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女出身,才思敏捷,大唐女詩,路遇渣男,毀掉一生。

薛濤,長安人,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與韋皋、元稹均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


妓女出身,才思敏捷,大唐女詩,路遇渣男,毀掉一生。


薛濤與劉採春、魚玄機、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

妓女出身,才思敏捷,大唐女詩,路遇渣男,毀掉一生。


薛濤父親薛鄖,在蜀中為官,英年早逝,薛濤隨母在蜀中一代流浪。薛濤聰明好學,八歲能詩,一次,父親指著一棵梧桐樹讓她作詩,她才如泉湧,當即賦詩一首: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妓女出身,才思敏捷,大唐女詩,路遇渣男,毀掉一生。


薛濤才思敏捷,除精通詩詞外,還深諳音律,十六歲墮入樂籍,名動一時,她以歌伎身份出入幕府,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但未能實現,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

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健、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稱道:“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妓女出身,才思敏捷,大唐女詩,路遇渣男,毀掉一生。

薛濤

薛濤詩詞、音律為二絕,但真正讓薛濤名滿天下的還是她的字。薛濤的書法無女子之氣,筆力峻激,行書巧妙,不以剛勁取勝,頗得王羲之法。貞元初年,薛濤退隱於成都西郊之浣花溪,浣花之人多業造紙,薛濤惜其幅大,不便寫己所作小詩。她在成都浣花溪採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製成深紅色精美的小彩箋,後世流行之紅色小八行紙,謂之“薛濤箋”。多用於寫情詩情書,表達愛慕思念之意,

元和四年(809年),薛濤偶遇一位青年才俊,迅速被其吸引,這個人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大詩人元稹。元稹相貌堂堂,詩文名滿天下。他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謂千古名句。元稹因為得罪權貴,被貶到蜀中,兩人相識後,很快墜入愛河。


妓女出身,才思敏捷,大唐女詩,路遇渣男,毀掉一生。

此時的薛濤已人近中年,大元稹十歲,是一對名副其實的姐弟戀。但薛濤不聽朋友勸阻,全身心投入,執意跟元稹發展這份不可能的愛情。她為元稹寫過很多詩,風格與她蒼勁的詩風迥然不同,完全表達一個熱戀中小女人的情懷。

但好景不長,三個月後,元稹被調回京城,一別十年,薛濤一直持守著對元稹的思念,矢志不渝。但元稹這個渣男,在這十幾年內經歷喪妻、納妾,一直到823年,他才想起把薛濤接到身邊重續舊情。但不久元稹結識浙東名妓劉採春,見異思遷,將薛濤拋棄。


妓女出身,才思敏捷,大唐女詩,路遇渣男,毀掉一生。

薛濤雕像

極度失望的薛濤寫下了一首名詩《春望詞》,其中有幾句非常有名:“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當年元稹要來接她的這個許諾,跟隨雨打風吹去,但是她卻為此堅守誓言,終身未嫁。元稹的薄情讓她心灰意冷,從此她脫下紅裝,換上道袍,與世無爭,超然物外。

大和五年(831年),元稹卒。次年夏,薛濤亦卒,享年六十三歲。薛濤的一生,充滿了遺憾,反而使她的形象更加立體豐滿,少年時家道的不幸,中年時感情的挫折,造就了一個有血有肉、與眾不同的薛濤,成就了一個千古奇女子。


妓女出身,才思敏捷,大唐女詩,路遇渣男,毀掉一生。

薛濤和元稹

最後附上薛濤小令一首,以幫助我們解讀這個美麗名伶。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溼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蓆,夜深閒共說相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