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小金庫—第二畫《情書》

《情書》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育小金庫,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天欣賞一幅名畫。今天是第二畫《情書》。

我是JC,一個多肉型善變的天才,一個拼死鑽牛角尖的金牛座,善於喋喋不休、善於發現這個世界美麗的小角落,希望你們可以跟我講講你對美麗的認知。


關於作者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但卻被人遺忘了長達兩個世紀之久。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基本上取材於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畫整個畫面溫馨、舒適、寧靜,給人以莊重的感受,充分表現出了荷蘭市民那種對潔淨環境和優雅舒適的氣氛的喜好。

出生於德爾夫特(Delft)一個小業主家庭。維米爾的作品大多是風俗題材的繪畫,他的畫往往只有一兩位人物,一般是從事著家務勞動的婦女。維米爾的畫整個畫面溫馨、舒適、寧靜,給人以莊重的感受,充分表現出了荷蘭市民那種對潔淨環境和優雅舒適的氣氛的喜好。在藝術風格上也別具特色,他的繪畫形體結實、結構精緻,色彩明朗和諧,尤善於表現室內光線和空間感。

美育小金庫—第二畫《情書》

《情書 》The Love Letter

《情書 》The Love Letter 1669-1670 年

油彩畫布(44x 38.5cm)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關於《情書》

荷蘭民俗中喜歡寫情書和讀情書,由於北歐的氣候缺少光照,所以風俗畫家為迎合大眾的生活習俗和審美追求,常常選擇在充滿陽光的室內環境中讀寫情書的題材。

畫中充滿了具有含意的細節,但主要是用來表現軼聞趣事,而不是出於純藝術的考量。座中少婦左手握琴,女傭正遞來一信,她抬眼望著,頗感不安。這封信顯然對她意義重大,也許還帶點浪漫色彩,畫作因此題為《情書》。與維米爾其他畫中的女性人物相比,這位少婦的衣著較為鮮豔,但她顯然是穿著維米爾道具的模特兒,因為在他死後,他的家產清單上就列有那件以皮毛鑲邊的上衣。

這裡的房間也比常見的場面闊氣得多,高大的壁爐上飾有圓柱,人物身後的牆上是工藝精巧的掛毯,及流行一時的油畫,門上懸著落地帷幔,全然一副富貴人家的氣派,這在荷蘭畫中並非少見,但維米爾通常避開這類豪華的場面,因此,也許他創作這幅畫時已是家道中落,自知必須畫些明顯的敘事內容,好與財運亨通的對手周旋,像畫中的光線強如舞臺的照明、地上隨意扔置的拖跬,都可作為這種看法的佐證,也有助於推算出作品的年代。這幅畫雖然缺乏他早期作品的恬靜,仍不失為一幅引人入勝的力作。

維米爾喜用黃色、藍色和灰色,他對色彩的把握和光線的處理非常出眾。通常佈局簡單,尺寸不大,但往往給人巨大的視覺衝擊。 他使用了以微小的畫點組合(點畫法),並且善於使用光線的來源,使畫面產生一種流動、優雅的氣氛,因而被稱為光影大師。

他對畫面非常講究,不論是畫面構圖、人物比例、光影變化都精緻得跟照片一樣逼真。以致有評論家認為這不是藝術,但在荷蘭的黃金時代,人們並沒有把繪畫當成一種藝術,而只是一種手工藝,一種謀生技能而已。他的畫作通常要花很長時間,基本上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幅作品,但每一幅都堪稱精品。 約翰內斯·維米爾,是荷蘭17世紀中期傑出的風俗畫家和代爾夫特風俗畫派的代表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