之情。可见关羽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已融入人们心中。

他的忠义精神是中华大地上的瑰宝,在民间被奉为神一样的人物,他的榜样的力量是强悍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跟从,去学习,去效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