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博弈的角度再看天齊鋰業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上游材料供應商——天齊鋰業,從2019年以來幾乎算是錯過了這波新能源汽車股票的牛市,反觀其競爭對手贛鋒鋰業,去年漲幅60%,今年以來漲幅也達到了50%。其他產業鏈龍頭公司,比如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璞泰來、當升科技、新宙邦、天賜材料、億緯鋰能等公司,收益頗豐。主要原因還是天齊鋰業自身的問題,一個是因為高槓杆收購SQM24%的股權,導致自身負債率較高,加上目前融資渠道不暢通,導致利息及還債壓力巨大;第二是澳洲氫氧化鋰項目嚴重超支,甚至目前處於停工,嚴重拖累公司業績。


從博弈的角度再看天齊鋰業

今年以來天齊鋰業遠遠股價跑輸行業

但是,不要忘了天齊鋰業除了自身的鋰礦資源和鋰產能外,還有兩塊令人豔羨的優質資產。一個是我們前面講過的泰利森礦,去年營收36億,淨利潤13.5億;另外一個是花高價錢買來的智利企業SQM,去年營收134.5億,淨利潤19.4億。公司分別控股51%和25%,這兩塊貢獻報表利潤是12億左右。而去年贛鋒鋰業扣非後利潤也就7個億左右,目前贛鋒鋰業市值700億左右,天齊鋰業作為曾經的行業老大目前市值是350億左右。當然了,市場一般是有效率的,股價反應了市場對公司未來的預期,雖然天齊鋰業以前業績非常好,鋰礦資源非常優質,但是看未來的前景,贛鋒鋰業看的更加清晰,而天齊鋰業卻給人感覺危機重重。


從博弈的角度再看天齊鋰業

天齊鋰業的股價充分體現了公司未來的悲觀前景

公司股價最低的時候,其市值甚至低於它的銀行負債,也就說市場認為公司很有可能資不抵債。而眼前,公司11月底預計有136億債務到期,1季報公司賬上的現金只有12億,也就是說如果天齊鋰業不能在11月底之前籌到這筆錢,債權人要麼要求公司破產清算,要麼拍賣公司的抵押資產,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或者喪失對優質資產的控制,比如泰利森,甚至是SQM。距離債務到期還有3個月時間,仍然看不到公司有實質性動作,買入股票的小股東及散戶比公司老闆都著急,幾乎一直有人在問公司的債務問題解決的怎麼樣了,公司官方的回答永遠是正在綜合考量各類股權融資工具和路徑,包括但不限於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出售部分資產和股權等方式。前段時間,傳言公司要出售泰利森股權,公司股價漲停,傳言寧德時代入股,公司股價漲停,但這停留在傳言,公司沒有任何可以披露的信息。


從博弈的角度再看天齊鋰業

從博弈的角度再看天齊鋰業

從博弈的角度再看天齊鋰業

要說公司完全沒有動作也不是,今年5月19日,公司控股股東公告自7月3日起,未來6個月內減持6%的公司股權,我們判斷公司的目的主要是還債。根據公開資料,2020年下半年,天齊鋰業到期的質押股份數量為38969萬股,對應融資餘額32.45億元。未來一年內,到期的質押股份數量為48972萬股,對應融資餘額39.53億元。即使按照目前的市值,公司減持套現的20億根本不夠還債的。而目前公司的質押率已經高達70%,減持完成以後,質押比例有可能進一步升高。


從博弈的角度再看天齊鋰業

留給天齊鋰業的時間不多了

曾記得去年有一家中關村上市的高科技民營企業,有14億元的債務到期,公司四處求助無門,眼看就要違約,最後還是國企幫忙借錢,老闆抵押個人股權,勉強還上了債券,而這家公司可是有幾百億資產的大公司了。可見,民營企業資金鍊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家高科技公司最後還是賣身國企,成為所謂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本來市場普遍認為天齊鋰業也會走上述這家企業的路子,但目前看公司實際控制人蔣衛平可能並不想這麼幹。將衛平可能並不想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同時也不想剝離毫不容易買回來的優質資產,他的如意算盤可能是:第一步先減持股票套現,爭取把銀行利息還上,以及一部分必須要還的到期債務;第二步爭取債權銀行對公司的債務進行展期,反正只要泰利森和SQM還能保持較高的盈利及分紅,公司還債的錢還是有的;第三步等待行業景氣的反轉後,公司股價上漲,到時候可以通過股權融資或者轉債等方式,徹底解決公司的負債問題。

但是這個計劃看似完美,但橫亙在他面前的有兩大難題:一個是行業景氣能否快速反轉,最近新能源汽車的復甦還算可以,但是碳酸鋰的價格依然在底部徘徊,如果鋰價一直不能有效反彈,一家好公司也是會被拖死的;第二個就是公司的年報被出具了審計保留意見,可能影響公司的股權再融資,以及可能的定向增發引進外部投資人。


從博弈的角度再看天齊鋰業

目前碳酸鋰價格依然在底部徘徊

最近公司公告了總經理吳薇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裁職務,而吳薇是收購智利鋰礦商SQM近四分之一股權的關鍵人物。這一決定到底是吳薇因為當時的戰略失誤被迫做出的選擇,還是說公司有選到了更好的董事人選。但是從常理推斷,目前公司的這個狀況去高薪聘請一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了,估計也不會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過去力挽狂瀾。現在留給天齊鋰業的時間真的是不多了,如果找不到好的白馬騎士,公司的未來可能真要涼涼了。但是目前看,這個白馬騎士要找到並不容易,一方面他要解決天齊鋰業的公司債務問題,另一方面還要解決公司的海外項目問題,在當前疫情仍然沒有好轉的情況下,這個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包袱。


從博弈的角度再看天齊鋰業

主流機構目前並沒有配置天齊鋰業

基於以上的分析,目前一般主流的公募基金並沒有怎麼配置天齊鋰業,畢竟未來存在巨大的償債風險,給基金經理推薦是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但是在裡面的散戶或者遊資,都在賭公司一定會解決好這個債務問題,因為他們的邏輯也很簡單,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們的國策,而鋰資源是必不可少的,鑑於天齊鋰業手中的兩塊優質資產,國家一定不會看到天齊鋰業最後破產或者資產出售給外資的,那麼既然公司一定不會死,就賭它一個“困境反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