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019年阅读总结(序)


“朱学东,读书多还真是不一样啊。你现在的精气神真好。”

2019年10月3日,参加人民大学85级毕业30年返校聚会,新闻系一位我不熟悉的女同学看见我,跟我说了这样一句。

我想她是发自内心的。

这话有根据。中国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喜欢的那个“不劳而获”的流放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在《空中灾难》一文中怀念苏联那位伟大的被禁的写作者普拉东诺夫——布罗茨基认为他堪比卡夫卡和乔伊斯,甚至更伟大——时说:“合上他的书,就像醒来时换了一副脸孔。”这话与中国的老话异曲同工。我很幸运,因为书友,我有机会拥有了普拉东诺夫的奇幻现实小说,《基坑》和《切文古尔镇》。

读书多了,哪怕是泛泛而读——经常有人这样批评我的阅读,不求甚解——伯凡兄的批评,又如何?我又不是用读书来做学问。

长期有机会通过文字,接触那些伟大的写作者,经常倾听这些伟大的灵魂的倾诉,即便泛泛,如果没有所得,那是你自己没本事。你连《西游记》也没读明白——想想,西游记里那些神仙周边的动物,听讲多了,还都能得道,幻化成人形呢。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说过一句话:“对历史的研究,是一种针对当代傲慢的强烈解毒剂。”

套用他的说法,其实就是,大量而自由的阅读,是一种针对当代被禁锢的头脑的无知傲慢的解毒剂。

我深受其益。

2019年,我读完了整整91本书(含上下册),以《苏珊•桑塔格:精神的魅力》始,以跨年阅读《加缪传》而告别2019。这些书目,诸君任看。

这些书,都是在我喝酒、行旅、码字之余完成的阅读——我的这些日常,所需要的时间,远胜过一般性工作岗位。而且我的阅读,是非专业阅读。阅读的空间,会在家里的书房,卧室,客厅,浴缸;会在宾馆、会议室,咖啡馆、茶馆,餐厅;会在地铁、公交车、火车、飞机上,甚至旅行途中的汽车上。任何时间地点,只要有10分钟空闲,我一定会拿出随身携带的书来。

无他,因为喜欢而已。

感谢那些伟大的写作者,感谢那些坚持出好书的人。感谢那些慷慨馈赠的朋友们——我相当一部分书,来自出版界朋友的馈赠,感谢他们的信任。

偷懒,将每月总结简单汇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文章有点长,感兴趣者可读。

一月书单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丹尼尔·施赖伯著,郭逸豪译,社科文献出版社。

作为美国知识分子,1960年代起,桑塔格打破禁忌,严肃对待流行文化并对其进行智识层面的分析研究,将那些电影等流行文化以及地下亚文化提升到文学艺术等高雅文化类型的地位,她在知识分子文化与那些中产阶级文化中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如果说1960年代,桑塔格积极投身于流行文化的接受问题,到1980年代,时代精神的更替已经无法阻挡,流行文化产业成为了文化的统治者,决定着话语,并将智识的辩论挤到一边,她对美国流行文化“将人类行为最不得体的一面变成普罗大众值得追求的目标”深感愤怒,“人们突然要为作出美学判断的权利而抗争”,她开始为捍卫严肃和智性艺术而对文化平庸化宣战。

苏珊·桑塔格对自己年轻时左翼立场的省思,对异见作家和小地方作家的支持,对疾病的隐喻的文化解析,等等,都让她无愧于“伟大的异见的知识分子”,“那一代(伊拉克战争)美国的良心”……

非常好的一本苏珊·桑塔格思想和精神传记。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海因里希·盖瑟尔伯格编辑,孙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面对全球化的后撤,新自由主义溃败和右翼民粹主义的崛起的困境,曾经定于一尊的新自由主义,依然就像18世纪的马车,行走在21世纪的混乱喧嚷的高速公路上,对现实束手无策。

本书有许多对新自由主义统治的反省,也像一曲挽歌。但可笑的齐泽克,最后用这样的话来收尾,“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他装着不知道,这背后是要以多大牺牲为代价的。

本雅明关于历史的天使意象说得好,“天使背对着未来,他看到以往逃亡所遗留下来的残骸正在腐败并发出恶臭,他被这一刻的强烈感受推入未来……”

本书让人想起当年的罗马俱乐部报告。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3,《整个巴黎属于我》,莱斯利·M.M.布鲁姆著,袁子奇译,春潮·中信出版集团

在中国,上过高中的人,恐怕没几个不知道海明威,其盛名可见一斑。但海明威在尚未成名的年轻时代,曾和夫人旅居巴黎,靠着记者的有限收入夫人的微薄的基金支持,度过了一段困顿、疯狂的日子。

这段日子里,热爱文学的海明威在朋友的推荐下进入了巴黎主流文学圈,也因此展开了一段疯狂的社交生活,拳击、斗牛、社交,这些与朋友们的经历都被他写进了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一直推许他的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代表了一个行将过去的时代,而海明威则摸准了新时代的脉搏,成为了新时代新人们新精神的代言,从此从一个无人问津的时代旁观者变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4,《家宴与国宴》,王宣一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开始阅读时并不知道作者王宣一是什么人,一是书名吸引了我,我也是另类美食爱好者,二是詹宏志的推荐,詹先生曾是我们媒体出版行业的传奇,作者王宣一是他的夫人。詹先生和几位的序写得很好,我很喜欢,而王宣一这本薄薄的书,一打开,就吸引了我。

“是这些无名英雄在求生存的同时,延续着饮食文化的香火。”

张北海在给詹宏志夫人王宣一的《家宴与国宴》一书写的序中,提到惨痛艰苦的1974年在北京吃到的发黑的面做的咬起来有点牙蹭的烙饼,味道仍然地道时这样说,包括他对创意菜的轻蔑,虽然都只是寥寥数语,却大对我心,这也是我喜欢路边店用路边美食达人自况并开始写人民的饮食的初衷,因为在那烟火气中,是顽强的生存意志,延续着真正的属于我们的生活的香火。

