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無土栽培生菜賣8元,是傳統種植的16倍,這是如何做到的?

在江蘇東海智慧農業產業園內,一棟棟溫室一字排開。走進棚內,一排排“漂浮”在水床上的生菜葉片肥厚、鮮嫩翠綠。

一棵無土栽培生菜賣8元,是傳統種植的16倍,這是如何做到的?

“這是以植物工廠模式種植的水培生菜。”在棚內,技術人員楊旭說,“可別小看水培種植,通過環境、技術等控制,生產出的1棵生菜零售價達到8元,是傳統種植價格的16倍,每棵利潤在3元左右,且具有綠色、生態、有機等特點。”


小生菜,為何大效益?這背後是東海縣著力做強農業園區,通過技術化、流程化的管理,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貢獻出鄉村振興“新”力量的付出。佔地2800平方米的連棟溫室全是用鋼結構建成,擁有營養液自動施肥機、智能化溫室控制系統、潮汐式苗床等現代化設施設備。


一棵無土栽培生菜賣8元,是傳統種植的16倍,這是如何做到的?

在育苗區內,一粒粒黑色的生菜種子被放在帶有方格狀的海綿育苗盤內。“我們從種子發芽這一刻起,就與土壤脫離接觸。”托起一個育苗盤,楊旭說,“每棵間距都控制在2釐米,5天左右就移到分苗床上,每棵間距是6釐米。一週左右再進行定植,30天便可以採收上市。”


一棵無土栽培生菜賣8元,是傳統種植的16倍,這是如何做到的?

無土栽培起到了不受土壤和水體的汙染限制,大幅度減輕了土傳病、細菌、根線蟲、微量元素等對植物的危害,解決了水體流失、過度使用化肥農藥等對環境的汙染。同時,溫室外層還鋪設了遮陽網,可根據透光率不同,進行自主選擇。四周的溼簾和風機可以起到降溫及通風作用。每張苗床間隔底部還鋪設了暖氣管道,針對天氣變化,可隨時用來增溫。

一棵生菜的生長,不僅被精確到種植間距還被確定到天,這是何等的技術保障。“這個營養液,是依據東海的氣候條件量身定製的。”為保證生菜健康生長,楊旭說,“整個生產利用漂浮板栽培,深液流生長模式。營養液通過大小不一的導管,循環輸送養分給苗床上的生菜,使得用水、用肥、用工成本大幅減少。”溫室內,一塊塊不同顏色的粘蟲盤懸掛在生菜上空,防蟲網、殺蟲燈等物理治蟲設備一應俱全。

一棵無土栽培生菜賣8元,是傳統種植的16倍,這是如何做到的?

環境好,再加上技術強,便催生了生菜的質量優。傳統生菜在採收時必須除去根,這樣就造成生菜營養損失比較嚴重,新鮮度和口感都受損,而且還不耐儲藏。3天內如果不消費,菜就蔫了。而水培生菜是帶著根系採收,只要保證根部溼潤,生菜就一直處於生長狀態,最少可保持一週


一棵無土栽培生菜賣8元,是傳統種植的16倍,這是如何做到的?


採收的不同,帶來銷售價格也截然不一

“現在市場上傳統生菜價格是5毛錢一棵,而我們的卻達到8塊錢一棵,且供不應求。”楊旭說,“加上溫室智能操作,不再受氣候制約,原本一年一季兩季的作物,到了我們這兒,一年可達十季以上。”據悉,該棟溫室日產1500棵生菜。不僅如此,整個生產環節只需2名工人便可以管理到位,並免去了翻地、澆水、施肥、打藥等工序。


向綠而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生產放心農產品

已成為東海發展現代農業的風向標


“我們還在園區綜合體裡採取5層立柱式、人工光植物工廠的模式進行生菜種植,為農戶提供在空間有限、環境惡劣下生產蔬菜的樣板。”福如東海集團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加龍說,“另外,我國第一座全部自主集成創新研發的自動化水耕栽培葉菜工廠,設備安裝已進入調試階段,月底全面投入運營。”屆時,園區內6棟連棟溫室、18棟日光溫室日產生菜1萬棵。


一棵無土栽培生菜賣8元,是傳統種植的16倍,這是如何做到的?

科技動力的不斷注入,催生了便是東海農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通過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範,最終帶動輻射周邊鄉鎮更多農民採用這種現代化設施種植,引領東海農業走向高端化、產業化、融合化。

將工業化思維應用到農業生產的管理和經營上,建綠色產業基地,來增加農民收入,這將是未來東海做大做強現代農業的一條重要路徑。

智慧農夫:專注智能溫室與無土栽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