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樑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唐末諸侯爭霸賽這幕史詩大戲的主線是朱溫與李克用之爭,同時還有些支線劇情,其中之一就是河朔三鎮中的成德鎮、五代十國中的割據政權趙國的覆滅。

成德鎮是個實力強大到足以影響歷史走向的傳統強藩,但是在唐末亂世中,統治成德鎮38年之久的最後一任節度使王鎔主動放棄了爭霸天下,一心只想著永遠割據河北,成了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哪邊佔上風倒向哪邊,先投晉,再投梁,最後又回晉。

這種想法不能說是錯誤,反而是亂世中一種明智的選擇。可惜一次偶然事件讓王氏家族永鎮成德的夢想化為泡影,王鎔被自己的義子殺死,全家也被屠戮一空。之後圍繞成德鎮的歸屬,當時三個最強大的勢力晉、梁、契丹都捲了進來,爆發了五代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戰。

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源於安史餘孽的河朔三鎮】

成德鎮最早起源要追溯到百多年前的安史之亂,當時唐王朝急於結束安史之亂,接受了安祿山義子李寶臣等叛軍將領的投降,任命為盧龍、成德、魏博等鎮節度使,這三鎮也被稱為河朔三鎮。

這些安史餘孽和朝廷互不信任,之後由於僕固懷恩叛唐、吐蕃入侵,唐王朝放棄了秋後算賬的想法。這些藩鎮僅憑數州之地也無力和整個大唐對抗,自保有餘、擴張不足,首領父子相繼,名義上臣服大唐,實際上是獨立的割據勢力。

唐王朝中後期國內的一條主線就是削平這些藩鎮,這裡要強調一點,並非所有藩鎮都是割據勢力,除了河朔三鎮之外,其他藩鎮大多數時間還是服從唐朝皇帝領導的,唐憲宗元和中興甚至短暫的把大唐重新歸於一統,到黃巢之亂後藩鎮割據才成為主流。

成德鎮位於現在的河北省中部地區,最多時統御七州一直到渤海,後來在唐德宗、唐憲宗等朝被朝廷打壓分割,勢力範圍有所減小,但其以恆州(現河北正定)為核心區域的四州一直沒有發生變化,前後延續了一百六十年。

到了唐末,成德節度使是王鎔,朱溫篡唐建立後梁後被加封為趙王。

王鎔繼任於唐僖宗中和三年(882年),那時王鎔剛剛10歲。王氏家族是回鶻族人,到此時已經統治成德六十年之久,王鎔是第五世、第六任,多年經營根深蒂固,“士馬強而畜積富”,這也是王鎔一個小小少年能夠坐穩節度使寶座的根本原因。

那一年唐王朝正在從黃巢手中收復長安,包括李克用和朱溫兩個未來的霸主都在長安周邊努力為大唐而戰。成德鎮遠在河北,與長安戰事基本上沒什麼關係,朝廷原本就不會輕易干涉成德等河朔三鎮的人事更替,現在天下大亂,成德不來找麻煩就是萬幸,更別說對王鎔繼任指手畫腳了。

光啟元年(885年)三月,唐僖宗從蜀中回到了長安,王鎔“獻耕牛千頭,農具九千,兵仗十萬”,算是給唐僖宗剿滅黃巢的賀禮,也讓自己坐穩了成德節度使的位置。

從這時起,整個中原大地進入了群雄爭霸淘汰賽階段,成德鎮也沒有置身事外,這也是唐末成德鎮主動參與中原爭霸的少數幾年。

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河北正定古城——唐恆州)


【選擇李克用為敵人,王鎔徹底打消了爭霸天下的想法】

按遠交近攻的原則,王鎔把目標鎖定到了李克用身上。黃巢被鎮壓之後,李克用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與成德鎮接壤。河東還有幾個鄰居,其中包括李克用的宿敵吐谷渾人和幽州盧龍鎮勢力,另外義武軍王處存和河中王重榮是李克用的盟友。