我很喜欢这本薄薄的小书。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5,《狗心》,布尔加科夫、普拉东诺夫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狗心》有两篇小说组成,一篇是普拉东诺夫的《基坑》,一篇是布尔加科夫的《狗心》。

如果不是布罗茨基的《空中灾难》,我压根不知道普拉东诺夫这个人及其作品,布罗茨基认为,普拉东诺夫是一个比乔伊斯卡夫卡更伟大的作者。布罗茨基在谈到他的前辈时说,“对普拉东诺夫两部小说的压制不仅使整个俄罗斯文学倒退了约五十年;它还使民族心灵的发展因此而被妨碍了约五十年……”

“合上他的书,就像醒来换了一副脸孔。”

布罗茨基说的两部书,一本是《基坑》,这部被禁了五十年的书,写的是苏维埃集体农庄化早期的故事,残酷,愚昧,荒唐……随处可见,跟他的另一部被禁的小说《切文古尔镇》有得一拼。

1925年,布尔加科夫写了小说《狗心》,谈一个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医生一次失败而成功的尝试,他把一个刚死的流氓无产者的脑垂体植入了一条狗脑袋,结果发生了一连串故事。苏维埃的审查官不许这部小说出版,官司打到加米涅夫那儿,加米涅夫支持了审查官。结果这本书被禁了50年,直到1987年,《狗心》才最终得以出版。当时走投无路的布尔加科夫给斯大林写信,才得以去剧院工作,最终写出了《大师与玛格丽特》。

《狗心》这本书是蓉城宋石男君高价购买后馈赠于我的。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6,《他们的光》,王久辛著,工人出版社。

《他们的光》是著名军旅诗人王久辛老师新近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作品集,主要由他为媒体专栏所写的文字结集而成。

全书分四辑,内容涉及中国当代六十余位著名作家诗人画家的故事及其作品评议。书中提及的这些作家诗人艺术家们,都是他日常生活中接触频密熟悉的师长、同袍战友以及文友,不仅数量多,更在于这些作家诗人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传统小说诗歌艺术创作所达到的一种高度。他们构成了中国当代小说诗歌的一种图谱,也代表了一种文学传统。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7,《疾病的隐喻》,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苏珊•桑塔格用两篇长文,通过对结核病(痨病)、癌症、瘟疫和艾滋病等疾病及其社会隐喻的分析,揭示批判了这些疾病隐喻的政治、文化和历史的指向。

桑塔格认为,这种疾病的隐喻,尤其是癌症艾滋病等的隐喻,污名化了疾病和病人,梗加剧了病人的痛苦。桑塔格尤其希望对于艾滋病等现代疾病的军事化隐喻能够消失,因为这样的隐喻,为消灭病症不顾牺牲一切的隐喻,强化了对权威的支持,也意味着消灭社会机体“有害物”甚至异己的刚性,其最终后果令人不寒而栗。

本书旁征博引,桑塔格阅读引用哲学小说戏剧艺术医疗专业书籍,材料之丰富,叹为观止,信手拈来,天衣无缝,令人脑洞大开。在我所有的阅读中,在材料引用庞杂丰富性以及想象力和豁然开朗上,唯一堪与其媲美的,唯有麦克卢汉的《谷登堡星汉璀璨》,不过麦克卢汉的书要晦涩许多。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8,《西洋镜之海外史料里的李鸿章》(上下),许媚媚/王猛/邱丽媛译,赵省伟编,广东人民出版社。

“他的脑子里充斥着枪炮,缝纫机,钢铁和鱼雷……”

1896年8月19日晚,73岁的李鸿章访英时,《伦敦每日新闻》通讯员自纽卡斯尔发给自己供职的媒体报道时这样写道。

海外史料里的李鸿章欧美之行,虽然已经73岁高龄,但其行兴致勃勃,尤其对军事和工业,从军队建设指挥到装备配备,从普通枪支到马克沁机枪大炮,从鱼雷到军舰,从钢铁厂到铁路,当然还包括欧美的金融体系,自由贸易,甚至军工厂私营还是国家补助,都是关心备至,当然他也关心移民美国的华人的命运。这样一个连细节也关心的人,虽年事已高,但思维活跃,真的是晚清第一了不起的人。

可惜,历史给予李鸿章的机会足够多其实也并不多,他既受朝廷节制,也受保守和清流夹击,当然也有利益不均的牵制和攻击,也受自己利益左右。

这是他者眼里的李鸿章。从梁启超和英国人笔下的李鸿章,到历史教科书和专业著作上面的李鸿章,他在后世之人眼中如此分裂。


二月书单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9,《在经验与超验之间》,景凯旋著,东方出版社。

景凯旋老师的《在经验与超验之间》,我很喜欢。景老师在这本书里主要分析的三个人和他们的作品,昆德拉、哈维尔和克里玛,昆德拉的我看得很少,哈维尔的引进的特别少,克里玛的读得最多,除了他的各种小说,还有《布拉格精神》,算是最熟悉,也最喜欢。

