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門檻越來越高,重點高校內銷近半名額!

在如今本科生遍地走以及大學生就業難的背景下,本科學歷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許多大學生計劃通過考研這條道路提高學歷,以增加未來就業的砝碼或暫時躲避就業的壓力。

研究生門檻越來越高,重點高校內銷近半名額!

但是,考研這條道路並不簡單。考研黨不僅要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還需要一個人長期直面內心的孤獨。

而現在,考研還要面對名額的減少。

國外研究生大多采用標準化考試+申請制的錄取方式,在本科期間即可報名參加考試,在大四秋季進行學校申請。春季進行面試,本科畢業前獲知錄取情況。

在國內上研究生,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則是要考研。但是,目前越來越多的本科生通過推免的方式獲得研究生名額。不少名校每年都會舉辦夏令營,為推免的學生和招生導師提供相互瞭解的機會 。

”肥水不流外人田”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顯得極其適用,某個211大學的學長告訴我,在本校考研究生容易多了,學校會給學生提供各種便利,同時對於本校學生也會特殊照顧,筆者理解這為人之常情。

來自北大的研究生數據顯示,成功向北大推薦本科生的院校當中,近7成屬於211院校。而在1886名通過推免被錄取的同學中,622名本科就讀於北大,而第二名的武漢大學向北大推薦了58人且遙遙領先。

研究生門檻越來越高,重點高校內銷近半名額!

很遺憾,考研這條道路正在變得越來越窄。

網易數據表明,2010—2018這九年以來,高校越來越傾向於通過推免的方式來錄取碩士研究生。有學者指出,推免生的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高於考研學生是高校提高推免生錄取比例的潛在動力之一。

不可否認,名校的推免生質量確實高於考研學生,名校通過這種途徑選拔優秀的人才無可厚非。但是,任何事物都是過猶不及的,三分之一的研究生名額通過推免,使得上升的通道變窄,考研正在變得越來越難,大有當年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之勢。

研究生門檻越來越高,重點高校內銷近半名額!

印度高學歷人數高大於中國,重新定義印度!這篇文章裡寫道印度本科以上學歷的人高於中國,實行高等大眾教育的中國居然比不過實行精英教育的印度,不感覺這很荒唐嗎?

筆者對中國高等教育深感失望,一個社會只有不斷變化才會有進步才會發展。晉升階層的固化,只會使整個社會停滯不前,而教育的本質是公平的。

2014年,學術型碩士錄取推免生不足40%,2016年一度超過50%,其後穩定在50%左右。專業型碩士錄取變化幅度不足10%,2018年這一比例已超過30%,比例大幅上升。

研究生門檻越來越高,重點高校內銷近半名額!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2010年全國約141萬人報考研究生,2018年增至238萬人,2019年更是達到290萬人。即使你實力超群過了初試,也可能因為你的本科院校而被刷下來。

遠離世俗的喧囂,堅守內心的孤寂,祝每一個考研的學子馬到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