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守內虛外原因:除燕雲之夢破滅外,還有兩個讓他懼怕的問題


宋太宗守內虛外原因:除燕雲之夢破滅外,還有兩個讓他懼怕的問題

宋太宗

趙光義,早在五代後周時期,就跟著哥哥趙匡胤南征北戰,開始戎馬生涯。他與趙普一起策劃了陳橋兵變,北宋建立時任殿前都虞侯,成為禁軍高級將領,後又擔任開封府尹,被封晉王爵位,位在宰相之上。

宋太祖外出時,趙光義都是作為東京留守,坐鎮京城,代理朝政。因此,在宋太祖駕崩之前,趙光義就已經掌握了朝廷大權,也很順利地成為了宋朝第二任皇帝,是為宋太宗。

在宋朝的皇帝中,宋太宗也算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君王,他即位之初,立即把宋太祖未完成的統一戰爭等未竟事業繼續推行下去。宋太宗先是迫使吳越王錢俶納土歸附,獲得東南13州、1軍、86縣;接著,割據福建漳、泉一帶的陳洪進,也迫於壓力,放棄對漳、泉二州14縣的割據,向宋朝納土。

自此,宋朝正式統一了南方疆土,只剩北境的北漢政權未歸附。

為了攻下北漢,宋太宗事先做了周密的計劃,從外交和軍事兩個方面入手,先是六次派使臣出使遼國,對遼作出友好和平的姿態,通過這種親善舉動,使遼放鬆與宋朝作軍事對抗的準備。與此同時,宋太宗加緊軍事訓練,查看武器裝備,加緊修造兵器及攻城器械,檢閱禁軍的演習等。

滅北漢,攻幽州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於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先是任命潘美為主帥,兵分四路,圍攻北漢都城太原,再派兵佔領太原以北的石嶺關,阻止遼軍援兵,最後,宋太宗御駕親征,一路打到了太原城。

當時,遼國並沒有坐視不管,一方面,派使臣向宋朝抗議,質問宋朝為何攻打北漢;另一方面,派兵馳援北漢。而宋太宗也表現得很強硬,說:“河東逆命,所當問罪,若北朝不援,和約如舊,不然則戰”,你遼國不救援北漢,宋、遼繼續保持和平,不然,咱們就打一仗。

結果是,遼國派來的援兵,被埋伏在石嶺關的宋軍擊潰,幾乎全軍覆沒。而北漢也在宋太宗的軍事打擊下,迫於壓力,獻城投降,自此,北漢10州、41縣併入大宋。

自此,宋太宗不僅繼承了宋太祖的統一事業,滅掉了五代最後三個割據政權,奠定了北宋的疆域,完成了天下的局部統一。特別是滅掉了頑敵北漢,讓宋太宗豪情萬丈,把目光盯上了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是後晉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宋太祖一直想收復它,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封樁庫,把每年財政的結餘都存入封樁庫,等錢存夠了,就向遼國贖回燕雲地區。如果遼國不答應,就用封樁庫裡的錢,招募勇士,用戰爭手段奪取燕雲,可惜的是,宋太祖死得早,還沒來得及實施這個計劃。而宋太宗先後兩次北伐,欲收復燕雲十六州,但都遭到了慘敗。

當時,宋太宗攜滅北漢之餘威,壓根就沒想著用錢贖回燕雲,直接對遼發動了戰爭,調派大軍圍攻幽州。但可惜的是,宋太宗兵敗高粱河,腿上還中了一箭,最後是靠乘驢車才脫險。這次由宋太宗親自指揮的幽州之役,以宋軍的慘敗而告終。

宋太宗守內虛外原因:除燕雲之夢破滅外,還有兩個讓他懼怕的問題

幽州之役慘敗的原因

當時,宋軍對北漢連續作戰好幾個月,已經疲憊不堪,早成了強弩之末,將領大多都反對進攻幽州,對廣大的將士們來說,打下了北漢,封賞還沒有拿到,又急匆匆要去打更強大的遼國,自然是不願意的。

但是,宋太宗不顧宋軍的厭戰情緒,下令猛攻幽州城。幽州是一座軍事重鎮,也是遼的南京,城池堅固,防守很頑強,宋軍日夜不停地用最新式的攻城炮具,連攻11天,都未能把幽州攻陷。

而此時,宋太宗接到情報,遼國宰相耶律沙率援軍前來救幽州,前鋒已經到了高粱河。於是,宋太宗命令宋軍放棄進攻幽州,直奔高粱河,先把遼國援軍給幹掉再說。宋軍殺到高粱河,見數萬遼兵越河而來,宋太宗不等遼兵排兵佈陣,立即指揮宋軍殺向遼兵。

於是,宋、遼兩國軍隊激戰三四個時辰,遼兵傷亡慘重,就有些頂不住宋軍的進攻,便開始撤退。宋太宗一看遼兵敗退,立即追殺過去,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無數的遼兵從宋軍的兩翼殺了過來,從左翼殺出的是遼將耶律斜軫,右翼殺過來的是遼將耶律休哥。宋軍經過剛才一番激戰,早已是精疲力盡,怎能抵擋得住兩支勁旅的衝擊,一下就亂了隊形,宋軍就這樣敗了。

