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如今的生活,真是活在太平盛世

俗話說的好,要致富,先修路。路路通工程,一直是這些年來政府的當地的主要工程,村與村之間的水泥路,村與鄉鎮的瀝青路。農村的面貌,一天一天都在變化著。

如今,農民的生活已是比過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古時候給地主打零工,一年一年吃不飽,到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白麵饅頭吃,人們的心理樂開了花。幾千年的皇糧國稅不用交了,國家還給種地的農民補助糧食款,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

我是個八五後,小時候的印象還是很清晰的,我們那時候的童年生活,和電子產品是沒有交集的,爬樹,掏鳥窩,下河,抓魚,玩泥巴,跳房子,製作彈弓。。。等等,太多了。現如今的孩子,不是抱著手機打遊戲就是拿著平板看視頻,近視率大大的提高,到學校一看,齊刷刷的帶著小眼鏡,煞是“可愛”。我們家第一臺電視還是在我四五歲的時候買的,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一屋子人都搬著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電視上放著經典的連續劇,西遊記,濟公,封神榜。為了追劇,我們在外面玩,看著房屋的影子做時間記號,到記號了,回家跑回去看,準開始。我們那時候看的特別認真,一雙雙大眼睛盯著小屏幕,畫面很美。現在家裡都是四五十寸的液晶大屏幕,有的家一年恐怕也打開不了幾回吧。原因就是,智能手機普及率太高了,幾乎人手一部。


老百姓如今的生活,真是活在太平盛世


老百姓如今的生活,真是活在太平盛世


老百姓如今的生活,真是活在太平盛世


老百姓如今的生活,真是活在太平盛世

農民現在種糧食也是機器化了,種麥子和玉米,有播種機,澆地,地頭有水管頭,接上去,鋪好地龍,合上電閘就行。糧食熟了,有聯合收割機,有人收糧食,直接賣給他們就行了。你想以往,我小時候,等麥子一熟,家裡沒有幾個人,還真幹不了,這個活。一家幾口人,人手一把鐮刀,帶上繩草,割了一把把的堆起來,用繩草捆一把一把的,那時候家裡都有大三輪車,一般是父親開車,送到打麥場。我們一路跑著在後面拾掉在帶上麥穗,雖然拾得不多,但是特別開心。每年收麥子感覺是個大工程,外出打工的青壯年都在這個時候陸續的回家,堪比春運。等麥子都收到打麥場了,用碾子來回的碾,不同的家庭,用的交通工具不一樣,有的用拖拉機,有的用三輪,還有的用牲口,總之乾的熱火朝天。這幾天最怕的就是下雨,所以緊趕慢趕的也要全部收到家裡,才算安全。

剛說到外出打工,我們河北最主要的就是北京和天津了,因為是大城市,機會多。農村的打工者一般都抱團,你去電子廠,我也去,你去工地,我也去。農民工的收入還是很可觀的,不過,最怕的就是幹到快過年了,包工頭跑了,那就是恨天恨地,恨社會不公了,不過還是能找政府的,討回咱們老百姓的公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