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相處,是讓孩子參與社交的基本法則

友好相處,是讓孩子參與社交的基本法則

有的孩子由於從小受到長輩的過分疼愛,導致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與他人友好相處,所以人際關係較差。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友誼,只不過他們並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才是恰當的,因此需要家長的幫助和引導,那麼家長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友好相處呢?

友好相處,是讓孩子參與社交的基本法則

第一、改變寵溺式的教育方式家長寵溺式的教育會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孩子將這種心理帶到人際交往中,就會出現不合群的現象。因此,家長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對孩子太過寵溺,要知道寵溺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友好相處,是讓孩子參與社交的基本法則

第二、教孩子與人交往的技巧

家長要教孩子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比如通過講故事演練情景劇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和寬容他人,學會替他人著想,學會禮貌謙讓,並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小朋友不喜歡我”“為什麼他們不願意理我”“我怎麼做才會讓別人高興”。

這樣孩子就會在不斷的思考中,逐漸把方法和經驗運用到人際交往中。

第三、教孩子善待同學和朋友

友好相處,是讓孩子參與社交的基本法則

人與人相處講究與人為善,將心比心,比如告訴孩子:當同學在學習上有困難時,要主動幫忙,當同學生病了要主動去看望,同學忘帶學習用品時要主動借給他,同學、朋友之間要真誠、寬容相待。

第四、幫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友好相處,是讓孩子參與社交的基本法則

同學和朋友之間有嫉妒心理是正常的,但是嫉妒心理往往會破壞孩子之間的友誼。

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別人比自己學習成績好的時候就會產生嫉妒心理,甚至做出一些破壞性行為,不是弄壞人家的文具盒,就是撕掉人家的作業本等等。

為此,做父母的應該告訴孩子,如果別人有比自己強的地方要虛心學習,讓自己取得進步。

友好相處,是讓孩子參與社交的基本法則

家長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如果家長能與長輩、同事和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孩子也會模仿。因此,家長要與長輩、同事、鄰里之間搞好關係,對孩子的朋友或同學要熱情、尊重,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