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北歐冰球小鎮

瘋狂的北歐冰球小鎮

《熊鎮1》以冰球為主線,把一個瘋狂喜愛著冰球的北歐小鎮是如何把城鎮的命運和冰球聯繫在一起,冰球能走多久,小鎮就能活多久……

然而2/3的篇幅之後,筆鋒一轉,一個女孩在球隊慶祝勝利之夜被隊裡最好的球員強姦了。於是,本來是一本體育勵志類小說,現在變成了一本倫理類小說。是選擇讓最好的球員繼續帶領球隊為小鎮爭取勝利?還是懲罰一個強姦犯?

現實中球星們往往以錢消災,大多數都逃脫了應有地懲罰。而小說裡卻是女孩用槍指著男孩的頭,雖然沒有要他的命,卻是嚇傻了這個在冰球場上威風八面的球員。這應該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兩人相互在對方身上種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瘋狂的北歐冰球小鎮

然而所有人的人生還將繼續,時間讓受傷的人學會堅強。《熊鎮2》把故事拉回到冰球這項運動本身。一切因冰球而起,最後還是需要冰球來抹平傷口。故事中營造了熊鎮和赫德鎮兩個對立面。在醫療、就業各方面本來就衝突不斷的兩個小鎮,因為支持各自的冰球隊而變得水火不融。

尖銳的對立之下,又因為兩個地方球員和教練的變動而產生新的仇恨。在兩個小鎮之間,冰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它是利益、資源、榮譽的混合體。一場比賽可以決定很多事件。

然而作者弗雷德裡克·巴克曼並不鼓勵這種對立,他想還原冰球的本質,不要把一項運動和政治或是別的什麼地方繞在一起。然而最終只能是一種理想,現實中很難做到。故事在這樣矛盾地對立與發展中前行……

瘋狂的北歐冰球小鎮

在熊鎮,很多人認為冰球就是全部,很多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慢慢的冰球代替了生活,紅了眼的人們忘記了生活的本質,它應該是多樣性的、情感化的。除了冰球,還有家人、愛情、學業、朋友……

透過冰球,觀察熊鎮居民的人生是本書的一大特點,四十多歲的冰球隊體育總監與律師妻子之間若有若無的婚姻,貧困的單親媽媽寧願在球館裡做保潔員看著自己的兒子在球隊裡成長。兩個受傷的女孩彷徨中選擇了武術,並走出自己的困惑。

更珍貴的是作者對人們在各自的環境下深刻的心理描寫,讓讀者感同深受,從內心深處融入本書,體會到不同的人生境界。《熊鎮2》的取材來源於真實的人物和故事,這讓我們從故事中獲得地感悟有了不一樣的價值。

作者用迭代的故事描述方式突出了情節的緊迫感和懸念。冰球場上的矛盾最終演變為社會矛盾,甚至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直到負出慘痛代價,人們才認真地思考,冰球的本質是什麼,人性的本質是什麼?

最終,善良而睿智的人們從冰球中走了出來,有人選擇了寫作,最終成為作家。有人選擇功夫,最終獲得了冠軍。有人選擇了競技遊戲,走上國際大賽的舞臺。

當然,熊鎮最瘋狂的還是冰球,一大批立志成為冰球運動員的小孩每天“砰砰砰”的擊打著小球。他們的夢想是成為冠軍,成為NHL球員,成為小鎮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