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祕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有些東西不能被遺忘,有些東西應該被銘記,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未來的憧憬,總是會建立在對過去的反思和對當下的審視上,當然,這並不是讓你矯枉過正的胡亂批判,而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認真對待。

所以,我更加喜歡第六代導演拍攝的電影,雖然,他們因為種種原因讓自己早期的作品很少在大眾面前公開放映,但並不能以此否認他們為中國電影所做出的貢獻。賈樟柯的記錄,婁燁的躁動,管虎的荒誕,甯浩的多元以及王小帥的寫實,無不在個人身上狠狠地貼上了自我的標籤。我想,他們所擁有的共同點,大概就是對於時代變化的敏感。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作為一部略帶自傳性質的電影,王小帥執導並在2012年上映的電影《我11》,大概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雖然都是關於青春記憶的追尋,但與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比起來,《我11》則顯得壓抑和剋制了許多。沒有曖昧不清的暖黃色,只有冷靜寫實的灰白色,利用王憨這個孩童的眼睛作為第一視角,懵懵懂懂地打量著那個時代以及時代中的人。當然,王小帥將自己放回過去,並非是想去刻意諷刺什麼,他只是在記錄成長中的點滴,從而在對比過去中,更好的審視當下和展望未來。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當電影把時間倒回到1976年這個特殊節點時,這種特意的時間安排居然會和第五代導演擁有了某種思想上的重合性,不過,《我11》卻並沒有像張藝謀或是陳凱歌早期拍攝的電影那般,深入地批判時代對人造成的精神困惑和生活打擊,它的立足點還是小心翼翼的打量和客觀冷靜的呈現

尚未完全經歷純粹的童年,就不得不急匆地步入殘酷的成人世界,電影在圍繞王憨以及周圍個體的碎片化生活拼湊中,回顧卻也在反思,對生命的反思,對個體的反思,更是對時代的反思。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1

《我11》的英文名叫做“11 flowers”,翻譯為“11朵鮮花”。在電影裡,鮮花的出現總是會伴隨著王憨父親王伯駒的修剪,作為藝術家的王伯駒,為了建設大西南而義無反顧地從上海舉家遷徙到山區的小鎮,背井離鄉的同時不得不在動盪的年代中,暫時放棄對於藝術的追求。我想,之所以會採用這個英文片名,不僅僅只是對於故事人物起到情感烘托的作用,它更是對於那個特殊年代中,某些人始終能夠自我堅守的某種期許。

鮮花是一種美好的象徵,可是,擱在這部電影裡,卻成為了被壓制的人性慾望的象徵

仔細想想,這原本應當長在山上的鮮花,卻被王伯駒修修剪剪地放在花瓶中,他想要在充滿黑暗籠罩的生活中留住美,他也自以為可以通過這種小情調來裝點生活,卻不想在與現實生活的落差中,只是起到了些許的心理安慰作用。所以,他一直教育兒子去學畫畫,這大概就是

不想讓王憨同自己一樣,在動盪中失去對於美的嚮往。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從故事發生時間來分析,70年代中後期的中國,經歷浩劫之後的百廢待興,需要重建的不僅僅是建築,更重要的還有思想和人心。

可是,未來方向究竟在哪裡,並沒有人給出明確的指示,所有一切都在摸索

中,正如王憨的少年時期,懵懂成長中的摸索在於他所看到的和經歷過的事情。

區別於張藝謀的《活著》還有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王小帥的《我11》巧妙地將故事範圍收縮在了國營工廠的周邊,而沒有無限拓寬到整個小鎮,這也正是王小帥拍攝這部電影的主要目的。他在藉助孩童的視角去看,去理解,撇去大人早被定型了的價值觀的過多幹擾,保留著初始狀態最純粹的想法。此時此刻,社會正在慢慢重建,人的思想價值也在慢慢重建,只是,這種重建卻伴隨著成長的陣痛。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影片儘可能地將關注點聚焦放在王憨這個孩童身上,其實恰恰在影射當時社會轉型正處在萌芽階段。未知夾在著迷茫,壓抑伴隨著放縱,如果,電影裡面尚且還存在著一絲希望,大概就是王伯駒給兒子王憨講述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畫作時,流露出的對於生活短暫的炙熱

