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看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不建议跨省旅游,不能聚集这一条条消息,不禁对相关行业心生恻隐。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旅游勉强还可以去周边,电影院、KTV复工就看不到一点希望,因为从业人数少,盘子小,声音也微弱,要不要转行应该是他们此刻最纠结的事情。在这个失业群体里,还有一个更边缘化的行业是演出。


2020年原本有不少重磅巡演。结婚生子后常年神隐偶尔露面的孙燕姿,年前刚刚官宣了出道20周年的大策划,我原本还担心抢票会很困难,现在才明白什么叫多虑了。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吴青峰的个唱取消的五六场,让粉丝更心痛的恐怕是休团三年的苏打绿才刚宣布重组,却只能在live视频里见了。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前天晚上在抖音看潘玮柏做线上音乐会直播,他还挺认真,特意在影音室布置了一块地方,拿出专业级的话筒而不是用耳机随意唱,边唱边跳画面都糊了,一首歌下来就出汗+喘气了。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唱歌之余,潘玮柏还把《coming home》演唱会的录像拿电脑放给粉丝看,边放边自己陶醉地跟唱,那也是他今年本该要继续的巡回。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当然健康比娱乐重要,不过人会有这样的心理:对于轻易就拥有的事物不会珍惜,也不会急着去实现,可是一旦做不了,若有憾焉。就像我来北京十几年,从未去过长城,反正长城就在那里等着我,总有机会的。对于演唱会也是这种心情,幸好我还看过几次,如今后悔的是为什么不多看几次呢?现在只能回味往事。


想在国内看现场演唱,有几种模式,由小至大依次是:

1、酒吧。这里的歌手寂寂无名,如果幸运的话,你看过的无名歌手或许过几年能成为腕,周迅就在酒吧唱过,不过这是20年前才会发生的事,自从有了选秀之后,制作人从酒吧找歌手的路径基本就断了。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张靓颖在酒吧驻唱时的照片,和她后来在节目中回忆那段生活


三里屯有个叫“男孩女孩”的酒吧,装修俗气,座位不舒适,极小的桌子和无靠背椅子,十几年前一杯可乐就卖50块钱。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那时候这条街竞争非常激烈,你走慢点都会被拉客的人拽进去。这个傲娇屹立的酒吧凭的就是现场演出,唱的是市面上最流行的歌,但能听出歌手都有点功底。太合麦田专门给这个酒吧出过一张专辑,包含了一些曾在这里长期驻唱的歌手:孙楠前女友辛欣、斯琴格日勒、零点乐队……前一阵又被人想起的超女许飞也在这里唱过歌。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2、小型歌友会。只要有能容纳百人的场地就可以办,有时在大一点的酒吧,有时在小剧场甚至KTV的舞池。


我听过一次台湾歌手雷光夏的歌友会,她是电台DJ出身,一把不插电的木吉他,所有的歌都像聊天和絮叨,每首歌听起来都像同一首。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如果男孩女孩针对白领,这种歌友会就是面向文青。票价比大型演唱会略低一点人,但近到可以观察到歌手戴了什么胸针,有隐约的满足与优越——当这个歌手不为大众熟知时更是如此。


3、大型演唱会。离歌手越远,视听效果越差,说明这个歌手越具有大众知名度。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大规模走穴,《我爱我家》里有段特别逗的台词,宋丹丹演的和平女士当上了穴头,组织著名歌手四处流窜演出,为了显摆和这些人巨熟,她一口气地报人名:“阿敏阿玉阿英,阿东阿欢阿庆,还有说相声的阿昆阿巩阿文,演小品的阿宏阿山阿丹。”


以上分别是:毛阿敏李玲玉那英,解晓东刘欢蔡国庆,姜昆冯巩侯耀文,黄宏赵本山和宋丹丹自己。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虽然和平女士是吹牛,但这些人真的踏遍名山大川。我小时候住在一个四线城市厂矿家属院,在院门口碰见过倪萍和冯巩买烤白薯,他们就是来我们厂礼堂走穴的,真·深入基层。