成德和幽州盧龍同為河朔三鎮,多年來守望相助,是天然的盟友。幾方協商之後,準備讓吐谷渾人在李克用背後吸引注意力,同時成德、幽州聯合攻打義武軍王處存,以剪除李克用羽翼。

李克用當時處在一個上升勢頭,兵鋒正銳,擊退吐谷渾人之後救援義武,對成德鎮數戰連勝,給成德軍極大的打擊。當時年僅十二歲的王鎔雖然沒有率軍親征,但不斷從前線傳來損兵折將的壞消息,這個小小少年想必是印象深刻。

類似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唐景福二年(893年),成德、幽州、吐谷渾聯盟與李克用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戰役,都是李克用取勝。最後一次,幽州盧龍鎮發生了內亂,還波及到了成德,王鎔險些被尊為叔伯的原盧龍節度使奪了基業,之後成德和幽州盟友關係破裂,更是開始刀兵相向。

有李克用這樣無法戰勝的敵人,有翻臉無情的盟友,王鎔成長過程始終被陰影覆蓋。於是,王鎔徹底打消了一切爭霸天下的想法,沒怎麼猶豫就決定向李克用求和,付出兵糧二十萬的代價,轉而與李克用化敵為友,至少是保持一個相對中立的態度。

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朱溫興起,王鎔投梁】

這時也是李克用實力最強大的一刻,吐谷渾被滅,成德鎮歸附,之後不久還佔領了幽州,河朔三鎮三有其二。可惜盛極而衰,不久幽州叛晉自立,李克用和朱溫之間實力對比發生變化,朱溫開始佔了上風,若非最後一刻朱溫緩了一口氣,李克用險些徹底覆滅。

天下十有七八的朱溫也不會允許河北不受控制甚至仍然傾向李克用,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朱溫開始對成德下手。

王鎔沒做什麼戰爭準備,朱溫來攻時無力抵擋,於是很識時務的向朱溫求和。朱溫也知道這種傳統強藩不可能一戰而下,只是讓王鎔提供錢糧及子弟作為人質,雙方結成了新的同盟,從此成德鎮開始成為朱溫的附庸。

轉變立場的王鎔仍然沒有任何改變,繼續在成德過自己的小日子,靜觀天下之變。隨後幾年天下大勢變化太大了,很快朱溫篡唐,王鎔從大唐節度使變成了大梁的節度使、趙王。

成德鎮雖然開國變成了趙國,但與大唐時一樣,不用向大梁朝廷繳納固定的賦稅,只是以“貢獻”的名義表示臣屬關係。為了不給朱溫藉口,王鎔表現的比較積極,“

貢獻甚勤”。不過是一些錢糧士兵罷了,只要王氏家族能永鎮成德,這些代價都是值得的。

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朱溫一生當中最嚴重的的錯誤,把成德推給了李存勖】

於此同時,王鎔並沒有徹底與山西李克用、李存勖勢力決裂,王鎔母親去世,李克用和朱溫雙方的使者都出席了祭奠儀式,這讓朱溫心裡非常不痛快,下定決心要徹底解決成德鎮。

也許李克用的去世讓朱溫認為沙陀人已經不堪一擊,所以把注意力放在身邊的成德鎮身上,這是朱溫一生中犯下的最嚴重錯誤之一,後果嚴重到朱溫無法承受。

後梁開平四年(910年),朱溫對成德這個盟友出手,借雙方共同作戰的機會偷襲佔領了成德的幾個城池。王鎔一直擔心朱溫對自己下手,反擊很迅速,但實力不夠無法取勝,於是向接替李克用繼任晉王的李存勖求援,再次倒向了晉王勢力。

李存勖也在思考如何打開梁晉爭霸不利的局面,和手下人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有人擔心王鎔已經投靠朱溫多年,還有姻親關係,朱溫的女兒嫁給了王鎔的兒子,認為此次王鎔求援必定有詐。