本书讨论了东欧知识分子的观念。景凯旋认为,与西方主流思想界和文学界不同——他们抛弃了柏拉图耶稣所强调的伦理的形而上根源,东欧作家对现代性的批判,其显著特色是关注道德善的问题,以此反抗非人化的现实。在东欧知识分子看来,人类的基本伦理有着永恒的普遍标准,超越于现代国家、民族和阶级的利益之上,而各种现代性理论和实践对伦理的无视和践踏恰恰是导致冲突和暴力的主要原因——班达在《知识分子的背叛》中,强调知识分子放弃了抽象的普遍价值,这是一种背叛。东欧知识分子的主流基本算是一种普遍主义,在价值差序格局中,强调生活的多样性,同时将个人尊严视为最高价值,良知才是自由的灵魂,自由的观念如果不根植于普遍伦理,那么人的解放就必然会变成对他人或自己的奴役。在极&权国家,最大的奴役就是剥夺人的道德观念,最大的道德沦丧则是谎言成为生活的日常规则,人人都生活在谎言的世界中,成为没有个性和人格的人。真正希望,应该是回归生活世界,重新恢复社会的自治能力,因而必须努力唤醒社会已经泯灭的良知。

“我们相信善与恶,就这样。”

正如我喜欢克里玛和哈维尔,我也喜欢景凯旋老师的这本书,我也相信超验的价值,相信普遍的抽象的价值。正因为这些的存在,希望才永在。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0,《文化中的政治:戏曲与清都社会》,郭安瑞著,郭安瑞、朱星威译,社科文献出版社。

“不懂京戏,怎么搞清史?”(许大龄先生语)很惭愧,我不懂,但不妨碍我喜欢这本书通过清朝北京的戏曲演变这个视角,对清朝北京的政治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阐释。

本书认为,自11世纪以来,戏曲在宫廷和乡野的表演都与宗教仪式紧密相连,当然也是为娱乐消遣,也是教育教化之途。

在清初,戏曲被认为是属于汉人的文化形态。清代北京戏园极大地推广了晚明文人的文化关怀和生活实践。清廷与汉族,尤其是江南精英之间的紧张关系往往潜藏在北京戏曲的文化政策和审美倾向中,尽管戏园戏曲中曲折化的评论抱怨及都市场域并无聚集成对国家权威的真实挑战。

19世纪晚期,清廷选择接纳城市小市民的审美和道德情趣——接受皮黄,高雅的昆曲被边缘化——同化或边缘化了传统精英的抵制话语,而太平天国、通商口岸、以及义和团八国联军等诸事,最终根本改变了北京的文化走向,戏曲“农民化”。

在晚清巨大政治社会危机中幸存下来的精英疏离了江南,心甘情愿向朝廷看齐,并模仿接纳其文化品位。戏曲方面,原本低俗的皮黄被改造成了高雅文化。

这是一个极其有趣的角度和切入点。一个外国的中国戏曲热爱者的研究,他者眼中的中国社会,结论余音绕梁。非常棒的一本书。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1,《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本书我买了很久,一直没读,老让我混淆《枪炮与玫瑰》。

这本书试图提供“最近13000年来所有人的简短历史”。它试图解释为何欧亚文明最终可以存活下来并战胜其他文明。戴蒙德认为,人类社会中权利与技术的歧异无法反映文化或种族上的差异,而是来自于被各种不同的环境差异及其随之发生的演变。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而随着时间向欧亚大陆及其他地方拓殖。一些人生在了在当时具备发展潜质的环境中,如书中欧亚大陆的“新月沃地”、中国等地,这里有足够多但是容易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有容易被选择性改良驯化的植物,于是,粮食生产导致农业大规模发展,人口随之增多,新的组织体制和技术被创造,发达的文明得以产生。而欧亚大陆地理上的横向扩展使得文明的传播相对便捷,毕竟在同纬度下同样的动植物更适宜生存,在这个过程中,非洲和美洲大陆不幸在地理上呈现纵向扩展,这样不但纬度的不同导致了文明传播的困难,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达,人与牲畜的接触增多导致了高致命病菌的产生,在一次次瘟疫中,旧大陆人的免疫力不断提高,而病菌的杀伤力也不断增强,而此刻新大陆发展缓慢,甚至没有多少致命的病菌,当地人的免疫力自然较低。终于,旧大陆准备妥当,他们带着极具摧毁力的枪炮,致命的病菌、组织体制和文字开始了对新大陆的征服,欧洲人对非洲,美洲,大洋州的土著残酷的屠杀,而更多土著死于令他们惊恐的致命病菌,最后,旧大陆的人牢牢占据了新大陆。

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戴蒙德在书的尾声简约地谈到了中国是如何失去领先地位的原因,而这原因也曾是领先的基础,大一统,除了统一与分裂的地理及政治原因外,尤其后来戴蒙德在书出版后的访谈中再次谈到这个问题时的预言,只能无语凝噎……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2,《一个市民的自白》,马洛伊•山多尔著,译林出版社。

我是分管新京报书评周刊时才知道马洛伊•山多尔这位匈牙利作家的。我读过库切《内心活动》里的关于马洛伊•山多尔的文章,库切关于马洛伊•山多尔的“向内在的流亡”,深切打动了我。我对马洛伊•山多尔一直念念不忘,尽管一直没动手。

春节在常州半山书局,马洛伊•山多尔的《一个市民的自白》是我唯一在该店买的书,而这边絮絮叨叨的书,不仅是一个作家关于时代关于生活的变迁,更是关于内心世界的独白。我,很喜欢这样的絮叨,尽管他最后用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还是会继续去读他其他的作品。

当“自由的沉默也不被允许”,库切怎么说来着?这或许,这就是最后的命运。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3,《高晓声小说选》,高晓声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高晓声是本乡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我早年读过他多篇小说,他也曾是影响我写江南旧闻录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其实都是不远的真实的江南旧闻实录,不过他写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通过人的命运来折射时代之变而已。

此番为写与他相关的文章,重读了他的几篇经典之作《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不过文章终究没写成。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4,《应物兄》(上),李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从篇幅上说,这部小说算得上长篇巨制了。本书故事围绕一个大学开设儒学研究院展开,故事本身,很大程度上是当下社会的写照,虽然尚只是上册,但涉及的人物、器物、飞禽、典籍、名字寓意、历史掌故及场景铺陈转换,数量巨大,纵横古今中外,操持而不乱,已属不易,而要各种人物形象,要差异分明清晰,更是困难,但作者似乎掌握得很好。

