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文|令狐伯光

第39屆香港金像獎頒獎禮,在5月6日下午3點正式放出來了。

因為“疫情”的關係沒有現場典禮,同樣採用了網絡直播的方式。

這個頒獎形式並不重要,甚至香港金像獎對於大多數內地觀眾而言,可能都不怎麼重要了吧。

不過,這一屆金像獎還是值得說說的。

比如提名就是大贏家的《少年的你》,現在獲得了8大獎項。

關於金像獎各個獎項的問題,伯光會詳細寫寫。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本篇,伯光先談談《少年的你》的曾國曾國祥,獲得最佳導演吧。

這真的是一件大好事,不管他的父親是不是曾志偉。

01


兩岸三地的青年導演與市場

想要理清曾國祥獲得最佳導演為何難得,我們得看看華語電影市場,與背後兩岸三地大導演變遷的現實問題。

之前就不提了。

包括8090年代香港電影巔峰時代,內地文藝片巔峰時代。

2010年左右,是華語商業電影比較明顯的一個分界線。

如果要詳細追溯一下兩岸三地導演的歷史脈絡,大概是這樣的。

1、2001年到2012年:第六代想複製第五代成功,第五代想複製香港第五代的成功。

這話看著有點拗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這十年時間,內地第六代大導演都在複製內地五代大導演在國際電影節藝術上的成功,他們也拿也了實打實的成績。

代表的就是賈樟柯、婁燁和王小帥。

戛納,柏林和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大大小小的獎項拿了不少。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伯光也不惡意揣測說第六代導演拍電影只為拿獎,反正他們拍的電影和商業元素絕緣,普通觀眾不喜歡看這些文藝片。

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開啟商業大片以來。

當時除了姜文還在堅持拍文藝片,內地第五代大導演基本都在拍商業大片。

他們則想複製香港商業大片的成功,結果歷史證明差距是真的有點遠。除了極少數作品,大多數商業大片“大而不當”,可謂華而不實也。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同時代的香港大導演,因為2000年後開始北上。

再加上很多香港大導演也要度過創作巔峰期,成績也算不上多好。

所以,我們回過頭去看,好像除了周星馳的《功夫》,其它大導演同樣都在拍古裝大片。

2、2012年到2017年左右:內地六代導演還在轉型商業,第五代大導演逐漸退場。

第六代導演賈樟柯,婁燁和王小帥到現在都算不上在拍商業片。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江湖兒女》,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你不管怎麼看,也不夠商業是吧!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甯浩、陸川、管虎後來拍的就是商業片,已經不太重視第六代“電影藝術”那一套了。

第五代大導演的商業大片,雖然成績還不錯,但已經不是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霸主。

張藝謀的《影》,馮小剛的《芳華》等成績還不錯。

但是你和30億+,40億+和50億+的電影比比。

原因也非常的簡單,這些電影都是內地青年導演拍攝的。

內地青年導演的作品,下面再講。

我們再看看香港大導演和青年導演。


02

港臺大導演的衰落

相比之下,港臺大導演和青年導演都處於衰落和迷茫的程度。

香港曾經是華語電影的中心,同時因為現實的某些事情。雖然香港導演和人才北上都近20年,但內心一直保持著曾經的“驕傲”。

2010年到2017年前後,香港大導演要麼搞情懷圈錢那一套,要麼扎堆拍魔幻片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狄仁傑》系列,周星馳《西遊》系列,鄭保瑞《西遊》系列,許誠毅《捉妖記》系列,《封神傳奇》《鍾馗伏魔》《降龍傳》《誅仙》等等。

2010年後中國市場的華語魔幻大片,90%以上都是香港導演團隊拍的。

如果說內地有限制導致“尺度有限”可以理解,但伯光作為一名奇幻文化迷。

一直想不明白香港大導演,是怎麼拋棄了《倩女幽魂》系列的“東方審美”,後來盡拍的“不中不洋,不倫不類”的魔幻爛片的。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2015年《戰狼》系列成功後,魔幻爛片開始退出市場。

2015年前後,香港大導演要麼搞情懷圈錢那一套,要麼又扎堆去拍警匪大片。

《寒戰》系列,《掃毒》系列,《追龍》系列,《使徒行者》系列,《反貪風暴》系列,《無雙》等等。

一年看不完的香港警匪大片,一年數不清的影帝古天樂。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2010年左右到2020年,香港大導演的商業大片整體成績確實每況愈下。

當然這個都還算了,畢竟香港警匪片這種類型,說到底他們變著花樣的在折騰香港。

香港電影人對於類型電影的挖掘,尤其是新時代中國文化,中國語境和中國復興的理解,那就真的遜色太多了。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比如把仙俠拍成20年前香港武俠的《誅仙1》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比如不懂革命精神拍成了“珠峰絕戀”的《攀登者》。

