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一加8:小眾卻不小氣,手感或是一大優勢!

一加8發佈會沒給人什麼驚豔的感覺,一來是因為國外已經先發布了,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了;二來是一加本身算個小眾廠商,不像華為小米那樣引人矚目。但是作為一個曾經的一加5T機主,個人對於一加系列還是有好感的,因為每代一加手機總是會有一些亮點。而且整體來看,一加手機每次總會給你一種感覺:用戶想要的基本都有,用得足夠舒心!這對於一個機主而言,可能也就足夠了。

換個角度看一加8:小眾卻不小氣,手感或是一大優勢!

對於這次一加8系列,個人說不上太大的期待,之前想著如果有一加8 Lite版,能採用天璣1000的處理器,倒真可能是個“驚喜”。但事實證明是筆者想多了,聯發科天璣至少在臺面上,還是不如高通驍龍和華為麒麟那樣有範兒。不過從產品端而言,一加8這次不說完美,基本也能做到完善。對於一個相對比較小眾的品牌而言,個人感覺一加8系列或許會有著比之前更好的銷量和前景。

配置無驚喜?加上價格就不一樣

一加8的兩款機型,其實相比起小米和OPPO來,在檔次差異和定位上,顯得更精準一些。一加8標準版的屏幕應該就是之前一加7T那款,而Pro版的屏幕不僅更大,同時刷新率從90Hz提升到120Hz,加入了MEMC插幀芯片,同時分辨率也更高,更像是OPPO Find X2 Pro的屏幕。儘管兩款手機在芯片上都採用了驍龍865,不過標準版使用的是LPDDR4X,而Pro版則使用了LPDDR5,雖然在平時應用感受不到差異,但從紙面上的確拉開了檔次。

剩下的就是攝像頭的差異了,一加8標準採用了三攝,4800萬主攝+1600萬超廣角+200萬微距;Pro版則採用了四攝,4800萬主攝+4800萬超廣角+800萬長焦+500萬彩色。當然兩者在檔次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傳感器上,標準版採用了IMX586,而Pro版則採用了IMX689。對於一加而言,拍攝方面一直以來有點跟著OPPO走的既視感,甚至在算法上,基本也是依樣畫葫蘆,所以談不上什麼驚喜。不過考慮到一加7T Pro之前也進入過DXO世界前十,雖然沒什麼意義,但這一代一加8 Pro至少在拍攝上應該優於上一代旗艦產品,滿足用戶需求應該沒什麼問題。

換個角度看一加8:小眾卻不小氣,手感或是一大優勢!

其實看一加8的配置,似乎並沒有太多驚喜,但如果加上價格可能大家感受又不一樣了。一加8標準版3999元,一加8 Pro則是5399元起,一加8標準版或許還感受不出來,畢竟小米10也是這個價格,還用的LPDDR5內存,但是一加8 Pro給人的感覺就是真香了。

縱觀目前的旗艦機,120Hz刷新率的屏幕只有三星S20和OPPO Find X2系列採用,三星S20起步價就是6999元,而OPPO Find X2的價格也是5499元起,同時攝像頭模組也沒有一加8 Pro那麼強。至於華為的一系列新機,哪怕是P40 Pro,可能除了拍攝比一加8 Pro強個幾分之外,其他部分都要遜色於一加8 Pro,而價格更是5988元起!這樣看起來,目前已經發布的頂級旗艦機中,似乎一加8 Pro成為了最有性價比的一款。

換個角度看一加8:小眾卻不小氣,手感或是一大優勢!

所以別看硬件配置沒什麼驚喜,但是5399元,就能擁有120Hz高分OLED三星屏幕+MEMC芯片+驍龍865+LPDDR5+大概率前十的DXO拍照分數……對比一下目前幾大廠商的最頂級旗艦產品,一加8 Pro一下就變得香起來!

所以一款旗艦好不好,很多時候還真就看價格!人啊,就是這麼現實……

國產旗艦最輕薄?這或許是突破口

如果說價格和配置搭配合理是一加8的天然優勢,那麼在設計上,一加8系列還是有自己的特點,甚至於會成為一個突破口。

從目前頂配的旗艦機來看,由於大家都在拼命往大屏、大底以及功能化的方向前進,手機輕薄化的設計已經越來越難。比如去年的三星頂配的S10+,機身厚度不過7.4mm,重量不過175g,而今年頂配S20U厚度已經達到8.8mm,重量也來到220g。考慮到用戶使用的敏感性,更厚更重的手機,無疑會對手感造成一定的影響。

換個角度看一加8:小眾卻不小氣,手感或是一大優勢!

再來看看國內的旗艦手機。小米10 Pro厚度8.96mm,重量208g;OPPO Find X2 Pro厚度9.5mm,重量也有200g;華為P40 Pro更是誇張,厚度8.95mm,重量209g。可以說想購買一款真正的旗艦,實際上就和過去相比,就要犧牲握持的手感。

而一加8 Pro相比起這些旗艦而言,在設計上的確更下了一些功夫。機身厚度8.5mm可以說是目前旗艦產品中最薄的一款,而重量也沒有超過200g,別看這些數字差距不是那麼大,但是握持在手上,依然會給人很明顯的手感差異。另外這次一加8系列用的AG玻璃工藝,的確將手機的外觀檔次提升了一個臺階,不僅讓一加8手機的觀感更好,視覺體驗更豐富,同時也不易留下指紋,相信這對一部分用戶而言是能留下好感的。

換個角度看一加8:小眾卻不小氣,手感或是一大優勢!

儘管在追求手機極致體驗的過程中,一些東西不可避免要犧牲,如果未來手機還想在功能上進化,比如塞入更大的感光元件,那麼變厚變重恐怕還是一個趨勢。但是考慮到目前旗艦手機在性能功能以及外形上的同質化,所以在這條路上,誰能將手機設計得更極致一些,更輕薄一些,那麼不但可以獲得更好的口碑,同時也能在高端用戶心目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小眾而不小氣,一加有理由活得更滋潤

儘管我們說一加8系列在頂級旗艦機中已經算得上有性價比,但是縱觀一加這個廠商的發展,儘管屬於小眾廠商,在全球手機市場份額上排不上號,但是在產品端的設計並不小氣。

一加的手機策略有點類似於蘋果,沒有過多的機型,也沒有特別針對中低端市場做出佈局,基本上只依靠高端機型打天下。但是一加既不像紅米那樣為了所謂的性價比,而刻意在各種設計規格上降格,也不像華為、三星、OPPO那樣刻意將價格提升到一個較高的位置。這是一加的生存之道,總是能讓購買一加手機的用戶感覺到划算,同時又沒有買到廉價貨的失落感。

換個角度看一加8:小眾卻不小氣,手感或是一大優勢!

所以我們說一加的產品總是小眾但不小氣。小眾是指市場和用戶,畢竟除了蘋果,國內外中低端手機依然是出貨量最大的一部分;而大氣則是指一加在產品設計上,並不輸給頭部廠商,同時在價格上也更為合理。這樣的一加,或許永遠成為不了手機頭部廠商,但是卻能擁有固定的一批消費者;這樣的一加,有理由活得更加滋潤。

一加的手機過去經常成為高端機型在某個時間段的銷量王,去年一加7系列產品也曾出現對市場預估不足導致斷貨的情況。一加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很清晰,畢竟作為小眾廠商沒有能力和資格化解庫存的壓力。不過今年個人覺得劉作虎或許可以大膽一些,我們預感一加8 Pro有機會成為5000元檔位賣得最好的安卓手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