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重蹈近代中國的覆轍:愛國≠排外

近代中國晚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制度上的滯後導致清政府不得不被動接受變革。在外界力量的壓迫之下,拒絕學習他國先進理念,正是思想的滯後致使了清朝國度的衰滅。曾經在鴉片戰爭時,清朝著名大臣林則徐曾對英國的先進武器十分讚賞,提出清朝像英國學習先進武器的想法。學習他國的長處來增進本國的實力,本是一個值得歌頌的好事。然而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皇帝對此非常抗拒,認為學習他國就是一派胡言。

由於觀念上的不同,清朝當時沒有意識到外界世界的變局,以及忽視拒絕接受新鮮理念可能造成的極大危害。儘管清朝當時一些相對開明的大臣願意學習他國的技術,但是在當時的社會非常令人難以接受。《海國圖志》是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魏源所著的一本奇書。書中記述了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觀點中心是師夷長技以制夷,他被因此稱之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是其中的觀點,仍然相對自信的認為當時的清朝一切都是最先進的,只是武器略不如他國,學習武器就能夠戰勝其他國家。然而這樣一部主張向西方學習技術的書,卻被當時的人是作為石破天驚,因而尚未廣泛流傳開來就成為了禁書。

拒絕重蹈近代中國的覆轍:愛國≠排外


華夏中心天下觀,成為了清政府前進變革上的重要阻礙。盲目的認為自己的文明才是文明,拒絕向他國進行學習。這樣“天朝上國”的觀念束縛了清朝的發展,清政府在自鳴得意中被固有的錯誤觀念所桎梏。第一次鴉片戰爭、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當時並未真正為近代中國敲響警鐘,一次又一次的戰敗,說明了兩種體制國家之間的戰鬥,一個非現代化的國家是無法戰勝現代化國家的。所謂的自信愛國卻成為了空談誤國,把排外當做是愛國,是中國近代的一個悲劇。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國呢?

正如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的觀點,把盲目排外稱為愛國,是近代中國的巨大悲劇。當社會上只存在一種聲音,那這樣的聲音一定是不全面的。體制的變革和調整才是社會進步與其穩定的關鍵。自辛亥革命之後,中國的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西方的一些職業開始在中國社會出現,其中包括律師和記者。政治體制的完善和改革,正面解決了社會存在的矛盾。

如果規矩太過繁瑣,那麼不如打破它。清政府失去了政治體制改革的機會,由此在國際社會中陷入了被動。這也在提醒著我們,一個國家如果想長足的發展,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和社會現實進行制度的更新。如梁啟超曾所言,若想真正的避免革命和暴力,必須要不斷地進行體制的調整和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