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刚性?平衡?揭开中国版“监管沙箱”的庐山真面

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让金融新业态层出不穷,金融科技加码下,各平台金融业务更加精细、便捷,金融服务成本和效率也得以优化。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有其两面性,金融科技成为时代趋势的同时,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和监管不匹配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平衡金融科技的创新和监管成为了政府和金融监管者面临的难题。

2019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官网发文,支持北京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通过“包容审慎”的监管框架,将“刚性底线”与“柔性边界”结合,为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创新带来新的契机。目前,北京“监管沙箱”第一批创新应用项目完成登记入箱,第二批项目征集工作已于日前启动。

平衡金融科技创新和监管 中国版“监管沙箱”全速推进

2019年底,央行官网发文,提出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探索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社会监督等柔性管理方式,努力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着力提升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

与此同时,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国函〔2019〕16号),央行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金融提质增效,营造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央行行长范一飞日前在《中国金融》刊文表示:“2019年以来,央行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10省市积极组织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此次试点没有简单套用传统风险防控手段,而是在事前制定应急与退出机制,采用风险拨备资金、保险计划等补偿措施,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风控体系,打造灵活高效的试错容错机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综合风险补偿、运行动态监控、安全评估认证、跨部门协同等方面的试点经验和有益做法,形成了新型创新监管工具的雏形。”

众所周知,“监管沙箱”由英国率先提出,其中“沙箱”原本指一种容器,里面所做的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在军事、计算机等领域指的都是一种进行试验推演的环境。

而在中国的金融科技领域,“监管沙箱”可理解为向金融科技公司测试创新产品提供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使用“监管沙箱”的公司可以测试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通过“包容审慎”的监管框架,将“刚性底线”与“柔性边界”结合,为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创新带来新的契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20年1月14日,北京方面公示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第一批)6个项目。3月17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宣布,北京“监管沙箱”第一批创新应用项目完成登记入箱,同时启动第二批项目的征集工作。

互金通讯社了解到,第一批创新应用6个项目主要来自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联/度小满/携程、百信银行、宁波银行、中国银联/小米数科/京东数科等机构。这些项目聚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API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涵盖数字金融多个应用场景。

包容?刚性?平衡?揭开中国版“监管沙箱”的庐山真面

在既有的监管框架下降低测试门槛,同时确保创新测试带来的风险不从企业传导至消费者,可以说,中国版“监管沙箱”是在平衡金融科技领域“创新与风险”过程中,监管制度的一次创新,有助于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重点 支持科技公司直接申请测试

梳理上述已经进入“监管沙箱”测试企业的业务范围不难发现,各企业创新应用主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等为支持。在大数据技术方面,除了工商银行之外,其余项目均有所提及。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农业银行、百信银行、宁波银行以及中国银联/小米数科/京东数科等项目均有提及。当然,由此也可以反观出“监管沙箱”对创新企业的真正支持。

一方面,企业可以安全测试其产品,并且不用先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成本高昂并且存在申请失败风险的监管许可上面,从而节省了为获得监管授权而遵守复杂程序所带来的高昂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不断调试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更好地顺应监管要求,而且当通过测试并获得理想的结果时,由于重大未知已经消除,吸引投资者将变得更简单,从而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提高金融的易得性,也能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的体验,更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包容?刚性?平衡?揭开中国版“监管沙箱”的庐山真面

值得一提的是,持牌经营是金融机构申请测试的基本条件。与之对应,科技公司直接申请测试也需设置相应门槛。据范一飞介绍,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方,参与测试的科技公司主要从事金融相关的业务系统、算力存储、算法模型等科技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能力输出。他进一步表示,应明确科技产品在信息保护、交易安全、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基础性和通用性要求,使之作为科技公司直接申请测试的门槛。

范一飞透露,后续,央行将进一步优化创新监管流程与机制,明确科技产品成熟度、适配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标准,通过国推认证把好安全关口,确保经过真实金融场景的全面测试和迭代优化,科技公司能够打磨出满足行业共性需要、符合监管要求的科技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公司在满足门槛要求的前提下可直接申请测试,涉及的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应用场景则须由持牌金融机构提供。科技公司既可联合金融机构共同申报,也可单独申报后结合应用场景选择合作金融机构。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可期,未来需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

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而正是得益于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才有层出不穷的金融新业态改变和提升着人们的生活。

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非接触、线上化服务不约而同成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阶段老百姓的不二选择,金融领域也是如此。范一飞强调,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并不是说客户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交互,而是基于网络、电话等通信渠道,将“面对面”转变为“屏对屏”“键对键”“线连线”。

事实上,金融机构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提供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加深了与客户的互动联系,从长远来看对扩大客户群体、优化服务模式、拓展发展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包容?刚性?平衡?揭开中国版“监管沙箱”的庐山真面

据悉,接下来,央行将发挥好创新监管工具的引领、孵化作用,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提供安全便捷的测试环境,鼓励金融机构深挖科技创新潜力、加大数据融合力度,在保障资金与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基于线上渠道、远程服务等方式畅通金融“绿色通道”,为老百姓和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更快更好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版“监管沙盒”启动,未来,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将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来探索一条可复制推广的中国金融科技应用创新之路,更好助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不过,作为舶来品,“监管沙箱”实际上是一个创新测试机制,它鼓励的是在符合现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基础上,尚不具备管理细则领域中的合规创新。因此要注重沙箱标准实施和创新测试评估的规范专业,测试中企业风险处置和监管风险防控的无缝衔接是各企业遵守必要的规则底线。

范一飞表示,下一步,央行将以创新监管工具为基础、以监管规则为核心、以数字化监管为手段,通过创新监管工具更好掌握金融科技创新的服务模式、业务本质、风险机理等,更快出台监管规则,纾解因规则滞后带来的监管空白、监管套利等问题,使创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加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强化监管渗透的深度和广度,加快金融科技监管的数据加持、科技武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