虽然只读完了上册,但沿着上册铺陈开的叙事,故事的结局大致可以猜到。“凡是在二十世纪生活过,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生活过的人,如果他还是一个乐观的人,那他肯定是白痴……但我也不悲观,一个研究儒学的人,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研究儒学的人,如果他是一个悲观的人,那么他肯定是个傻瓜。”

这句话的前半句,可以视作这部小说的点睛。后半句,也可视为点睛,但前半句不变,后半句也才是真白痴。其实,遍地风流皆白菜,才是要旨。

龚自珍《明良伦》就像是对这本小说的总结: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农工之人肩荷背负之子无耻,则辱其身而已;富而无耻者,辱其家而已;士无耻,则名之曰辱国;卿大夫无耻,名之曰辱社稷。”


三月书单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5,《应物兄》(下),李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部小说是遵命而读,上下册花了我不少时间。故事本身,很大程度上是当下社会的写照,涉及的人物、器物、飞禽、典籍、名字寓意、历史掌故及场景铺陈转换,数量巨大,纵横古今中外,操持而不乱,已属不易,而要各种人物形象,要差异分明清晰,更是困难,但作者掌握得还不错,虽然也有诸多人物的露脸却不知终局,也无损。

但是,作为一个时代实录的小说,纵使如此鸿篇巨制,却也很有些苍白。无他,社交媒体的发达,将这个时代最具戏剧性的故事以各种型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于公众眼前,几乎比任何最具想象力的写作者的想象,还要富有戏剧性,想象力。这一点,已经解构了这部小说所想表达的深度和想象,如果小说不能提供更多直刺人心的痛和反省,其实不过就是新闻报道的文学化集纳改造,如白开水般寡淡无味。就像我读完上部,已经大致猜到了结局。这样说并非否定作者的努力和价值。也许,当我们这一代亲历者知情者的时代过去后,他留存在小说中的对时代的描写的意义才会真正体现。

把时代新闻集纳作为题材写小说的最杰出代表当属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笔下的故事素材,很多就是来自媒体报道,比如卡拉马佐夫兄弟,但他显然不是靠炫目的铺陈而成功的。

关于小说中提及器物典籍等等我只有钦佩,但即使作为小说,明显的事实错误还是要避免,比如,1975年,人民大学是停办状态,自然不可能有人在停办时进哲学系。

本书获得了2019年度茅盾文学奖。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6,《烽火•乱世•家——王云五家族口述史》,李纯瑛口述,王泰瑛整理,朱其元译。东方出版社。

传主李纯瑛女士生长于20世纪2年代初的香港,虽然家境贫困,但凭着过人胆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以进入香港大学,后逢战乱,辗转后方,后嫁与王云五的公子。王云五先生乃中国著名出版家,曾执掌商务印书馆。后来卷入政治,出任过国民政府要职,并主导过国民政府那场失败的经济改革。1949年赴台。书中多乱世飘零,亦多悲欢离合。但更让我感慨的是传主李纯瑛女士,如同现代孟母,为子女成长,屡迁其家直到在美落地生根。

毫无疑问,李纯瑛女士虽然历经波折,依然是幸运儿,虽然她们似乎得到王云五的关照甚少,但这种家族背景的福佑其实在乱世中国依然极具价值。私人叙述中,也可窥当年国民政府一斑王云五一斑。

故事简单,但依然是那个时代的写照。一点一滴,都是苦难,以及面对苦难普通人个体挣扎奋斗的不屈之意志,奋斗得到的幸福快乐。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7,《李鸿章传》,梁启超著。商务印书馆。

梁著《李鸿章传》,实乃目前能见到的最好的李鸿章传记。黄遵宪评价此传记云:“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到。从古至今,文字功力之大,无过于此者。”

于我而言,此乃重读。但重新捧起,依然心惊。作为晚辈的梁任公评李合肥,真是目光如炬: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合肥之谤于中国甚矣”,“盖作史必以公平之心行之”。“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现在政府失一李鸿章,如虎之丧其伥,瞽之丧其相。”

李鸿章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不学无术”盖棺定论,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

其实书中对时事的评价,时空转换,今日仍没过时,悲剧——从这个意义上说,梁启超的李鸿章的批评,也多少有些“不公”……

其实李鸿章自己认识得非常清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两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8,《李鸿章和他的幕僚们》,欧阳跃峰著,团结出版社。

李鸿章的幕僚众多,人才荟萃,像周馥,王凯泰、陈鼐、张佩纶,文案凌焕、吴汝纶、于式枚、钱鼎铭、王大经、郭柏荫、刘含芳、张士珩、丁日昌、盛宣怀、韩殿甲、沈保靖、郑藻如、朱其昂、唐廷枢、徐润、杨宗濂、杨宗瀚、应宝时、刘瑞芬、李凤苞、伍廷芳、冯桂芬、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等,以及洋幕僚马格里、德璀琳、金达、琅威理、汉纳根等,既包括传统文人,也包括当时著名的洋务派实干家和思想家,科学家,实业家,以及多名洋人,尤其是对洋幕僚的使用,在当时的中国,实为破天荒之举,而这些幕僚,在当时,都是一时之选,代表了时代所能达致的最高水准,他们帮助李鸿章完成了一生的事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但是,李鸿章即使贵为直隶总督大学士,他和他的幕僚依然不能超越那个时代。

