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1.毛血旺

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賤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裡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2.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來至三國飲食文化,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三國時的安漢(即今南充市)有一對夫妻二人,開了一個小滷菜酒店,西郡太守常來此處飲酒,感覺菜味非常可口味美,對兩夫婦手藝特別稱讚,為讚揚兩夫妻手藝非常特別,因此用“夫妻”二字命名,將此菜取名為“夫妻肺片”夫妻肺片細膩、微辣、香、甜、鮮,回味可口;並推介給大哥劉備,做御膳供品食用,得名夫妻肺片。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3.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徑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4.擔擔麵

擔擔麵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它是自貢市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於1841年。因最初是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麵,用一中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或燉蹄膀。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5.川北涼粉

川北晾粉自清末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當時,原南充農民,在中渡口搭棚賣擔擔涼粉,他的涼粉製作精細,從磨粉攪制到調料、配味都有獨到之處,行人品嚐後無不稱道,謝涼粉便有了名氣。其後加以改進,涼粉製作工藝得到進一步完善。不久便名揚川北一帶,“川北涼粉”也不脛而走。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6.鍾水餃

“鍾水餃”由於餃子皮薄、料精、餡嫩、味鮮。鍾水餃始於1896年鍾燮林的創始,原來在成都的荔枝巷開店,又叫“荔枝巷水餃”。後來才從荔枝巷遷到如今所在的提督街。現今的鐘水餃,除了傳統的紅油水餃和清湯水餃,又增加了三鮮水餃,海味水餃,蒸餃等40多個品種。 值得一提的是蒸餃,竹雪的如玉,皮薄呈半透明狀。鍾水餃憑藉一流的口味,早已被評為“成都名小吃”,“中華餐飲名店”等殊榮。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7.龍抄手

創始於本世紀40年代,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肉,經猛燉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 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抄手”是四川人對餛沌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大概是因為包制時要將麵皮的兩頭抄攏,故而得名。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8.廖排骨

廖氏家族的蒸滷技術有明確記載的時間始於清朝乾隆年間, 據廖家族譜記載:“入宮尚膳監 膳夫”太公獨創的“蒸氣燻滷”技術和典藏滷料配方名冠宮廷。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照常膳底檔》史書就常見其代表作“紅滷鴿脯”的記載;後,乾隆南巡,駐陛揚州,官紳接駕設“滿漢全席”,“紅滷鴿脯”位列席中。從此,廖氏獨創的“蒸滷”絕技享譽四海,乾隆以後《大清會典-光祿寺則例》史記有關一等漢席的記載中也常見廖氏獨創的“蒸滷”技法烹製的精品滷菜。1978年廖氏太公生前所藏《滷法技冊》和一罈“紅滷湯”在廖家祠堂附近被挖掘出來。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9.棒棒雞

晚清時候,一戶人家宴請一位開飯館的朋友,妻子正把已煮好的準備做涼拌雞塊的白條雞,腿上捆綁的麻繩解下待宰。但是麻繩捆的太緊一直沒有解開,旁邊玩著木棒的兒子看到母親這麼費力,就用手裡的木棒打白條雞。母親看著兒子天真並沒有對孩子捶打雞身的做法多加制止。正是孩子無意之舉增添了這份菜的滋味,席間飯館老闆對這份涼拌雞肉大為讚賞,稱讚此菜口感好,比起自己飯館裡做的是更有嚼勁也更加入味,忙向這家女主人討了做法。最後才發現了木棒敲打的妙處。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10.關刀即時撈冒菜

清末民初,有一家開在戲園旁邊的冒菜小館,掌櫃也是一位好戲之人,他最喜歡聽關羽的戲文,痴迷於關公手提一把青龍偃月刀與兄弟三人馳騁疆場一路打拼的傳奇故事無法自拔。因為太過崇拜,他還將自己的店鋪取名為關刀冒菜,希望自己的這套獨門冒菜工夫也能夠像“關刀”故事一樣永續流傳。冒菜店掌櫃為躲避戰亂,只能背井離鄉,掌櫃的後人經過一番思慮,根據現代人的消費觀念,又重新整合了爺爺的冒菜配方,變有了關刀即時撈冒菜。關刀即時撈冒菜,起於民國,來自成都。

成都不為人知的十大名小吃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