李存勖是個頭腦清晰的傑出王者,很清楚王鎔這些傳統藩鎮的思維方式,一切行動都是為了趨利避害,“王氏在唐世或臣或叛,況肯終為朱氏之臣乎?”當年在大唐的時候老王家就算不上忠臣,只是為了在成德世代割據罷了,唐文宗曾經把自己的姐妹壽安公主嫁給了王鎔的祖先,也沒得到成德鎮更多的忠誠,現在即使娶了後梁的公主,同樣也不會是朱溫的忠臣。

於是,李存勖下定決心參與河北戰事,全力救援成德,梁晉雙方圍繞成德鎮展開一場大戰,這就是五代時期梁晉爭霸的轉折點戰役——柏鄉之戰。此戰李存勖率領成德、義武聯軍大破後梁八萬大軍,朱溫征戰天下積攢下來的精銳損失殆盡。

從此,後梁開始走了下坡路。

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識時務的王鎔】

這時王鎔已經年近四十,他的年齡比李克用小近20歲,比李存勖剛好大一輪12歲。李存勖雖然年輕,政治上卻非常成熟,把王鎔當做李克用的好友來尊重,並把自己女兒嫁給王鎔的兒子,“由是晉、趙之交遂固”。

當然,這也不過是在雙方利益關係上加上一層薄薄的姻親面紗罷了,王鎔和朱溫也是親家,該翻臉的時候還是一樣會翻臉。

不得不說,王鎔總能在危急時刻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也是傳統強藩的底蘊所在,晉強則依附晉,梁強則投靠梁,只要家族的核心利益不受損害,一點點臉面上的事情算不了什麼。

收復成德之後,李存勖又徹底消滅了幽州盧龍鎮勢力,這個過程中還擊退了朱溫來援的五十萬大軍,柏鄉之戰後朱溫實力大損,只能靠數量取勝,這最後堆積出來的五十萬大軍還不如之前的八萬精銳戰鬥力強。朱溫回到洛陽後被兒子殺死篡位,李存勖“南破梁軍,北定幽、薊

”,軍事才能和戰績不在父親李克用之下,這更堅定了王鎔死心塌地跟著李存勖走的態度。

於是,王鎔不但出將領、出士兵、出錢糧協助李存勖作戰,還在政治上積極鼓吹,主動推舉李存勖為尚書令。當年李世民曾經擔任過尚書令,之後大多數時候空缺,這個舉動搔到了李存勖的癢處,這是拿李世民和自己比,於是李存勖三次推辭後接受,並按照當年李世民一樣開府建牙,“如武德故事”。

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統治成德百年的王氏家族覆滅】

王鎔投靠李存勖之後,成德鎮再次遠離了戰爭威脅,王鎔也徹底沒了原本就很少的野心和慾望,大肆修建樓堂館所,成德鎮治所、趙國都城鎮州城可以算得上唐末五代第一豪華都市。

王鎔喜好外出遊玩,一出去往往幾個月,軍政事務幾乎全部放手,到了晚年更是佛道兼修,一邊聽佛經,一邊煉丹求仙,成德鎮多年積攢下來的家底被揮霍不少,士卒百姓也頗有怨言。

長期安逸生活讓王鎔失去了對自己身邊人的警惕,亂世從來不缺乏自不量力的野心家,像王鎔這樣安於現狀的絕對是少數。

後梁末帝朱友貞龍德元年(920年),王鎔的義子張文禮收買幾個亡命徒半夜潛入王鎔府邸,趁著王鎔在焚香禱告舉辦求仙儀式的時候砍了王鎔的腦袋,之後張文禮殺光了王鎔全家並自立為成德節度使。

這純粹是個極端事件,任何人也想不到王鎔一直看重並委以重任的義子會有如此野心,幾個亡命徒竟然能夠在重兵護衛下刺殺王鎔成功,更別說張文禮喪心病狂的殺了王鎔全家。但不管怎麼說,王氏家族在成德從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開始的統治結束,剛好持續了100年。

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正定隆興寺)