“那些石头的桥墩……现在是唯一留下的桥址的标志,它们是阴谋和猜忌的纪念碑, 是中国进步道路上的真正障碍物。没有比这更好的例子来说明那重重的困难了:有些人意欲改革中国,可是即使在前所未有的、最没有成见和最有权势的总督的领导下,根据他的急遽的筑路愿望,在他们的前进道路上仍然找到了如许的阻扰。”1888年,李鸿章奏请开筑天津至通州铁路,1889年1月,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李鸿章铁路梦的顾问、娶了日本人为妻的英国人金达(Kinder),陪同伍廷芳巡视了津通路段,并在海河上架了一座铁桥,最后因守旧派激烈反对,津通路筑路计划被迫搁置,李鸿章还不得不下令拆了桥。几年后金达写下了上述文字。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19,《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钱锁桥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语堂,鲁迅,胡适——中国现代思想的三个坐标”。钱锁桥在书中对林语堂作了这样的评价。

钱锁桥认为,重新恢复对林语堂的理解恰恰处于反思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的核心地带。从现代知识思想史角度看,胡适的功绩在于其为整个现代中国知识域开创了新的“典范”,而在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上,恐怕没有人像鲁迅那样对传统中国文化有如此尖锐与透彻的批判,而胡适为建立“新的文明”几乎在所有知识领域都有开创性乖哦贡献,不仅是中国,甚至是全球现代性的典范人物。而林语堂的自由主义核心是通过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阐释而发展出来的容忍的哲理,他希望看到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必须警惕极左极右两方面的危险。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林语堂因为过去多英文写作,在国内确实被低估了。这是一部不错的林语堂传记。不过,林语堂尽管自己觉得很世界化了,但感觉对蒋宋还是投射了太多私人的情感,这个很中国化。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0,《局外人》,加缪著,金祎译。读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篇幅不长的《局外人》是加缪的名作。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一个做事认真的男人默尔索,他把母亲送到了养老院,母亲死了,他去送葬,在守灵时喝了门房提供的咖啡,葬礼上没有哭泣,母亲死了还想着和女友做爱,因为一次偶然的冲突,他意外打死了人被捕,但最后,法庭宣判他死刑的罪名,主要来自没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他也拒绝传统的辩护。

“他不参与游戏….…他徘徊在社会边缘……他拒绝撒谎。”

“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可能被处以死刑。”

不遵守游戏规则,成为游戏规则的破坏者,比杀人罪还重。

福克纳在为加缪写的的悼文中说,加缪说过,诞生在一个荒谬的世界上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

此番重读《局外人》,与过去读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自己也成了一个局外人,且见识已非吴下阿蒙了。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1,《怀旧的乌托邦》,齐格蒙特·鲍曼著,姚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始于未来派的一种乌托邦,却止于这种怀旧病。在个体解放与自由的背后,是对当下与未来的不确定与恐惧,未来想象不再美好,过去反而成了幸福的代名词。身处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代社会,人们不知不觉间发明了一种寄托理想与慰藉的方法,即回到过去。这种怀旧情绪之猛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怀旧思潮”。

齐格蒙特·鲍曼剖析了几种怀旧的乌托邦想象:霍布斯的丛林社会,互相隔绝的族群时代,不平等的情形,还是干脆返回母体子宫?鲍曼试图回到这一恐惧的源头,他剖析了怀旧时代怀旧的不可能性,人们应该转过身,展望未来,携手共进,这样才能避免共同的毁灭。

“目光短浅的竞争和对抗……恰恰是传统遗产的特有性质。传统遗产所关乎的一切,就是坚持我们是第一的和最好的,并颂扬我们自己的东西,而排斥他人的东西。”

“根深蒂固的目光短浅引发冲突;无知则抑制互惠。我们因我们的传统而糊涂,眼中再也看不见他人的传统,我们不仅因此逃避比较自己的优劣,也丧失传统的优势。”

这是鲍曼离世之前的最后一本著作。书中多他和他同时代学者们的灼见。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2,《档案:一部个人史》,蒂莫西·加顿艾什著,汪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加顿艾什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轻的蒂莫西·加顿艾什为了研究希特勒统治之下的德国,分别在东、西柏林停留数年搜集资料,但没想到,他在东德的行踪被认为是间谍活动,并被秘密警察和线民盯梢,留下了厚达325页的秘密档案。两德统一后,东德的秘密警察档案开放,作者重访东德,根据东德国安部为他建立的档案和自己的日记,寻访当年那些监视他的人——这些“线民”全部都是加顿艾什的身边人——重建青年时期的一段记忆。

”如果没有这些档案的话,许多人,或许还是亲爱的兄弟,和睦的夫妻——只不过爱是建筑在谎言之上的。”

正如梁文道在推荐中所言,恐惧,乃是这种体制的基石。堪称完善的这一系统,最终仍然没有阻挡大厦的倾覆,摧毁了人性人心,这是它最大的腐败。

加顿艾什通过寻访最后得出结论,能够解除这种毒性的,首先是父母的爱,其次是开眼界—通过读书旅行和外面接触看到不同世界,即使这样,虽然仍然有人难以抗拒诱惑,但对大多数而言,已经有了抗拒的基础——加顿艾什访问到的唯一的不只是有“次级道德”且感对工作保持距离的情报官,来自母亲的教育。

加顿艾什访问的那些线民,那些情报官员,大多有不幸的童年,然后国家乘虚而入,用国家的“关怀”,取代了父母的爱,于是其他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月书单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3,《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方在庆编译,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这是一本随笔集。本书展示了爱因斯坦这位比肩牛顿的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在政治无所不在的时代,如何保持自己的理智,保持独立思想,保持自己的人道主义情怀的。

本书汇集了爱因斯坦撰写或发表的有关科学、政治、哲学、宗教、历史、人生、和平主义等多方面的思考的文章或演讲。在这些文字里,我们可以读到,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如何成为一个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即便今天看来,他的一些现实政治判断并非无懈可击,但他对人类的关怀,对和平的期待,永远具有超越性的价值。