那时看个拼盘演出就很满意了,都是电视上才能见的熟脸,来北京后才知道:别看拼盘,要看个唱。除非特别不敬业,绝大多数歌手会为了个唱充分准备:体能、练舞、排练、舞美,竞争激烈的香港演唱会为了抢客源,歌手还会上演一些擦边表演,例如非常魅惑的服饰,带有某些意味的动作或接吻。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内地是看不到了,但个唱时歌手会尽量拿出诚意,安可曲多一些直到不得不熄灯,或者请一些意外的嘉宾,我在许茹芸的演唱会上就意外地听到了黄耀明,还在其他人演唱会看到过梁静茹、苏慧伦,更意外的是她们的唱功都比想象中稳定,那些CD里声音忽然有了微微的喘气声,这种感觉很奇妙。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北京展览馆是大型演出中最小型的场地,除了不太知名的话剧或德云社封箱,就是过气歌手能订到的场地了。比北展大气一点的是五棵松体育馆,如果曾经红过有不少传唱歌曲,那就可以来到首都体育馆了。在这里我看过跳舞笨拙的张信哲,看过嗓音和创作一样很硬的陶喆,看过拿着皮鞭的蔡依林……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每个歌手都有一个工体梦。不过这里的观看体验未必是最好的,它的主要职能是办足球赛,座位窄小难受,因为场地空旷,音响效果比封闭型的场馆差多了。由于能容纳六到八万人,买最便宜的票你眼中的歌手小得像一粒绿豆,一定要带上望远镜,基本全程只能盯着大屏幕,不买票在外面听效果也差不多。即便买了千元以上的内场VIP,离歌手也蛮远的,而我在保利莲花池看《如梦之梦》时,距离近到能看清许晴背上的痘痘。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演唱会山顶视角


工体看的是一个氛围吧,从踏上那条路开始,沿路就有黄牛鬼祟地向你兜售余票,或是问你有没有票。还有各种小贩,卖荧光棒、T恤衫、发着光的头饰、冰棍,有一种赶集的快乐。


如果你住得近,可以在七点开演前几分钟到门口转转,黄牛开始大甩卖,我见过开场20分钟后,有个著名歌手的票跌到了20块钱一张。


我惟一花钱买的演唱会票就在工体,是我大学时的偶像周华健,他的每一首歌我都会唱,每一首!那时迷上他就是买了一盘他的台北演唱会磁带,名字叫“今夜阳光灿烂”,里面他把《凤阳花鼓》改编得非常带感,还拜访了老艺术家郭兰英,嘉宾有张艾嘉、杜德伟、罗大佑、苏芮好些人,老友们插科打诨说说笑笑。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因为太喜欢这个气氛,我又买了同名的VCD,演唱会在我心中不仅带来美好的旋律,还集合了相声、爆料、友情见证与流金岁月。


这么向往我还是冷静的没有提前买贵价票,而是在开演前在门口用200块钱买到了标价880的票,有他和李宗盛、成龙,其实不算他很用心的演出,但CD级的水准还在。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我像捡了大便宜,喜滋滋。那是最兴奋的一次演唱会观看体验,看完我不能自已,沿着二环从工体一直走回住处体育馆路,走了整整两个小时,边走边和朋友发短信诉说激动的心情,北京的夜风拂在脸上都无比惬意。


不过不是每个童年偶像的经历都是正面的,助手洋洋说她攒了很久的钱以几乎翻倍的贵价买黄牛票去工体看了台湾天王的演唱会,音响效果和100块钱MP3功放出来的差不多,他本人也不是很上心,出来以后就脱粉了。


比工体更有气势的只有鸟巢了,九万多座位,如果稀稀拉拉该有多可怜?有资格入场的歌手血得厚到什么程度你品品。最早进鸟巢开个唱的是2012年的王力宏,可惜那成了他最后的辉煌,唱了一次就再也没回去过。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由于能吃得下这么大盘子的人实在屈指可数,每个歌手进鸟巢都能创造一项记录,五月天是第一个能一次连开三天的,汪峰是第一个内地歌手,张杰是第一个80后,华晨宇是第一个连开两天的90后……


