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號外,號外,這裡有一座宮殿“出事”了,屋頂被大柱子穿通,竟然還安然無恙,不漏雨,不漏風,還堅持了數百年!


請看下圖:

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就是它!

“雲南有個地方”

看到上面的這座建築,小夥伴們是不是都有疑問呢:

“這個小宮殿為啥要建成這樣?它又到底在哪裡?有什麼樣的故事和講究?”

其實它的地理位置在西南邊陲的一個小縣城裡——雲南省建水縣。

而它的故事就更遙遠了,可以追溯到元代。

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建水,百年老城,元時設建水州,明代稱臨安府,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如今的它是雲南最富盛名的旅遊點,這地兒據小君的老家不遠,每次回家,我都會來這看看,吃吃小吃,覽覽古建。

在這其中,建水的文廟是必去的景點。為啥呢?因為它牛唄:

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一、元代就有,距今700多年。

二、完全仿照曲阜孔廟而建,其現存規模、建築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僅次於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排全國第三。(不過我在裡面看介紹說是排全國第二?!)

三、這是一座具有各種特色的孔廟,有民族特色、歷史特色,當然,還有很多地方是全國獨一無二的!

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就比如說咱們今天講的這個“被穿通了”的小宮殿!

“屋頂被穿通,啥講究?”

其實這個“小宮殿”確切來說是一道門,這是孔廟的標配——欞星門!

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欞星”,靈星,又名天田星,在《後漢書》裡有記載說是這漢高祖祭天必須先祭欞星,所以後世在祭天的場所裡一般會修建欞星門,比如北京的天壇:

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而孔廟裡出現欞星門則要追溯到宋代;

宋及其之後的朝代,皆認為欞星為天上的文曲星,主管人才的選拔任用,剛好孔廟又是國家的教育機構,所以將欞星門設置為孔廟的第一道大門。

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曲阜孔廟欞星門

這象徵著祭孔如祭天,孔子的教化可與天上的文星相比較,同時也代表著天下文人都匯聚於此,儒學門生遍佈天下。

而今天咱們講的這座欞星門為全國獨有,因為它的修建有一個特色(如下圖)

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門內四根柱子不是藏於屋頂之下而是穿脊而出,俗稱“通天柱”。

這四根柱子穿通屋頂,高出2米多,其柱頂罩著明代的青花盤龍瓷罩,整個式樣都保持了原來欞星門的樣子(如下圖)

快看,這座宮殿的房頂被穿通了,竟然不漏雨,還堅持了百年

咱們有句俗語叫“出頭的柱子會爛”,而建水文廟這裡的出頭柱卻歷經百年而不腐,真是太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