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咚咚鏘,咚咚鏘……”天剛擦黑,伴隨著一陣鏗鏘急促、節奏明快的鑼鼓聲,皮影戲開場了。村民們拿著手電,扛著木凳紛紛佔領“有利地勢”,爾後津津有味地觀看這一古老的地方戲曲(牛皮影娃),一時間,光影裡呈現出刀光劍影和人間百味……這便是民間皮影戲場景的真實寫照。作為中國漢族民間的一門古老傳統藝術,千百年來,皮影戲伴隨著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美好的時光。

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通渭皮影戲,又稱“燈影子”或“影戲”,是一種綜合性的傳統藝術,屬於傀儡戲的一種,主要流傳於甘肅定西市通渭縣一帶。通渭皮影戲主要通過用燈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動物、景物等圖案,形成或活動或靜止的畫面,以展示情節,表演故事,上演劇目以歷史劇本為主,唱腔以“影子腔”為主,可唱全本戲,也可唱摺子戲,深受群眾喜愛。

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影子腔也稱燈腔、燈影腔,是通渭皮影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唱腔,是秦腔融入通渭道情小調風格的特殊演唱形式。腔分順音、花音、二六式(快慢節奏)、滾白(散牌,又說又唱)、浪板(眾和)等,燈腔唱詞整齊,委婉、雄渾、快節奏,粗獷豪放又不失婉約。所用樂器有幹鼓、報鼓、大小鑼、弦子、扇子(鈸)、磬、板胡、梆子、二胡、底胡、甩子、嗩吶、瓦(竹質,類似梆子,成定餘的復興社皮影團特有)等。

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清乾隆時,皮影戲就在通渭盛行,剛開始曲牌不多,音樂單調,人物性格單一,是忠是奸、是真是假、是對是錯一目瞭然,其中的道德宣揚就是人們日常生活需要遵守的行為準則。通渭皮影戲與其它地區略有不同,具體體現在:唱腔板式由原道情發展為慢板、流水板、飛板、道情、散板等五大類十三個板式,均以粗獷雄渾見長。表演中,“人物”上下場主要用“送板”和“欄板”;影人採用粗刀刻制,色塊大而顯亮;影人的頭梢位置前高後低,額面寬闊等。

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通渭皮影戲劇目題材廣泛,傳統節目以戲劇、故事為主,擅長表演民間寓言、神話、幻想性、誇張性的題材。它廣泛吸收戲曲、民間小調等營養成分,圓潤甜美、獨具特色,唱腔、道白全用地方語言,劇中幾十個人物“你方唱罷我登臺”,高潮迭起,不少血戰疆場的打鬥場面驚心動魄,猶如千軍萬馬鏖戰疆場,令觀眾如醉如痴。

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通渭皮影戲“借燈顯影,配以演故事”。皮影戲一般在夜間演出,藝人以小杆操縱影人、道具,借燈光投影在白布或白紙製作的“亮子”上,有時白天利用日光斜射投影演出,稱“日影子”。皮影戲通常情況下,每班有演員五六人,人人連奏帶唱。年頭節下,農閒時節,皮影藝人走鄉串戶,輾轉演出。藉著煤油燈的光影,帝王將相、神仙鬼怪、公子王孫、才子佳人粉墨登場,無論是威風凜凜的將軍,還是唯唯諾諾的縣令,或坐行,或打鬥,舉手投足,栩栩如生。

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通渭皮影曲調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音樂和文字樸實無華,純淨樸素,愛憎直露,或粗獷豪邁,或婉轉細膩,是民眾性格的真實流露。和很多傳統技藝一樣,通渭皮影的傳承交流和音樂唱詞大多是口口相傳,音樂和劇本都裝在藝人的腦海裡,板式曲調均為口授背記,只有一部分劇本手抄傳流。

看點丨人間百味和刀光劍影,在通渭皮影戲裡活靈活現

通渭的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場地限制,演員也不需正規訓練。在過去電影、電視等等媒體尚未發達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因此,在皮影戲盛行的地區,人們會親切地稱它為“一擔挑”藝術。作為一種民間藝術,通渭皮影戲劇情故事一般都比較曲折生動,風格質樸明朗,簡潔風趣,為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較強的群眾性。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