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終於也能每天準時起床的時候,才明白當年叫醒父母的不是鬧鐘

小時候喜歡賴床,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了大學畢業後好幾年。

當我終於也能每天準時起床的時候,才明白當年叫醒父母的不是鬧鐘

圖片來自網絡

除了夏天晝長夜短,天熱難耐,偶爾肚子餓得實在受不了能迫使自己早起幾次外。其餘時候,能夠12點起床,我一般不會十一點半穿衣的。尤其是冬天,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被子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晚上一旦進了被窩,不到第二天中午,很難起得來。

這個習慣,我猜是被父母親慣出來的。

當我終於也能每天準時起床的時候,才明白當年叫醒父母的不是鬧鐘

圖片來自網絡

10歲生日過後,父母就出了遠門打工,等到他們回來,我已經上了高三。彼此生命中缺失了近8年,用母親自己的話說,她總是覺得對我們(我還有個弟弟)是虧欠的。可那個年代,不出門就得餓死,村子裡幾乎所有的青壯年都去了遠方謀生計,家家戶戶如此,留守在家的孩子除了逢年過節倍思親之外,平時倒也沒什麼特別難過的。

後來他們回來守著我讀高三,每天晚上10點過下了晚自習,出校門的時候我爸一定在門口等著。若是哪天不用上課了,他們也是任由我賴床的。但我媽會幹一件事,把我從被窩裡拉起來起早飯,吃完再讓我接著睡。

大約天底下的父母,莫不如此吧。

當我終於也能每天準時起床的時候,才明白當年叫醒父母的不是鬧鐘

圖片來自網絡

後來讀了大學,放寒暑假的時候,更是任由我睡得天昏地暗。

經常早上睡得迷迷濛濛地,聽到我爸騎著摩托車出門的聲音,有時候我也會在心裡疑惑,他們每天都起這麼早,難道真的沒有瞌睡嗎?是不是人到了他們這個年紀,瞌睡真的會越來越少?

疑問過後,我選擇了繼續睡覺。

我當真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何以能夠數年如一日地早起,不用鬧鐘,也不同提醒。

直到我自己當了母親。

生活的壓力一下子撲面而來,結結實實地落在自己肩上。孩子父親在這之前,同我一樣,也是能夠賴床絕不早起的主,但自從當了爸爸,每天睡眼惺忪的起床刷牙出門上班,再也沒有賴過床。有時候好不容易等到週末能夠休息,結果小朋友一大早就要洗屁屁,換尿布,喝奶,要出門逛街曬太陽一通折騰。

當我終於也能每天準時起床的時候,才明白當年叫醒父母的不是鬧鐘

圖片來自網絡

前幾日在收拾小孩玩具的時候,我忽然發現,自己已經有兩年不曾睡過一個懶覺了!而且我也像父母親一樣,每天早上很早就醒了,不用鬧鐘,也沒有誰來叫我。

因為自己要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再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用來睡覺。

當我終於也能每天準時起床的時候,才明白當年叫醒父母的不是鬧鐘

圖片來自網絡

以前在農村的時候,總聽到長輩們說,哪家的孩子不成氣候,都20好幾了還不醒事,旁邊的人就趕忙搭腔,就該早點成個家,有了孩子自然就懂事了。

有時候看到孩子父親起早貪黑的樣子,覺得這句話其實還真的有點道理。當然,有道理的前提是這個人即便吊兒郎當,但本性絕對不壞,骨子裡還是有責任的人。不然,現實生活裡也不是沒有把自己孩子丟掉、賣掉、或者承受不住生活壓力跑掉的人。

當我終於也能每天準時起床的時候,才明白當年叫醒父母的不是鬧鐘

圖片來自網絡

讀書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足夠“成熟”。現在回過頭,才驚覺不過是一種自欺。那時候肩上沒有生活的重擔,往哪裡走都覺得步履從容。便以為,人生已然到了寵辱不驚的層次。

豈知生活,歷來不易。

現在有了孩子,好像就從父母手中接過了那一挑擔子,生活也再不必對自己有什麼庇佑,變得凌厲且粗暴起來。

我想,也許我是再也沒有懶覺可以睡了。

等到這擔子能夠交與下一代的時候,人生也便到了暮年。

那時候,抓緊每分每秒享受日子還來不及,再把時間浪費在睡覺上,多不值當!

當我終於也能每天準時起床的時候,才明白當年叫醒父母的不是鬧鐘

圖片來自網絡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