美好總是轉瞬即逝的,光線強的地方總會存在陰影,所以,當時的社會建設,的確急需要一位偉大的繪畫大師來操刀,因為,空白的畫布上容不得半點汙漬。

2

電影《我11》並沒有一條清晰的主線,對於人物的刻畫,故事情節的推動,甚至是主題的表達,都處在碎片化的拼湊當中。所以,它的重點並不在於故事的衝突性,而在於個人的感受,畢竟,自傳類型的電影能夠觸動觀眾的最大亮點,也就是從特殊時代中引發的共鳴性的思考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導演會利用那個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白襯衫來作為牽引,再通過王憨的行動軌跡,將那個時代裡所有人物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全部囊括進去,當然,這裡面是不存在批判的,它只是一種呈現。

影片利用王憨與家人,與小夥伴,以及與殺人犯之間的互動,去試圖還原那個時代的精神狀態。

觀眾都知道,那年很亂,亂的人們都在忙著相互鬥爭,於是,在電影中,這座小鎮總是被籠罩著一層怎麼也驅散不了的霧氣。沒有陽光的照射,生活都是無精打采的,而王憨和小夥伴對於生活的憧憬,就如同坐在井底的青蛙一樣,遙不可及的自由,始終無法正視的自我,以及支離破碎的價值觀。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故事雖然發生在70年代後期,可是,那樣的青春記憶卻是每個年代的人們都似曾相識的感受

王憨對於謝覺紅懵懂的暗戀,代表著他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王憨對於因保護妹妹而成為殺人犯謝覺強的幫助,代表著他對於正義的嚮往;按照父親的意願去學畫畫,代表著他對於親情的依附。這些統統都是充滿殘酷的成人世界所慢慢遺棄的珍貴東西

當電影最後,王憨和小夥伴追著宣判死刑的車輛不停往前奔跑時,在這裡,導演試圖利用死亡暗示著王憨告別童年的成長,的確顯得有些殘酷,所以,王憨氣喘吁吁地停了下來,他似乎在留戀,或許只是迷茫了。在這一年,王憨的經歷和國家的經歷悄悄的糅雜在了一起,這是一個新時代開啟的前奏,卻也是伴隨著成長中不得不經歷的陣痛。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3

雖然,整部電影帶有濃烈的時代印記,但我卻並不認為它完全就是一部年代戲,我更覺得它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個人的成長和國家的成長,只是,這種成長帶著模糊,帶著迷茫,甚至被殘酷與謊言裹挾。

懵懂的王憨或許不理解哥哥替妹妹報仇為什麼就成了犯罪?大人們為什麼總喜歡靠暴力解決問題?但他卻能夠憑藉人之初性本善的本能,去選擇做他認為

正確的事情,比如,答應過謝覺強不說出藏身之地,他就遲遲沒有向大人告密。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身處正在悄然鉅變的時代中,各種思想價值開始產生著碰撞與衝突,而電影利用類似紀錄片的風格,講求從真實影像中慢慢窺探著成人世界的殘酷,同時又讓孩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產生著某種隱形的分裂。

這種生活的

複雜性和多面性,既包含著壓抑迷茫的情緒表達,又包含著嚮往美好的希望傳遞,既是對於曾經懵懂青春的回憶,又在回憶中對比和思考著當下的生活。

每個人的童年都存在著如同王憨一樣的迷茫,所以,這部電影最好的一點就是,它並沒有用一種情緒化的手法渲染著時代的殘酷性,它只是在利用孩童的眼睛去觀察。

王小帥白襯衫裡藏著的秘密,被遺忘在了過去

我想,之所以會選擇這個視角,是因為可以撇去成人強加觀點的影響,客觀看著生活中的各種變化,無法左右自我的無奈,總是善惡難分的盲目,迷茫伴隨著掙扎。而這種對於生活的不解,影片通過王憨這麼個孩子,給了觀眾一個自我解讀的客觀視角。

個體無法跳脫時代,但個體可以聯合起來創造時代,當從懵懂慢慢開始試著理解生活中的所有一切時,也許,這才是告別童年最好的開始,除了反思,更多的還有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