王氏家族雖然被滅,但成德鎮仍然存在。

張文禮也知道要找個靠山,所以雖然殺光王氏一家,卻留下了早先嫁過來的朱溫女兒普寧公主。至於李存勖嫁過來的女兒史書中沒提到,估計是早就去世了,這位公主如果活著張文禮也不敢下手。

之後,張文禮派人聯繫李存勖,想得到李存勖的承認繼任成德節度使。李存勖雖然表面上表示悲傷流淚,但和王鎔之間畢竟只是利益關係,另外梁晉之間戰事正緊,為了避免張文禮帶著成德鎮倒向後梁,李存勖同意張文禮繼任。

張文禮擔心李存勖是對自己行緩兵之計,於是繼續尋找盟友,“南通朱氏,北結契丹”,一方面找到了塞外的異族契丹,另一方面又找到了後梁末帝朱友貞,告知在亂軍中救下了公主,請後梁發兵援助。

這些小動作沒有瞞過李存勖的耳目,李存勖知道這個張文禮不是之前毫無野心的王鎔,估計這時就已經下定了徹底剷平成德割據勢力的決心。朱溫當年吃相太難看,李存勖這次是打著為王鎔全家報仇的旗號,名正言順的多。

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契丹)


【晉、梁、契丹三個當世強者的一場大戰】

幾個月後,李存勖組織力量攻打張文禮,張文禮驚懼而亡,他的兒子張處瑾堅持抵抗。成德鎮多年經營,城池堅固、守備齊整,晉軍雖然佔優勢但進展不快,這就給了後梁和契丹介入的時間。

當時晉梁對峙,得知李存勖出兵成德,後梁就在正面戰場組織進攻,只是為了給李存勖製造麻煩。結果李存勖預料到梁軍要有所行動,將計就計設伏大破梁軍,暫時緩解了後梁的威脅,之後李存勖親自趕到成德督促作戰,包圍了鎮州城。

這時,對中原早有野心的契丹耶律阿保機南下中原,李存勖留下偏師繼續包圍鎮州,主力北上迎戰契丹,雖然契丹人數眾多,但李存勖仍然堅決迎戰,以晉王之尊親自率軍衝陣,大敗契丹,還活捉了阿保機的一個兒子。當時正是隆冬,連降大雪,平地積雪五尺,契丹人糧草斷絕,人馬倒斃無數,只得空手北返。

這也是李存勖第二次擊退耶律阿保機的大舉進犯了,之後耶律阿保機放棄了入寇中原的企圖,轉頭攻打渤海國,估計是覺得在李存勖面前佔不到便宜。

而後梁攻勢又盛,李存勖攤子鋪的大了就有些將領水平不夠,被後梁佔據了一些重要城池,“晉人失軍儲三之一,梁軍復振”。

不過既然北方後顧無憂,南方戰線又在一個新的平衡點得到穩定,李存勖可以把精力放在徹底解決成德問題上,再次親征鎮州。

成德確實不好打,李存勖手下先後有大將李嗣昭、李存進、史建瑭等人戰死。經數月圍攻,成德內部生亂,有將領擒了張處瑾一家及其黨羽,鎮州城破。(《舊五代史》說是成德將領在城頭接應晉軍入城,本文按《資治通鑑》記載。)

張處瑾一夥自然是被處死的下場,張文禮的屍體也被挖出來分屍。王氏家族已經全部被滅族,成德鎮就成了無主之地,原來的成德鎮將領推舉李存勖兼任節度使,李存勖順水推舟接受,成德鎮割據河北一百六十年的歷史就此結束。

唐末五代之成德,實力強大卻只想世代割據,梁晉兩強之間的牆頭草

(後唐莊宗李存勖像)

王鎔這人應該算是唐末五代亂世中的聰明人,知道自己不是爭霸天下的材料,索性死心塌地的依附強者,至少可以保一方百姓平安,家族榮華富貴也是大概率事件。如果絕大多數割據勢力都是這種心態,戰亂可能會結束的更快,中原元氣的損耗也會更少。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