宋太宗從幽州城下兵敗後,很長時間就消停了,攻取燕雲的事情就暫時擱置起來了。此後,宋、遼兩國都是在邊境上對峙,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雍熙北伐慘敗的原因

但是,三年之後,也就是太平興國七年,遼國政局發生了變化,遼景宗病死,幼主即位,大權都落在了母后蕭太后手裡。於是,宋朝一個邊境將領就向宋太宗報告說:“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幸用事,請趁此機會攻取幽、薊”。宋太宗接到這個報告之後,覺得這是一個攻取幽州的好時機,就開始為收復燕雲做戰爭準備。

雍熙三年(986年)三月,宋太宗命曹彬、潘美、田重進為三個方面軍的主帥,兵分三路,約定在幽州會師。

其中,曹彬率領的東路軍為主力,號稱十萬,從雄州出發,主攻幽州。中路軍由田重進率領,由定州向飛狐關挺進。西路軍由潘美、楊業率領,出雁門關。

宋太宗的進攻策略是,先讓東路軍步步為營,緩緩進攻遼國,以牽制遼軍主力;西路軍則採取大迂迴戰略,攻入燕雲之地後再會合中路軍東進,對幽州形成夾擊之勢,一舉奪取幽州。

不得不說,宋太宗的這個策略,也挺高明的,在戰爭前期,宋軍都進展非常順利,中路軍和西路軍都是捷報不斷。而曹彬率領的東路軍,也不甘示弱,為了爭功,不知不覺加快了行軍速度,把宋太宗讓東路軍緩緩進攻遼國的策略拋到了九霄雲外,一路高奏凱歌,深入敵境,攻佔了涿州。

當宋太宗還沉浸在捷報的喜悅中時,聽說曹彬攻佔了涿州,被遼兵切斷了糧道,急忙命曹彬退出了涿州,不準再冒進。但是,曹彬的部下不樂意了,見中路軍、西路軍連續打了勝仗,東路軍卻只能憋屈在後方,就聯合向曹彬施壓,而曹彬也經不住大家的勸說,就再次率軍進攻涿州。

等曹彬的東路軍再次殺到涿州,已經是人困馬乏,而糧草也吃得差不多。當遼國大軍殺來,餓著肚子的宋軍,自然不是遼軍的對手,曹彬三戰三敗,幾乎全軍覆沒。

因為曹彬率領的東路軍主力慘敗,其它兩路宋軍也被迫撤退,否則就會被遼軍切斷後路。宋太宗這次三路大軍伐遼國,再次遭到了慘敗。

軍事上的失利,除了曹彬犯了冒進的錯誤,還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宋太宗對武將的防範,“將從中御”,皇帝坐在宮殿裡,指揮千里之外的戰爭,無疑會剝奪將領的靈活指揮權。

宋太宗兩次北伐遼國,都遭到了慘敗,從此就採取了“守內虛外”的國策。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準確。因為,促使宋太宗採取“守內虛外”的國策,還有另外的兩個重要原因。

宋太宗守內虛外原因:除燕雲之夢破滅外,還有兩個讓他懼怕的問題

原因之一:党項人的崛起

在唐末五代的割據勢力中,還有党項人拓跋氏割據的夏州,轄有夏、綏、銀、宥四州之地。党項人最初居住在青海高原東南部,唐朝時遷徙到了今甘肅、陝西一帶,被唐朝統治。

唐末,党項人的首領拓跋思恭幫助唐朝鎮壓黃巢起義,被唐僖宗任命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姓李氏,封夏國公,鎮守夏州之地。從此,党項人成了西北一支地方割據勢力,在五代時期,党項人都同中原王朝保持著臣屬關係,但又保持著割據地位。

北宋建立後,党項人繼續向中原王朝稱臣,同北宋保持著密切的臣屬關係,名義上,夏州地區仍然是宋朝的一部分。

太平興國五年,定難軍節度使李繼筠死,其弟李繼捧繼位,但是,部分黨項人不服他,李氏家族鬧起了內訌。李繼捧出於利益方面的考慮,就向宋太宗表示要歸附宋朝,獻出自己的地盤。

但是,在歸附宋朝的問題上,党項人內部意見並不統一,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反對歸附宋朝,率領一些親信逃到了夏州東北300裡的地斤澤(今內蒙古),將當地的党項人聚攏在一起,反抗宋朝的統治。

李繼遷利用宋、遼之間的矛盾,向遼國稱臣,從遼國獲得了支持,在與宋朝的對決中,李繼遷採取了足夠的靈活策略。如果宋朝大軍壓境,李繼遷就遣使向宋朝謝罪,等緩過神來了,就再次進攻宋朝。當時,宋太宗派人押運40萬石軍糧到靈州,半道上被李繼遷劫了。宋太宗大怒,兵分五路進攻李繼遷,但由於五路大軍協調出了問題,還是無功而返,對李繼遷是徹底沒撤了。