有一些歌手演出多了会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五月天的舞美极致用心,氛围出了名的好,观众从头站到尾没人坐下,是体力大考验。费玉清就一把嗓子一杯水撑全场,但是有大把贵妇买单。吴青峰的演出有个特色是他的talking。他会严格规定歌迷不可以拍照、录像,还有一句著名的口号:“人在做青峰在看”,如果看到有人拍,他会特意停下来孩子气地说:“我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为什么不用眼睛看看我呢?”。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他可贵在是艺人里难得敢和歌迷说真话的,有次演出结束时掏心窝子,大概意思是说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可能是省吃俭用来看我,但是比起这样做,我更希望你们好好爱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很爱在抖音搜个唱视频,找名场面来看,歌手在演出时比较感性,同时也需要新闻点,所以会做有仪式感的事情,比如双J合体的《给我一首歌的时间》,看特写能明显感觉到周杰伦的紧张。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还有梁静茹结婚后和玛莎同台,摄影师很会给镜头: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汪峰的八分钟表白章子怡、张靓颖求婚、李荣浩把杨丞琳亲到变形都发生在舞台上,我没亲眼见过这种场面,不过对那些场次的观众来说应该会是终生难忘的记忆。

这几年演出市场在走下坡路,话题更多是盯着流量们的上座率判断红还是糊,或者比较帝国三子的灯牌谁多谁寡。能开得了演唱会的歌手越来越少,重要的原因是时代难以再有全民级的红星,以后小场地的演出可能更会是主流和常态。


另外一种已经开始流行的方式是线上音乐会,也就是直播。它可以是正式的演出,也可以是歌手坐在自家沙发和粉丝边唱歌边唠嗑,进可攻退可守。我周末就接连两天在抖音看了沙发的音乐会,分别是前面提过的潘玮柏和吴青峰。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潘玮柏这次是他的抖音直播首秀,邓紫棋、杨颖都来给他打榜支持,真金白银刷了不少礼物。潘玮柏也立下flag说2020年的目标是向邓紫棋学习如何把抖音玩到专业级。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他在直播时唱的歌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有比较早期的《壁虎漫步》,有在抖音上很红的《想你3000》,也有在《中国有嘻哈》竞演里夺冠的《coming home》,代表了他从翻唱到包揽词曲创作并且输出自己价值观的成长过程,我这才发现我从来不是他的粉丝,但是却听过不少他的歌。中文世界能把嘻哈唱成全民热歌没几个人能做到,潘玮柏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不过整场直播最好笑的还是他唱着唱着就说饿了,然后到厨房给自己煮了一碗牛肉面,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说服观众他在很努力地减肥,听起来不是很有可信度哈哈。

吴青峰的音乐会布置很温馨,还有现场乐手,算得上小型演出了。最隆重的部分是他特意做了发型,可以说是Tony短缺期间最大的诚意,还有狗子出镜。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他在线上也还是延续很爱聊天的风格,总是一张嘴就提到他的好朋友们,说着说着话就哼起张韶涵的歌。自嘲碎嘴也没忘记拉大张伟下水,说这就是他和大张伟投缘的原因。最后还翻唱了一首大张伟的歌,《那些都不是我》,好听惨了,不知道能不能出个音源。


我们还能再看到演唱会吗?


他也有一些可爱的“危险发言”,主持人要他猜缩写MYSS,美颜盛事,他开玩笑说是my ass,然后作势要大家参观他的屁股。还说他男粉很多,一开始是被女朋友拖来,可是最后还是男朋友比较爱他,笑死了,看一个小时下来相声听歌都满足了,双重的开心。

很喜欢抖音的沙发音乐会这种笑笑闹闹的气氛,尤其是最近大家都出不了门,幸好有它,让音乐突破场地的限制自由生长,大家窝在各自的沙发里,也不影响聚在一起听歌、聊天,分享心情,对被隔离的大家来说是难得的释放,原来感情都没变,就像以前一样。在直播里听到久违的歌声,才确定春天真的来了。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分享优质的作品,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