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靠父母手把手教,高考325分考上大專,如今現狀如何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張易文是個10歲的小女孩,小小年紀的她已經成為了別人口中的"神童"。她的的父母覺得學校的教育往往難以實現個性化,自己夫妻倆也可以教孩子學習。10歲的張易文靠父母手把手教,高考325分考上大學,如今現狀並不美滿。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對張易文進行手把手教學。儘管沒有過在校上學的經歷,在父母長期的手把手教學後,張易文在9歲的時候嘗試著參加了一次高考。便絕儘管能夠做對一些高考題目了,但是,張易文的第一次高考成績並不理想,只考了172分。

10歲女孩靠父母手把手教,高考325分考上大專,如今現狀如何

在這之後,張易文重新備戰高考,第二次高考成績考到了325分,達到了大專學校的分數,孩子也開啟了自己的大專學習生活。

如今的張易文,由於年齡的差距,同時孩子長期沒能和同齡人或者除了父母以外的其他人大家到,張易文並不能夠很好融入現在的生活中。由於自己的特殊經歷,張易文也或多或少遭受著議論,現如今的生活現狀並不美滿。

10歲女孩靠父母手把手教,高考325分考上大專,如今現狀如何

01

父母的手把手教學可能產生不利後果:

讓孩子到學校接受教育是每個孩子的成長所必須經歷的,也是幫助孩子掌握知識技能,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在校學習的經歷中,孩子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情,這能夠幫助孩子在掌握知識的時候更全面地發展。然而,這些卻都是父母手把手教學所不可能產生的益處。父母自認為對孩子有好處的"手把手式教學"可能更不利於孩子的受教育和成長。

10歲女孩靠父母手把手教,高考325分考上大專,如今現狀如何

02

父母手把手教學和孩子在校學習,效果明顯不同:

父母希望通過手把手教學取代孩子在校受教育的想法其實是十分錯誤的,手把手教學和孩子在校學習二者所給孩子帶來的效果是十分不一樣的。

1、學校能夠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校期間,孩子會接觸到很多不同性格的人。不論是老師或是同學,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能夠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通過與不同類型人相處的過程中,孩子能夠與大家互相磨合,這對孩子的性格塑造也是十分有利的。而僅僅在家學習的話,孩子的人際圈內只有父母,這容易使得孩子之後與其他人難以融洽相處。

2、學校更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

除了教授知識,學校也是十分重視孩子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無論是身體素質,道德教育或是藝術情操上,學校都能夠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而即使是再全能的父母,知識面也往往涉獵很廣,從而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

10歲女孩靠父母手把手教,高考325分考上大專,如今現狀如何

3、學校能夠豐富孩子的學業生活

無論是在學校上課的經歷或是在學校認識的人,對於孩子日後來說都將是重要而美好的回憶。而父母手把手式的教育往往難以實現這一點,也會讓孩子的學習生活中變得更單調、無味。

03

孩子的發展,父母不應"急於求成":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切勿急於求成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前提,只有方向正確了,孩子才能夠在父母的教育下有所收穫。父母急於求成的教育觀念往往會產生物極必反的不利影響。

10歲女孩靠父母手把手教,高考325分考上大專,如今現狀如何

2、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促進全面發展

萬物生長皆有它特定的規律所在,孩子的成長也不例外。無論是生活或是學習,孩子的收穫知識的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孩子的成功也並不是父母所謂的"手把手教學"就能夠帶出來的。父母的教育行為應該從孩子的全面發展上來考慮。

3、避免與其他孩子盲目的比較

比較,相信是很多家長常做的事情。但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是,盲目的比較往往會給孩子和父母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在盲目的比較下,父母就容易產生錯誤的教育觀念或是行為。

10歲女孩靠父母手把手教,高考325分考上大專,如今現狀如何

結語:在教育方面,學校往往能夠給予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不論是在學術知識或是社交能力等等層面,學校更佔有優勢。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不能急功近利,應該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循序漸進。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