劉偉強的《中國機長》,陳國輝的《烈火英雄》只能說還行,半部優秀的商業片。

現在口碑質量不錯,市場上票房還高的香港大導演的話。算來算去似乎只剩下周星馳、徐克、林超賢、林超賢等導演。

徐克可能年紀大了,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之前。

導演監製的好幾部電影,已經開始重技術輕故事劇情,創造能力明顯不如過去。

周星馳是同樣的道理,《美人魚》還有點稱道的話。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那麼2019年的《新喜劇之王》,伯光覺得質量真的刷新下限。

更不用提黃百鳴、劉鎮偉和李力持等香港導演。

因為不停翻炒自己的情懷冷飯,早就被內地觀眾拋棄了。

03

香港青年導演的迷茫

從華語商業大片角度上看,中生代導演只有林超賢做得最好。

《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相信未來上映的《緊急救援》都會是中國商業大片的標杆。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林超賢是在官方給予自己的保障時,將自己擅長的能力發光發熱。

最後北上的香港導演們,還能拍出內地文化精神算來算去只有一老一少。一個是五代大導演陳可辛,另一個便是陳可辛不記名的徒弟。

——曾國祥!

陳可辛和曾國祥為何能受到內地觀眾的認可呢?

《中國合夥人》、《親愛的》、《七月與安生》和《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這兩位來自香港的電影人,竟能深刻的把握到內地生活脈絡的精髓。電影內核和細節,比很多內地導演都好。

《七月與安生》的內地城市,內地小說改編的內地女性愛情片。

《少年的你》的內地城市,內地演員、內地故事,與內地現實社會問題。

陳可辛這種大導演不提了,期待他導演的《奪冠》上映(原中國女排)

我們再看看其他香港青年導演。

這些年,崛起的香港青年也不少。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比如《打擂臺》成名的郭子健,後來拍的商業片是魔幻片《悟空傳》。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比如《踏血尋梅》崛起的翁子光,下一部電影是警匪片《風再起時》。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比如《殭屍》技驚四座的麥浚龍,最新導演的電影是警匪片《風林火山》

他們跟隨香港大導演前輩的腳步,拍的電影都是自己前輩走的路。前輩扎堆拍魔幻就拍魔幻,前輩扎堆拍警匪就拍警匪。

據伯光了解,可能也就《喜歡你》導演許宏宇是例外。

有的觀眾可能會說:“內地爛片也很多啊,內地的青年導演如何如何——”

本來限於篇幅不想展開,伯光還是舉幾個例子吧。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比如《心迷宮》《爆裂無聲》的導演忻鈺坤。

電影類型是黑色喜劇和犯罪片。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比如《滾蛋吧腫瘤君》《動物世界》的導演韓延。

電影類型從愛情片,再轉型到漫畫改編的動作冒險。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比如《繡春刀》系列的導演路陽。

電影類型從古裝武俠,新片是古裝奇幻的《刺殺小說家》。

比如——

2018年,現實主義《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2019年科幻《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

有些觀眾可能不喜歡吳京、陳思誠、韓寒和開心麻花等等。

但你們仔細看看類型和題材。

從警匪犯罪、武俠奇幻、懸疑推理、軍事動作、再到漫改、科幻、現實、言情、喜劇等;除了限制嚴重點的不能拍,內地青年導演不僅類型全面開花,而且對於中國影視工業的探索,早就不是前輩們能夠比較的了。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想想科幻《流浪地球》,動畫類型《哪吒之魔童降世》(背後還有《姜子牙》)。

香港青年導演不僅是數量,已經是全方位遜色內地青年導演了。

尾聲

曾國祥與金像獎最佳導演

根據前面的歷史脈絡分析。

我們再回到《少年的你》和導演曾國詳上。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內地演員、內地故事、內地現實題材的《少年的你》。尤其是,這樣一位把握住了“內地精神文化”的香港青年導演。

雖然我們不能阻止別人懷疑:“曾國祥獲獎是因為父親曾志偉”的影響一類。

但是,第39屆金像獎把八項大獎頒給了《少年的你》,尤其將最佳導演給了青年導演曾國詳。

這對於香港電影人,肯定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少年的你》曾國祥獲最佳導演?或許是金像獎最有意義一個決定

我們再想想現實的某些事情,真的有點畫面太美我不敢看的感覺。

這次成功過後,未來香港電影人更瞭解內地精神文化,更好的融入內地的影視市場,最後拍出更多更好的符合“中國精神文化”的電影。

不管怎麼看——

這都是一件大好事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