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日本的文化,究其本質是一種“奴性”的文化。

日本歷史上兩次飛躍,都是因為甘願臣服強者,從而得到好處:

第一次是“大化改新”,歷史上日本把中國當老師,不斷學習中國的長處,謂之“唐化”;

就是跪拜中國唐朝文化。

第二次是“明治維新”,近代以來日本又以西方當老師,不斷學習西方的長處,謂之“歐化”,就是跪拜西方文化。

然而到了現在,日本已經開始意識到,西方這個老師身上已經沒東西可學了。

那麼,日本接下來該怎麼辦?

放眼世界,似乎還是得重新靠攏中國。這就叫世事輪迴。

什麼叫奴性?

誰強我服誰,只願臣服強者,而不找回自己,這就叫奴性。——水木然

引 言

現在的日本,雖然經濟地位全球第三,但是政治地位低下,低到它需要不斷的在第一和第二面前左右搖擺,就像一顆牆頭草,兩邊倒。

面對中美之間複雜而微妙的關係,最近日本一個最明顯的動向就是:在美帝面前“韜光養晦”9年後,隨時準備反美,親近中國了!

可以說半年以來,日本動作頻頻,積極向中國釋放“善意”。

21日公告中,美國再次瞄準了日本的汽車和農產品領域,要求後者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一時國民和媒體都在力勸政府“要謹慎和美國牽手”。而在“反美”聲浪之中,不少日本媒體紛紛呼籲和中國合作;

日本三大通訊商之一軟銀高管對日本政府發出了警告,希望日本政府三思而後行,不要跟隨美國,更換華為的通訊設備,將增加高達1000億日元成本;

10月26日,中日雙行時隔五年,再次重啟貨幣互換。旨在加強中日在金融領域的合作;

在此之前中國外長出訪日本,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這是9年以來,中國外交部首度出訪日本,可見意義之重大;

而就在中國外長訪日期間,日本國立公文書館首次將“731部隊”所有成員信息全部披露。名冊包括52名軍醫、49名技師、38名女護士、1117名衛生兵,內容包括這些人的真實名字、級別和聯繫方式。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進步力量開始思考,到底該怎樣處理好對華對美關係,才是日本最好的出路。

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志士開始思考:究竟如何給日本定位,才最符合中國的需求。

這篇文章,或許會給大家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並讓大家看到一個最真實的的日本,以及國際秩序的微妙。

日本主要有兩股力量,一個是明面上,一個是暗地裡,兩股力量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這兩股力量都是為了日本的最高國家利益而存在。

而現在,兩者有著相同的目標——擺脫美國控制!

01

“親中”VS“親美”

那麼問題來了,日本為什麼要“人格分裂”,用兩股力量控制國家?

決定一個國家一段時期內發展模式的,主因是國情。

日本目前在美國的控制下,無力擺脫美國的控制,所以日本首相不得不聽從美國,但是聽從美國,就會損害日本國家利益,為了剎住車,日本在暗地裡又安排了另一股力量進行“制衡”。

通俗說就是:一個“親美”,一個“親中”。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2006年至2010年短短5年,領導日本的竟先後有6位首相,這不僅在發達國家中極為少見,在日本政治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六年換六相。

在這些人中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鳩山由紀夫和菅直人,這四個人都是明確“親中”的,否則也不會被美帝搞下臺。

2002年5月5日,菅直人成為繼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前首相村山富市等人之後,又一位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日本政治家。

菅直人說:“我作為日本人還是要向中國人民表示深刻的懺悔。我們民主黨也反對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我們將努力建立一個取代靖國神社的,悼念各國遇難者的紀念設施。”

而鳩山由紀夫更是對日本侵略戰爭進行了深刻的“反省”,曾多次到南京對侵華表達歉意。

在2015年抗日戰爭70週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在韓國抗日烈士紀念碑前,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下跪,這一舉動引發國際輿論和網絡轟動。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雖然一直調侃安倍晉三“小人得志”,但要說明的是:這安倍晉三也是“親中”的。

先彆著急罵,其實他2006年任第90屆內閣總理大臣時,就與中國建立戰略互惠關係,提出亞洲共同體概念,然後就被搞下臺了,於2007年辭職。

所以這兩股力量,明面上的首相親美,來保證日本政治的穩定,暗地裡的勢力是親中,迫於無奈但確實是牆頭草。

02

日本是美國殖民地?

上面提到日本首相頻頻下臺,這說明“親美”更勝一籌。

那美國真的對日本有這麼大的控制權嗎?