原因分析

當李繼捧上表歸降,宋太宗還是採用當初削平吳越、閩兩個割據政權的老辦法,派官員直接管轄夏、綏、銀、宥四州,再把李氏宗族遷移到京城。

但是,宋太宗沒有考慮到夏州是多民族雜居之地,情況非常複雜。官員到那裡之後,不但沒有采取優撫當地少數民族的政策,反而把宋朝繁重的賦稅、徭役制度帶了過來,甚至還把之前十多年來少數民族掠奪的奴隸、牛、羊還給了原主。本來,這樣做並沒有錯,但未免操之過急,在統治還未穩定的情況下,就得罪了當地佔優勢的少數民族,無疑是不利於宋朝的統治。

對少數民族來說,既然歸降宋朝不能獲得好處,還讓自身利益受到損失,那乾脆就不歸降了,紛紛起來反抗宋朝。

而這一切,都被李繼遷看在眼裡,他知道宋朝在當地的統治難以鞏固,就舉起了抗宋的大旗。而宋朝為了對付李繼遷,對夏州進行了經濟封鎖,不準夏州人用當地產的青鹽來換漢族的糧食,使得許多“戎人”因缺糧食進而對宋朝採取了敵視態度,紛紛加入李繼遷的隊伍。

而之前親宋的李繼捧,看到夏州當地的百姓生活困難,其歸降之心也出現了動搖,暗中同李繼遷勾結,這使得李繼遷更加囂張,勢力範圍進一步擴大,在與宋太宗的對決中,漸漸佔據了主動權。

宋太宗守內虛外原因:除燕雲之夢破滅外,還有兩個讓他懼怕的問題

原因之二:內部不穩

此時,宋太宗無疑是被邊患搞得焦頭爛額,本來一個遼國,宋朝就難以招架;現在又多了個党項人,遼國與黨項相互馳援,這對宋朝來說,是處於戰略上的被動。

鑑於此,宋太宗曾經對大臣們發表了一個觀點:

“國家若無內患,必有外憂,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是邊事,都可以預先防備。只是奸邪難以察覺,若為內患,深為可怕。”

這說明,宋太宗不再把外敵當作首敵,而是把內部敵人當作首敵,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他的話中提到的“奸邪”,顯然是指內部問題,但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指統治集團內部有可能陰謀奪權的人。

因為,宋太宗也是在“燭影斧聲”的一片質疑聲中上位的,當初也參與策劃了陳橋兵變,自然對內部政變問題異常敏感。而且,當初第一次攻打幽州之時,宋太宗一度與大軍走散了,宋軍又找不到宋太宗,以為皇帝凶多吉少,就有人提議擁立趙德昭為皇帝,事後知情的宋太宗,非常憤怒,一句話逼死了趙德昭。

二是指農民暴動。

當宋朝北伐遼國失敗,西北李繼遷又加快了武裝抗宋的腳步,就在宋太宗疲於應付之時,川蜀又出現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由王小波、李順領導農民起義風暴席捲四川,聲勢浩大。從淳化四年十二月到淳化五年(994年)正月,起義軍以風捲殘雲之勢攻克了蜀州、永康軍、邛州、雙流、新津等城邑,所到之處懲治貪官汙吏,對百姓秋毫無犯。因此,起義軍所到之處,都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支持,最終攻下了成都,建立了“大蜀國”。

雖然四川大規模的起義被宋朝鎮壓了,但其提出的“均貧富”口號,卻獲得了百姓的支持。因此,川蜀小規模的起義則頻繁爆發,到了宋仁宗時期,這波浪潮下的農民起義才徹底被鎮壓了下去。

川蜀農民起義爆發的時間,距宋朝建立僅僅過去了33年,距宋朝消滅北漢,實現局部的國家統一才14年,就出現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對於歷史上統一的王朝來說,是非常罕見的,宋朝自開國之初,就有尖銳的矛盾未解決,這無疑會動搖宋朝的統治。

宋太宗守內虛外原因:除燕雲之夢破滅外,還有兩個讓他懼怕的問題

總結:

當宋太宗收復幽州的夢想破滅了,党項人又崛起,與遼國聯合對付宋朝,這使得宋朝在“國際上”的處境非常被動;同時,宋朝內部又出現了一系列矛盾,這些矛盾經過日積月累,越來越嚴重,爆發起來就會動搖宋朝的統治。當宋太宗聽到成都被起義軍攻破的消息,曾大吃一驚地說:“豈料賊勢猖獗如此”!這說明,內部問題的嚴重性,已經遠遠出乎宋太宗的意料。

對宋太宗而言,對外又不能開疆拓土,只能把重心放在國內,重點防範農民起義,地方上一出現農民暴動,就把農民招募到軍隊中,強壯一些的,編入禁軍,體質弱的,編入地方廂軍,用這種釜底抽薪式的方法,防範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爆發。

這種在邊境採取消極防禦,而重點防範內部的政策,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守內虛外”,而宋太宗及其後面的繼任者,都在這種政策下越陷越深,最終,兩宋皆亡於外族。

宋朝相關:

宋朝國防思想的內涵規律,打仗遵守了就十戰九勝,否則就十戰九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