“我从未试图在任何场合取悦别人”,“灵魂只被给予个人”。这是一份爱因斯坦留给全世界的礼物。我强烈向自己的孩子推荐了这本书。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4,《战争哀歌》,保宁著。夏露译。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可以作为历史来读的越南小说。越南作家保宁的作品《战争哀歌》,写战争的残酷,被战争摧毁的人生,写对和平生活的热爱留恋,没有意识形态的渲染,没有英雄主义的赞歌,只有战争残酷伤痛的叙述和对生命的哀怜,人性的书写,这种深刻性,根植在人性深处,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可以说,这是我近年读到过的最好的反省战争的反战作品,堪比当年读《西线无战事》。

战争不可避免,身处战争必须承受命运的选择。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选择揭示战争的残酷真相,还是不愿直面战争的残酷性,一味鼓吹英雄主义,其实是幸存者和后来者的自我战争。保宁作出了与传统不同的选择:

“叙述那些被埋没的人的故事,抒写他们已经褪色的爱情,点亮人们曾经的梦想,这仿佛是我的救赎之路。”

这才是对战争的救赎,对战争中被摧毁的人性和生活的救赎。这不仅是阿坚的痛苦觉醒,也是《战争哀歌》的作者保宁的选择。

《战争哀歌》取材于本书作者保宁的军旅生活,他在1969年曾从河内南下参战。保宁的父亲曾在在中国工作生活,曾因反对越中交战而被开除党籍。我向朋友强烈推荐了此书。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5,《希望永远都在》,帕特里夏•.麦考密克著,刘冉译。新星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一部幸存者回忆录,以柬埔寨一位叫安可的孩子口吻,叙述了柬埔寨当年看起来宁静的土地上的血腥杀戮。“他们杀死了所有曾经富有或地位较高的人,还有所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有士兵,教师,医生,音乐家。穷人没事。”

这本书同时还让人看到了红色高棉下的孩子如何倔强生存,即便最黑暗的时期,只要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也要牢牢抓住;也可以看见人性之光,饥饿、屠杀和疾病激发了孩子们心中对友情和亲情等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热切的渴望和珍视。

但是,我觉得我能够忍着读下这些文字,心一定很硬,比石头还硬。纵是如此,我还是愿意强烈推荐这本书。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6,《帕佩 撒旦 阿莱佩——流动社会纪事》,贝托·埃科著,李婧敬/陈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这是本行旅途中江湖救急的书,谢谢小猪。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读着莞尔,内容广博,触及政治、社会、历史、艺术、文化,科技,等等,各种话题,皆源自生活,典型的嚼白句,胡嚼乱嚼,奚落讥嘲,不端着,尤其是对贝卢斯科尼等政客的笔墨,常让人忍俊不禁,但全书却不乏真知灼言。

这些貌似没有逻辑、随意胡扯的题材,却正是如今这个流动社会的一个剪影,所以,作者以“流动社会纪事”副题,很贴切。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7,《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周思成著,汉唐阳光·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如书名所示,这是一部叙说元朝征伐日本历史的图书。中日两国历史上常被人提及的元跨海征日神风佑日的历史传言,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各方历史资料对此进行详尽的解读。忽必烈时代,数次遣使,两度出兵,执着于征服日本,除了军事野心的驱使,更有着复杂隐秘的政治动机,这个政治动机与蒙古大汗的合法性有关。结果,一代雄主忽必烈与幕府政治强人北条时宗隔海博弈,蒙古铁骑与日本武士的正面交锋,皆以元败北告终。元不仅一无所获,且损失惨重。当然,损失的真正蒙古铁骑不多,多的是宋金高丽等降兵附卒。

“骄奢者岂得长久,

仿佛春宵一梦。

强梁者终遭殄灭,

恰如风中之尘。”

本书扉页所引《平家物语》,描述这场战争,甚为贴切。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28,《一日情人》,伊凡·克里玛著,高兴/杜常婧译。花城出版社出版。

小说里的故事,貌似都很简单,没有什么跌宕起伏,不过背景离不开战争的创伤,那些年龄相仿或悬殊,在一夜或一日间偶然相逢的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的情人们,生活中只有可望不可即的带着淡淡忧伤的爱情和失落,让人备受折磨。

也许,书中这段话可以解释这些故事:“怎么建起了墓碑?他们推倒了什么?那些开了灯的人,那些熄了灯的人,那些学习的人,那些痛恨所有学习者的人,那些坠入情网的人,那些不知情为何物的人,那些说谎的人,那些为了至少能够有份参加,在谎言面前装作懵然不知的人,那些穿着条纹衣服的人,还有那么注视着他们的人,那些在苦痛的焦虑中等着他出现的人,那些被自己的爱情折磨得焦虑不已己的人……”

“拥有爱的悲伤,总比缺乏爱的欢乐好。”


五月书单


29,《让孩子长成自己的样子》(书稿),刘红燕著。

这是我的好友红燕写的,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一直在职场奋斗,而且是北京成都两地奔波,且一直保持着惊人的容颜身材,朋友们都称其为“美少女”,但她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大儿子拿到了全英最好的剑桥经济学专业OFFER。作为一个既拥有自己的职业和生活,又拥有幸福家庭的女性,红燕对孩子的教育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心得。书稿文字不是很多,但我读了心有戚戚。我有幸在正式出版前先睹为快。

30,《傻瓜之光》,(德)博托·施特劳斯著,社科文献出版社。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博托认为,在20世纪的比喻中,“妄想”是核心的一个。“白痴”则可能成为21世纪的象征。我觉得,“妄想”不仅是20世纪的一个核心比喻,而且已经是历史现实。至于“白痴”,“白痴”的幸福主流社会是无法理解的。像我这样的“白痴”也会更多出现。当然,如果从白痴的常态意义上理解也没问题。那就是,世界日渐白痴化。至少在我所能看到的世界里,常态意义的白痴化正是这一时间段的局部现实,而且,随着社交媒体技术游戏技术生物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它们的政治商业控制的加剧,白痴化一定会加速。无论从哪种意义解读白痴,我都相信白痴化会成为一种象征。