是的,雖然日本在二戰中給亞洲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但是它也是現在這個世界上最悲劇的國家,沒有之一。

日本不僅僅是唯一一個受到原子彈襲擊的國家,同時在政治上的也受美國控制,軍事上更不要說了。

而同樣是戰敗國的德國和意大利,起碼政治上基本上獨立了,以至於危及國家利益敢和特朗普對面剛。但是由於日本與生俱來的“奴性”文化,導致日本無法實現政治上的獨立。

越缺什麼越要炫耀什麼;越忌憚越要解釋,因此日本一再澄清自己不是美國的殖民地。

美國是如何左右日本政局的?

命脈:政治和軍事。

1先說政治

搜了一下資料,在日本有一個和韓國類似的組織,叫做“東京地檢特別搜查部”

它是在日本司法體系下的一個特別機構。簡單講就是檢察官。

而這個組織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關係密切,所偵破的案件中,反美政治家的比例遠遠大於親美政治家。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總有人調侃韓國青瓦臺風水不好,總統都沒個好下場。

現在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吧,“親中”就是不聽話。

2再說軍事

喜歡研究中日關係的人可能瞭解過:在日本的東京上空有一塊區域叫“橫田空域”,這塊空域一直被美國控制。這塊空域,日本的飛機不能通過。

所以,日本各個航空公司要想抵達東京必須要特意繞過這個才行。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另外,美國在日本擁有6個軍事基地,目前共有駐軍3.5萬人。

美國駐日本佐世保海軍基地

美國駐日本厚木海軍航空基地

美國駐日本沖繩基地群

美國駐日本空日本橫田空軍基地

美國駐日本沖繩嘉手納基地

美國駐日本三澤基地

這麼看來日本是美國殖民地無疑了,但可憐之國必有可恨之處,沒必要同情。

03

東風來了,日本憑風借力?

是不是有疑問:美國在伊拉克、敘利亞幾千駐軍都被國際譴責,而在日本這麼多軍事基地為何沒事?

因為日本是二戰戰敗國啊,按照戰後協議,原本是由5大常任理事國分別派兵駐紮。

好巧不巧,英法距離太遠且戰後重建沒時間、中國在打內戰、蘇聯分崩離析沒時間搭理,所以就由發了二戰財、閒的沒事幹的美國一人佔領了。

同理,美國現在在德國和意大利的駐軍也是如此,所以上面只能說他們擁有政治自由。

日本政府到目前所作的一切的一切,比如修憲、解除集體自衛權等,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趕走美軍,擁有軍隊,實現自己主權的完整。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所以不要輕易以為日本做的這些完全是針對中國的,有針對中國的因素,但是更主要的是針對美國的。

日本想要擁有自己的軍隊,實現自己主權的完整,只有一條路可走:挑釁中國!

為什麼要挑釁中國?

因為挑釁中國,中國就會給日本施加巨大的壓力,而當美軍的力量無法保證日本“安全”的時候,美國只能讓日本自己發展軍事來對抗中國。

這些年日本不斷在釣魚島煽風點火、插手臺灣問題,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目的,這麼冒險去得罪我們不是吃飽了撐。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如果刺激中國不夠,美國是不會給日本軍事自主權的;可是如果激怒了,真要被中國一頓錘。這個舉動就是在玩火。

而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日本逐漸看到了希望:依靠東風把美國吹跑!

如意算盤是好的,但對我們而言:趕跑美國可以,發展軍事?門都沒有。“趕走一隻虎,養起一隻狼”的道理誰不懂。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這次日本釋放出9年來最大的“善意”,可能是日本已經感覺到“時機”到來了,是該做決斷時候了!

正好特朗普疲於美聯儲、財團的內訌,撤兵敘利亞也是不得之舉,日本也開始聯合歐盟反水美國,效果還挺明顯。加之中美毛衣還在繼續進行,坐山觀虎鬥,日本肯定樂哉。

看完以上是不是覺得國際政治波詭雲譎,沒有所謂的愛恨,每一次的妥協和討好都是為了達成其戰略目的。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這次日本的示好就先收著,不用太樂觀,等哪天日本首相真正為南京大屠殺道歉再原諒不遲。

總結一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日方的長處是懂得學習,善於學習別人長處。但是它作為一個學生,學完老師就打老師,它不僅打中國,還打過美國。有這樣對老師的學生嗎?

這說明什麼?說明它眼裡只有實力,有實力就可以為所欲為!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必須認清日本的本性,才能把控好這個國家。

關於日本,我們必須銘記一句話:日本永遠都在跪拜強者。

再來看一個場景: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在日俄戰爭中率領劣勢的日本艦隊,全殲俄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被日本天皇授為日本海軍軍令部部長。在慶功宴上,面對眾人的誇讚,他拿出自己的隨身攜帶的印章,上面有七個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中國明代著名思想家,軍事家——王陽明)

只要你強大,日本就甘願俯首為奴。

因此,自強不息永遠都是中國最好的出路!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動盪的世界;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水木然寫了這本書:

日本的文化,為什麼是一種奴性文化?

請點擊瞭解更多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