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重脚轻的感动瞬间

晚餐前看了唐一水的《被残疾的中国残疾人》。虽然我常常鼓励身边朋友及网络粉丝要有对自己坚定的认知,合宜,不过高也不过低,这样就可以有力量持续成长也不会轻易自怨自艾。但每次看到一些令人难过的文章时还是会哀叹这世道,比如前些天也读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我和Charles聊天,常常聊得非常“社会化”。我们说,有很多人的婚姻其实是没救了,婚姻是需要两个人努力的,任何只对其中一方进行说明的教导都有些残忍,尽管当事人在其中还是会自我成长,尽管这个工作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巴不得是双赢,怎奈人的心肠硬了……

我问Charles“你说这些婚姻课程对他们意义何在呢?恐怕在他们之间幸福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

Charles说“对他们可能不一定有帮助,但他们还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如果他们永远不学习,这些悲剧就是世世代代的。”

是呀,如果我们的上一辈、上一辈的上一辈、上一辈的上一辈的上一辈,他们有去弄明白婚姻的意义是什么,有了解过两性的差异,有学习过如何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做有效沟通(诚然这里面有许多历史的错,但现在我们是有资源有办法去学习的),就会带着更符合事实的期待进入婚姻,也会更有信心和能力去经营婚姻。

这人生最重要的一课,竟不是在人们走入它之前得到应有的教导,却往往是在出现问题后去补漏堵破口。那必定是难上加难了,更何况我们也同时没有受到过任何关于“心”的操练,那里就像一块久未耕种的荒场,一不留神遭遇侵袭,立刻就缴械投降。

生命、自我认知、婚姻,三个最重要的课题居然一直在人生的上半段缺席,一股脑儿的学习各样知识、技能,在输输赢赢中挤出一条路来。忽然到一个时间,周围的人都开始给你压力“该找个人结婚了。”这跟赶鸭子上架有啥两样?

有些遗憾,有些残酷。但如果不希望这样的遗憾和残酷世代流传,今天还愿意负伤成长的人,确实是下一代的英雄,因为这一批人是在积极的忍耐中为自己的后代积累宝藏的人。

昨儿晚餐后舞蹈。

在音乐中,在肢体的舞动中,在老公说要做我的“Back up dancer ”,两人在大笑声中扭来扭去。

我竟忽然感动得无以名状。于是嚎啕大笑。比嚎啕大哭时更用力。

然后带着这种带些癫狂的感动,写下这段话。

很多事都可以回复如下:

你这样看我吗?

哈哈,很遗憾。但我认为我不必对此说抱歉。

因为,我相信上帝不是这样看我。

(这篇文是不是看着有些头重脚轻?是的,一开始头重一点,只要它能驱使我们的脚不断往前走,脚会慢慢变得强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