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感傷人

周筆暢的一曲《思愁》讓我重新拾起少時的回憶。這首歌唱的正是北宋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在這裡與大家共同追憶一下那個敢愛敢恨、性格剛毅、灑脫不羈的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感傷人

01

年少時初學李清照的詩,《夏日絕句》只是覺得這個作者的詩詞寥寥數語,好背且通俗易懂,對於剛步入小學的我,恐怕只有這種淺顯粗陋的感覺了!那時的我像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而機械地背誦罷了。雖是死記硬背但詩人對英雄的強烈仰慕之情我已然能夠感覺到。

《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02

到了初中,小編開始大量接觸李清照的詞,那個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竟還有如此畫面唯美、情感細膩的詩詞!從此我似乎從李清照的作品中找到了共鳴。而讓我印象頗深的是那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這首詞是李清照十六七歲時所寫,那時的她正是朝氣蓬勃的年紀,詞中似乎多了一分敏感、細緻的心思。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感傷人

當思念或感動在寂靜的時刻在心間湧動,讀李清照的詞,總會讓人不自覺的想起某些人、某些事、某些過往......她的詞,細細品味,會讓人流下傷心的淚.....

03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是李清照南渡以後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通過秋景秋情的描繪,抒發國破家亡、天涯淪落的悲苦,具有時代色彩。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侷限,全詞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

04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作於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 ",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 ,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

05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感傷人

縱觀李清照的一生,她生在官宦之家,十指不沾陽春水,不為柴米油鹽發愁,年少時未經人世疾苦。本應是一名風華無雙,清貴典雅的女子。成年後她卻經歷了烽火連年,夫妻分居,當她發現自己深愛的丈夫在國恥家恨面前做了懦弱的逃兵後,她內心十分痛苦與矛盾,但她依然深愛著,在丈夫死後多年,她終於鼓起勇氣再嫁!不顧一世清名,不顧後世的評價。

奈何再嫁的對象只是個貪慕她錢財的小人。在男尊女卑的社會,她冒天下之大不韙告發了她第二任丈夫,解氣!但解氣之後呢?竟是一場牢獄之災,當她選擇告發時她就已經做好了這個準備。

誰讓她是李清照,她的字典裡沒有將就與屈服。自此孤單一人,苦怨不與誰說。約公元1155年,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悄然辭世,詞壇上一顆最閃耀的巨星就此隕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