博托说得好,“白痴好。他挣脱了来自社会的义务。” “蹩脚的好道德有着独裁的轮廓……”“唯一不透明的,只有光。”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那些看似格言似的表达背后,其实需要好好琢磨,有深意。不过,格言式的写作,影响了思考的系统性和深度。

31,《艽野尘梦》,陈渠珍著,新星出版社。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这是后来的凤凰三杰之一的“湘西王”陈渠珍的作品。书名取自《诗·小雅·小明》“我征租西,至于艽野”之意。该书是友人丹青女史推荐给我的。

《艽野尘梦》记叙了陈渠珍于清朝末年随军入藏,平定因英军入侵而纷乱的西藏事务,从成都出发参与的几次战事,以及辛亥革命后取道青海、兰州,到达西安的艰苦卓绝的征战、生活经历,描绘了藏区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陈氏逃生之路,真是荒原尘梦,非常好看。藏女西原与陈氏故事,文字不多,最是感人。

凤凰三杰的另一位沈从文,后来即在陈渠珍部当过文书。

32,《近代中国人物论》,陈旭麓著,九州出版社。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陈旭麓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近代中国人物论》,是他的学生辈辑录他各个时期文章汇编,主题是历史人物评价,许多是六十年代的,很认真,但感觉比《新陈代谢》逊色,时代感很有些强,虽然相比其他人论近世人物要更少政治。比他的名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对于历史事件的评点要逊色不少。当然,后者成稿时期已在1980年代。

33,《去年天气旧亭台》,叶广芩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叶广芩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得真好,虽然都是小故事没多么复杂曲折的情节,无非世俗生活,人情世故,却笔下波澜,大时代里泛出的朵朵浪花,心酸,温暖,拿起不想放下。情节简单,蛮细腻吸引人的。王小波说反乌托邦三部曲,不是乌托邦,是历史。这小说,或也可当历史读

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关注太少,甚至不知道叶广芩。读叶广芩,源于伯凡兄推荐。新华文摘梁斌女史奚落我说,我竟然现在才知道叶广芩的小说好,她经常在新华文摘推荐!读后我将此书推荐给了我家太座。

34/35,《履园丛话》(上下),(清)钱泳著,中华书局。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该书是清诗人书法家钱泳的一部笔记,写作目的,用钱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遣愁索笑之笔“,“以备遗忘,以资谭柄”。该书讲述了作者以亲身经历为依照,对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进行记载,共二十四卷,基本上一门为一卷,计有旧闻、阅古、考索、水学、景贤、耆旧、臆论、谭诗、碑贴、收藏、书画、艺能、科第、祥异、鬼神、精怪、报应、古迹、陵墓、园林、笑柄、梦幻、杂记等,基本上一卷为一门内容。内容广而杂,书中所记多为作者亲身经历和耳闻。虽然有很多不着调的东西,但很好看。

36,《全球科技通史》,吴军著,中信出版集团。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本书最初是三联的李鸿谷兄向我推荐的,他觉得我文科生读这类书少。后来又有多位朋友向我推荐——他们批评我平常只看陈谷子烂芝麻系列,缺少科学素养——尽管这话科学至尊教味道很浓,但我还是假装虚心接受了。其实,我上大学时 ,科技史是必修课,尽管彼科技史不同于此科技史。

本书从能量和信息转换角度谈,科普不错,通俗易懂。钱颖一写的序不错。他提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功利主义,提到了人类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好奇心,但他的序缺了本应该有的最重要的一点,对好奇心的扼杀,留下的只有模仿抄袭,只有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让人拥有天生的好奇心——那是天赋的权利——就永远只能师夷长技……

我读完推荐给姑娘看。可结合枪炮病菌与钢铁以及人类简史一起读。

37,《苏我氏的兴亡》,(日)吉村武彦著,社科文献出版社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苏我氏活是公元6世纪至7世纪末期,日本古代氏族集团的典型代表。苏我氏本宗曾通过婚姻和服务天皇,处于古日本大和王权的中心地位,苏我氏也是将佛教引入日本者。及后来日本社会变化,苏我氏本宗又骄横跋扈,目中无人,遂至族灭。

《日本纪书》载苏我氏苏我稻目愿意接纳佛教的原因是:“西蕃诸国一皆礼之,丰秋日本岂独背也”。稻目认为,在中国文明圈周边的列岛文明化过程中,为使日本赶上半岛诸国文化发展进程,必须要引入佛教。这是苏我氏新兴一族从东亚诸国获得的一种见解。

日本佛教是由百济传入,百济从中国南朝梁传入。主动接纳与被动加入,只要加入先进的文明圈,结果都差不多。问题是,你要能跟上文明的步伐。这最重要。

38,《历史的叙述方式》,茅海建著,上海三联书店。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这是一本随笔集,有演讲谈话等文稿编辑而成,可读性强。如茅海建所言,历史学所追求的,不是义理上的准确,而是事实的真相。揭露和批判是重要的,但这种揭露和批判所依据的事实,是由历史学家来构建的。历史学家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从史料基础出发,从史实重建出发,不增不减,不丑化不美化,不从臆测的前提出发,建造出一块块结实有分量的石块,这是历史的学术责任,也是历史的叙述方式。

六月书单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39,《奥斯特利茨》,[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一看题目,以为是写奥斯特利茨战役的作品。但是,这不是。这本《奥斯特利茨》,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悲伤的故事,也非一般意义小说,全文没有传统章节,只有段落。行文压抑,沉闷,一个在15岁知道且只知道自己原名叫奥斯特利茨的人,寻找自己,寻找父母的一生。这是世纪悲剧的一个剪影,也是奥斯维辛伤痛的延续,和对文学如何可能的一种回应。

