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少女感”一词,最初火爆于杨幂的少女感人设,媒体炒作为“少女感的最高境界”、“教科书级别的经典”、“高级美”,众所周知,杨幂团队的确很成功。紧接着,我们就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对各路明星引用”少女感“这样的形容词,从52岁的周慧敏、50岁的许晴、43岁的舒淇,到31岁的倪妮、27岁的周冬雨,“少女感”似乎成了可以形容一切美女明星的统称。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为什么现在所有的明星都在挤破头地要贴近“少女感”?有人分析,这是因为国内影视剧市场对女演员角色的限制。因为市场需求,女明星一旦显得不年轻,自然粉丝量减少,一个没有流量的明星,对于导演来说,就失去了市场价值,毕竟流量明星自身更容易带火一部剧。于是,女明星们为了“少女感”前赴后继。

明星对“少女感”的追逐,对网友的审美,起到了很强的带头作用,

而少女感,更是“年轻”的一种视觉标志,对少女感的强烈渴望,更是对年轻的疯狂追求。

可是,只要是生命,势必会老去,即便不愿承认,为什么我们还是如此拒绝现实?

1、将女性物化,可能是男权世界的原罪

有人说,我不得不努力保持年轻,是因为男人无论多大年纪,喜欢的都是18岁妹子。我不是被岁月打败,是被“永远的年轻妹子”所打败。

几乎在所有的宫斗剧中,若宫中有新进嫔妃,其他妃子们一定会冰释前嫌、聚众合谋: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斗一斗也就算了,现在来个年轻的,恩宠有限,“老人们”谁都别想分得一杯羹,要联合起来,“敲打敲打”新人。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而早在2000年前,“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甚至到了宋代,嫁人了也只能随夫家姓,不再是“春花”、“秋月”、“夏风”、“冬雪”,而变成“王李氏”、“陈刘氏”、“朱姚氏”、“夏韩氏”。在男权世界里,女性就是一个生育机器,是一个可以随时被取代的物品。

男权世界里对女性的物化,使女性在潜意识里就将男性对美的定义奉为权威,而“外表可见的美”最直观。因此,年龄渐长这件事,自然而然地成了女性的天敌,也成了很多痛苦的根源。

2、年龄不可逆,气质和内涵却有机会养成

有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美丽是由内而外的。是的,但是,气质和内涵却有机会养成,虽不易,却有希望。因此,年轻,便显得愈发珍贵。

赵雅芝的魅力是公认的,很多人形容她为“气质女神”,但反过来想想,即便拥有同样的气质,面如菜色、满脸皱纹、身材走样的65岁女人,还能称之为“气质女神”么?可见,气质还需美貌作为基础。

与其说众人艳羡赵雅芝的美,还不如说是艳羡她在容貌方面的逆生长。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3、得不到和已失去,不及“得到过又失去”

有人说,最让人念念不忘的便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但是“得到过,又失去”难道不是更残忍么?得到过,享受过;失去了,才愈发追忆。

时光不可逆,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越来越变成“已失去”和“不可再得到”,人们越来越感叹年轻的美好:年轻,除了有美丽的容颜,还有健康的身体,更有用不完的激情。

L姐在7岁的时候曾抱怨自己怎么还不快快长大,68岁的奶奶站在园子里的木槿花下,语重心长地说:“小孩子才会觉得时间过得慢,等你长大了,时间会过得越来越快的。”当时L姐仰着头傻乎乎地问:“小孩子和大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吗?”奶奶一脸高深莫测:“不一样的”。

现在想想,当然是不一样的,“快”和“慢”,都是通过对比来衡量的,正如“等人的时候,时间变得漫长;欢乐的时光,总是过于短暂”一样的道理。

4、难以掌控感,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只有在时间面前是平等的,任谁都会老去。很多人,在各行各业混得风生水起、大权在握、自信满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病痛、行动不便、思维受限等等问题,都会让人感觉无奈,

这种对事物的日渐失去掌控感,所带来的慌张、恐惧和不安,使人们对年纪增长的厌恶感日益飙升。

L姐曾认识一位50多岁的阿姨,她打扮甚是时尚,纹眉、纹眼线、漂唇、美肤,每日都是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由于丈夫2年前因病离世,她特别希望能再找个老伴,一起度过余生。周围邻居给她介绍过很多个对象,她评价道:这个形象样貌倒是不错,可惜家境不好;那个倒是有钱,但是工作不体面;还有一个各方面都还不错,就是身高没有达到我的标准。瞧,她对相亲对象的要求,和二十来岁的姑娘也没太大差别。当然,有要求的择偶观还是值得赞赏的。

阿姨热爱运动,但是她拒绝跳广场舞,因为她不想自己与“大妈”这个词有丝毫联系,她觉得“我还年轻”。她嫌邻居介绍的对象都不达标,毕竟“我条件也不差,可以找到更好的”。她平日里笑脸迎人,一旦涉及与年龄相关的话题,便瞬间拉下脸面。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其实,她不过是拒绝承认自己的年龄,拒绝与她年纪相关的一切事物。她对年龄增长的恐惧,已经超过了对事物本身的客观认知。

5、网红脸审美,是少女感审美的源头

何为少女感?其实并没有谁给过一定的标准,但是在形象上,无外乎满满的胶原蛋白、黑若葡萄的大眼睛、丰润的嘟嘟唇。而这一切,不过是众多网红脸中的一种而已。

很多自媒体在不断批驳“网红脸”,认为这是对审美的标准化、模板化、幼龄化、刻板印象,认为这违背了美的多样性原则,对现下年轻人的审美层次、审美趣味产生了消极影响,甚至很多自媒体,图文并茂地再述八九十年代港星的美貌,因此,邱淑贞咬牌、林青霞饮酒、朱茵眨眼、张敏回眸的画面,都引起了大批网友的集体追忆,网友纷纷感叹那个时代没有动刀子的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那个时代的美,当然很美。可即便如此,回到现实,玻尿酸依旧肆无忌惮,网红脸妥妥当道,流量明星、艺术高校入学新生、韩国小姐选美,甚至包括王思聪的绯闻女友们,依然一个个叫人傻傻分不清。

有人笑说:看北影的新生入学合影,可以来一波连连看,毕竟长的都差不多,能够分辨的,只有整容医生的刀法。

可见,即便我们多么认可当年港星的美貌,当今,还是有太多人为了网红脸前赴后继,甚至连00后都已经开始走上手术台,毕竟数据不会说谎。

网红脸的无孔不入,为“少女感”的滋生开辟了一片沃土。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6、医美市场陷阱,需要传播标准案例

尽管医美事故被媒体频频报道,但医美行业依旧火爆,整容整形市场成了高收入、高利润的蓝海,无数投资人投身其中,大小整容医院、机构、工作室拔地而起,资本的魔爪伸向了普通人的口袋。

一个行业的崛起,势必需要通过媒体传播提升网民“认知”,通过模板化,为爱美的网友提供参考,少女感便是其成功案例,毕竟整容整形在国内市场最初的作用是“治疗缺陷、回归年轻”,少女感既迎合了最初的市场需求,也为行业的兴盛搭桥修路,为医美的普及提供渠道。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但是,无论少女感是源自于自身对年轻的渴望,还是源自于对逝去之物的感怀,或是对未知的恐惧,或是资本趋利对市场的引导,在L姐看来,

“不失自我”,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

L姐认为,人格独立、自我肯定、不随波逐流,对自己有客观的认知,不骄奢、无自卑,才是永恒的魅力。

因为,即便我没有大众眼中的少女感,我依然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依然绽放,我的光彩。

为什么少女感才是评价一个女性魅力的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