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我沉澱”到“器匠輸出”工業富聯引領中國製造質變

日前,《財富》雜誌發佈了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鴻海精密)位居第23位,較上年前進一名;在全球科技公司中僅次於蘋果、亞馬遜和三星,位於第四;而在全球華人科技企業中,鴻海精密高居榜首,毫無爭議的成為了智能製造“世界之光”。

在無數光環的背後,鴻海精密既快又穩的發展態勢離不開過去四十年沉澱的頂尖生產技術及工藝,更是自我迭代、內生增長能力重塑的結果。具體來看,被外界視為中國製造最高水平的“神秘力量”正在鴻海精密內部衍生出新的價值,通過工業富聯的工業大數據、工業人工智能等技術打包為“專業雲”,使精華得以傳承,讓機械設備成長為一個個“器匠”,擁有獨立認識、解決和避免問題的能力,幫助鴻海精密實現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作業目標。如今,專業雲正在走出鴻海精密,成為中國製造數字化轉型的“梯子”,迎接智能製造時代所帶來的新一輪增長。

專業雲:傳承技術,鍛造“器匠”

蘋果CEO庫克曾對外表示,“很多人認為,我們在中國尋求那麼多的供應商,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但事實並非如此,而是因為中國擁有出色的生產技術和高質量的生產工藝”。

時間回到2006年深圳第八屆高交會,鴻海精密展示了自主研發的納米加工機,可以實現手機鏡片表面粗糙度5納米左右的超精密加工,在當時的機械加工領域可謂是挑戰極限的開發。直到2012年,出現的高光鋁合金智能手機外殼也同樣用到了這種超精密的加工技術。掌握全球領先超精密製造技術的鴻海精密,通過裝備、工具、材料的自主研發,逐漸實現了高質量的智能手機大規模批量化的生產製造,為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打下注腳。

時至今日,鴻海精密深耕製造領域40年,目前擁有超過1800條SMT(表面貼裝技術)生產線、17.5萬臺CNC機床、5000多種測量監測設備,以及超過100萬員工等資源,在超精密製造、模具加工等領域不僅沉澱了引以為傲的生產技術及工藝,更是長期領跑製造精度、良率、產能三大賽場,與全球頂尖客戶群達成穩定的合作關係。

進入智能製造時代,製造技能、經驗等資源傳承成為鴻海精密進化的重要課題之一。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傑此前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今天所有的工匠器匠最缺乏的就是數據傳承,那這裡面就談到智造,智能製造它必須要有人,工匠;必須要有器,器匠;必須要有技,技匠;中間核心部分的技術,我們叫數據的傳承性。分析完數據後,分析的方法我們可以傳承下去,以此應對柔性製造市場需求、老師傅辭職並帶走企業核心競爭力等現實挑戰。”作為鴻海精密在中國大陸境內的間接控股運營實體之一,工業富聯被寄予通過鴻海精密創新型服務輸出實現“代工”到“帶工”的轉型,進而打造新的利潤增長極的厚望。專業雲的出現,不僅是鴻海精密,也讓中國智造的夢想照進現實。

專業雲源於鴻海精密40年製造經驗,以解決製造行業中專業問題為核心的解決方案、方法、經驗與應用平臺,提升製造企業的資產資源管理與運營能力。這意味著,將打破過去工廠生產、管理、經營等斷裂、缺乏整體解決方案的局面,實現數字化監控、智能決策、無憂管理。如今,內部機器基於專業雲實現製造過程的智能預測和控制,實現製造機理和模型來使精密製造的知識和經驗得到傳承,達到工廠車間智能化和“熄燈作業”目標,其中,“熄燈工廠”更是被世界達沃斯論壇評定為16座全球製造業燈塔工廠之一,代表中國在全球智能製造舞臺發光。

“器匠”走出鴻海精密 助推中國生產力供給側改革

目前,中國製造走向“質”造和“智”造的關鍵,在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但就製造業而言,產能過剩、市場飽和、經營成本不斷上升、核心技術匱乏等諸多因素導致自身長期處於全球分工中低端行列,同時能耗、汙染問題日益突出,不利於我國全社會可持續發展藍圖的構建。在“賦能中國智造,兼善天下實業”的使命的驅動下,工業富聯正通過專業雲推動全產業鏈數字化升級,促進供給體系更適應時代發展需求。

具體來看,專業雲的賦能邏輯從精益工廠管理的閉環思維出發,覆蓋生產、經營兩個環節,通過對數據的深入挖掘和關係性分析,為製造各專業領域注入“攻略”式的模型,能讓隱性的問題顯性化。其中,形成的專業雲矩陣在工廠前端控制、中臺管理、後端資源供給都有專屬的位置,共同組成智能製造工廠的“流程引擎”,智能修復各作業負荷、異常情況,工廠生命週期內的各方面的最佳效果,讓客戶在沒有浪費的環境中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和加速交付。基於此,工業富聯2019年已獲得工信部“企業上雲典型案例”、新浪財經“A股科創百強企業”、MIT“全球50家聰明公司”等諸多獎項。

在推動供給側高質量改革的路上,工業富聯的思考遠比大眾想象中深刻。在上市週年慶高峰論壇上,工業富聯宣佈將聯合各細分領域合作伙伴,一同打造富智造雲生態,致力以集成創新的模式、全集成的解決方案,為中國製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工業富聯提供的不止是一個“杯子”或者一顆“咖啡豆”,而是一杯可以直接飲用的“咖啡”。

業內人士指出,打造開放式的生態,已經成為全球頭部企業的發展共識。而工業富聯越來越清晰、兼顧賦能深度和廣度的生態圖景,融合鴻海精密等全球製造頂尖製造工藝,為製造企業提供更多“器匠”方案,正是中國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加速、高質量推進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