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招錄會反彈嗎?——職業教育專題研究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招錄會反彈嗎?——職業教育專題研究


公職類考試“逢進必考”

第一部分我們對國內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制度進行了回顧分析,拆解就職機構,稅務部門是全國垂直單位,國考招錄佔比最高;地方機構以公檢法、政府機關為主;事業單位的“大頭”是教育和衛生醫療。為保證招錄過程的“三公”,公職類招錄考試“逢進必考” 。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招錄會反彈嗎?——職業教育專題研究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就職人員存量分析:合計約 5000 萬

1)公務員規模從兩個維度分析,一是官民比,中國在職公務員(含非在編)約 1725.6 萬人,其中在編 760 萬,官民比 1.24%,遠低於全球主要國家的 3%;二是官兵比,公共服務部門“官多兵少”,基礎人員不足,比例失調。

2)事業單位中醫療衛生和教育是“大頭” ,合計規模 2500 萬,且持續增長。

3)整個財政供養人員合計約 5000 萬,佔總人口比例 3.49%,低於美國的 7.47%和英國的 8.93%。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招錄會反彈嗎?——職業教育專題研究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改革分析:短期壓制,後期反彈

1)公務員機構改革是“大部制”改革,改革文件中也並未有明確“裁員”表述;而是人員崗位合理化、機構合理化,將職能類似的部門統一管理,力圖解決政府機構重疊、“政出多門”等問題。

2)事業單位改革是分類改革,主要影響行政和生產型單位,“大頭”衛生醫療和教育不受影響。通過分析改革歷史,我們發現改革中崗位需求短期凍結,後期均出現反彈。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招錄會反彈嗎?——職業教育專題研究


反彈的三個基礎邏輯:

1)公共服務滯後,特別是治安、教育及醫療; 2)退休彌補,60 年代初出生的在職人員迎來退休高潮, 1982年起大規模擴招的公務員將在 2020 年左右迎來大規模退休,特別是稅務部門;3)保就業需要,市場化單位崗位供應不足,為緩解壓力,公職類單位預計會承擔更多就業,特別是每年 800 萬+的應屆生。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招錄會反彈嗎?——職業教育專題研究


退休高峰期將至:

中國就業人員就業退休高峰期:根據中國年出生人口數據可知,1961 年之後出生人口數量劇增,按照正常的工作年限來算(女 55 退休,男 60 退休),2017-2022年開始是中國在職人員的退休高峰期。由於歷史經濟體制原因,1961 年之後出生的在職人員多集中於國企或者公共服務部門,他們正式進入退休高峰期,退休後編制輪空需招錄補充。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招錄會反彈嗎?——職業教育專題研究



投資建議

小編認為,高度波動本就是行業的特點,也是行業門檻之一。近兩年招錄規模的波動主要對中小機構產生較大壓力,而龍頭機構依託其完善的週轉體系不僅能對沖風險,還能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隨著招錄的逐步反彈,龍頭機構有望實現紅利和市場份額的“雙收割”,堅定推薦市場唯一龍頭【z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