此书被卫报选入20世纪百年百本图书前五名。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40,《烟云阿根廷蚂蚁》,[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林出版社 

这是卡尔维诺的两个短篇小说的合集。前面那个借致读者的回信实际上是自我文学评论,真是难读。但是,你无论进入烟云还是阿根廷蚂蚁,虽然没有传统小说那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有着令人心醉的文字铺陈和面对命运的无奈,和随遇而安。烟云是潜在的威胁(与我们的霾有一比,不过霾是现实的威胁),而阿根廷蚂蚁是实在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选择了卡尔维诺前面那篇拗口的文学评论中的一个概念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淡然的斯多葛主义”。似乎寡淡,实质很耐读。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41,《爱与黑暗的故事》,[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译林出版社

《爱与黑暗的故事》,奥兹的自传体式长篇小说,写得真好。奥兹以动人的笔墨,通过一个犹太家庭百余年的家族史,以家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汇叙事,展示了犹太人历史和命运。但更多也是最吸引人的,其实是大时代普通人的爱与哀愁,尤其是对“充满失望的爱”的勾勒。我觉得《斯通纳》的精神气质与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父亲的精神气质有某种相近。

即使命运碾压个体,个体的顽强生存抗争,依然是历史最动人心魄的细节。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42,《乡下人的悲歌》,[美]J.D万斯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乡下人的悲歌》,向我们揭示了美国落后地区的生活,信念,以及封闭的圈层,向上流动的艰难,其中也提到作为民主党的传统拥趸,这个地区的人们,为何会在投票中选择了共和党的里根——这也可以理解特朗普的胜利。

这本书非常好。不禁让我们读到了媒体和影视镜头外的另一个美国,另一个白人美国,也可以读到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同样存在和我们相似的亲情、家族主义——其实,八十年代看美国警匪片家族的荣誉就应该知道了,当然还有底层社会青年的努力,这不是鸡汤,确实,里边谈到的向上流动的要素,都值得我们深思。

全世界的底层乡下人都是相通的。即使洗脚进城近35年了,我至今仍持此念……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43,《求变者》,李礼 汉唐阳光 山西人民出版社

《求变者》一书,通过追寻19世纪中叶以来,那一批面对中西对峙的局面,为改变中国命运的读书人,徐继畲、张之洞、严复、谭嗣同、王韬、张謇、沈家本、梁启超等,不安于现状,试图刷新观念,更新传统,并以此改变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他们共同的写照,就是“求变”,尤其是观念之变。

本书作者李礼,是我朋友,他带着目的,寻访游走在典籍和历史现场之间,试图把握这一批求变者的思想变迁和历史背景,是带有游记色彩的历史随笔,很好读。 纽约时报曾有专栏写作家们的故事,就是这种写作方式。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44,《逍遥津》,叶广芩 文化艺术出版社

《逍遥津》是叶广芩的短篇小说集。文字优美,叙事优雅,但不温不火中,纵是古旧老派的故事,却让人难以释手。这是叶广芩的魅力所在。当然,如同她的那本《去年天气旧亭台》,这本小说,我认为也是可以当历史来读的,是理解中国的一个侧面。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45,《这就是奥斯维辛》,〔意〕普里莫·莱维〔意〕莱昂纳多·德·贝内代蒂 中信出版社

莱维和贝内代蒂合作的《这就是奥斯维辛》,通过回忆以及对幸存同伴的访问,揭示出奥斯维辛的真相。这是关于黑暗时代的幸存者最早也是最顽强勇敢的证言,在莱维看来,这也是幸存者的责任。

“有一点我得承认在那些岁月里,无论是我,还是跟我处境相同的年轻人,脑海里不曾掠过一种积极对抗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法西斯主义是卓有成效的:它未能成功地征服人的良知,但它却成功地麻痹了人的良知……实际上,它促使人们产生一种严重的懈怠,一种精神上普遍的、隐秘的空缺……”

我可能就是被成功地麻痹了良知的人。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46,《针尖上的天使》,[美]德鲁日尼科夫 译林出版社

《针尖上的天使》,一本带有布尔加科夫风格的小说。不只是一本杰出的小说,还可以当历史读,甚至现实。《针尖上的天使》,一个旧时代的故事,已开始成为新时代的现实并将成为历史。

“俄国人对一切都有名称,但是在现实中却什么也没有。俄国是一个讲究门面的国度,您读一读标签——他们有文明,社会,文学,剧院,艺术,科学,可实际上没有医生:只要一生病,您就可以把自己当死人了!”

“俄国,这个孩提民族,她不是别的,而是一所巨大的中学。里面一切进行的像在军事学校一样,仅有的区别是,学生到死也不会毕业。”库斯汀男爵对劳动真理报主编马卡尔采夫说。这让我想起熔断前自己说的话,五十来岁的人了,还要学别人的思想,有病。永远无法毕业,才叫巨&婴。

我想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不止发生在1839年的俄国和1960年代的俄国,里边的话,读来心惊肉跳,几乎可以照搬。”


我爱晒书单:朱学东的2019书单(上)|翻书党


47,《晚清三国》,李洁 九州出版社

李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爬梳,回到战争现场,完整向我们呈现了1904-1905发生在中国东北土地上的那场不义之战的日俄战争,战争中对峙的日俄双方,以及大清国的行为选择,这场战争凸显了不同政体不同民族性格在战争中的影响,不仅直接改变了三国的命运,其影响可以说一直延伸至今。其中作为懦弱衰败的清帝国,在这场不义之战中,群臣表现也并非像过去历史教科书那么不堪。

非常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