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从曹操轰走弥衡,喀嚓掉孔融杨修这样的“王炸”谈起

一,弥衡不好好说话,丢了卿卿性命

近日读三国,看到超级狂士弥衡恃才傲物,见谁喷谁,鹅鹅滴那个肝啊,一抽一抽滴,哎哟,好好说话才是人生正路,王道。

好好说话——从曹操轰走弥衡,喀嚓掉孔融杨修这样的“王炸”谈起

弥衡短短二十六的生涯,总共两俩好朋友,老铁,一个,小时候让梨的孔融,孔子的二十代孙,此时四十多岁;另一位,就是号称关西孔子,四知先生杨震的后人,“鸡肋”杨修。

您说他如何看待这俩圣人后裔?

史有记载: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其余的人平平庸庸,不值得提

蚊子打哈欠,天大滴口气啊

再看看这位愤青如何找工作。

——您看啊,还有这样的打工仔,人家好心好意给弥衡介绍老板,这家伙不知好歹,先吐槽为快

人家说,为什么不去投奔陈长文,司马伯达?

这老兄回答说不加屠夫朋友圈

那“荀文若荀彧,赵稚长怎么样?”

这愤青愤恨

荀彧是帅哥,讨厌老赵大肚腩,羡慕嫉妒横,说道:

荀文若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赵稚长可以让他管理厨房膳食

这嘴,臭!

朋友圈的孔融、杨修他喷;

老板曹操他喷,击鼓骂曹;

还是气量恢宏:

弥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

曹操送给刘表后,嫌刘表大老粗,没文化,不会写奏折;

刘表不能容忍,把喷子转手给江夏太守黄祖,到了最后的驿站没几天,老毛病又犯了,开喷老东家黄祖

“死老头”,这下可好,项上人头彻底搬家,闭上嘴了。

这就叫: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

这既是俗话,也是至理名言,信不信由你,反正由不得死去的弥衡

不服气的还有,比方说孔融还有杨修,这俩牛逼哄哄,就被老板曹操亲手喀嚓掉,后文再说。

二,听听老子的话,跟孔子那样,好好学习吧。

站在高处的老子在说,低处的孔子在

好好说话——从曹操轰走弥衡,喀嚓掉孔融杨修这样的“王炸”谈起

中国历史上,最高光的相会,莫过于儒家创始人孔子,总共三次向年长20多岁的道家开山鼻祖老子问礼,谈论仁义,请教天道。

在相邑的最后一次会见结束时,孔丘俯首向老子辞行。

老子站在馆舍的台阶之上,向台阶下恭敬的孔子拿出压箱底的干货,赠给孔子

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变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

紧接着,又说道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知道自己是谁!

孔丘顿首道

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老聃再次叮嘱

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其实,就是俗话讲的:

态度问题,谁奓刺,谁就有“好果子”吃

孔丘拜道

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说完之后,孔子拜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驶向鲁国。

好好说话——从曹操轰走弥衡,喀嚓掉孔融杨修这样的“王炸”谈起

三,再说说孔融

历史记载中,有一个孔子二十代孙,当了反面教材,那就是孔融。

好好说话——从曹操轰走弥衡,喀嚓掉孔融杨修这样的“王炸”谈起

鹅鹅这么说,肯定有人不服气,《三字经》明明白白写着呢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请大家帮帮忙看明白,这只代表了孔融

小时候学霸,不代表长大后封神!

长大后,孔老兄啥样呢?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价建安七子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斯七子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曹丕常常与建安七子“行则连與,止则接席”

大家看看像不像高谈阔论的孔教授

举一例。曹丕私下娶了袁绍儿子

袁熙的妻子甄氏。

孔教授hold不住了,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

曹操想不明白,问出自何典故?

教授说,想当然而已!

第二例。

曹操北征乌桓,孔老师班门弄斧道

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再有,曹操禁酒,孔融孔博士也是指手划脚,信口雌黄,傲慢无礼,也难怪曹操最终评价他

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

以项上人头为傲慢无礼买单,怎一个狂字了得!

弥衡,孔融,杨修,抛开其它,单说做人,已经输了。

好好说话,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