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號丨一名武警少校對母親的深情緬懷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熄燈號丨一名武警少校對母親的深情緬懷


江蘇老家有個風俗,老人去世“六七”的時候要“化牌子”和親屬“脫孝”。母親在世的時候跟父親商議過將“化牌子”和親屬“脫孝”都定在 “五七”這天。“牌子”化掉後,父親就不用每天三餐再給母親供飯了,這大概也是母親不想給老父親增加過多麻煩的本意。

熄燈號丨一名武警少校對母親的深情緬懷


父親和母親就是這樣,凡事都替對方考慮,尤其是母親患癌症的這七年裡,我和妹妹都不在他們身邊,都是父親領著母親從鄉下輾轉到縣城的大小醫院,跟主治醫生交流、諮詢母親的病情、掛號、交費、抽血化驗、拍片、等待結果、拿藥、陪床、取飯……父親都是獨自默默的去做,不想麻煩兒女。

熄燈號丨一名武警少校對母親的深情緬懷


母親回家養病時,父親更是裡裡外外一把手,既要照顧母親、洗衣、做飯、持家,還要處理單位工作的事,儘可能減輕我們的經濟負擔。母親也力所能及地乾點家務,為父親分憂,能動的時候,給父親做上可口的飯菜。

特別是母親臨終前的半個月時間裡,總是半夜疼得睡不著,父親怕晚上睡著照顧不到母親,就用一根尼龍繩一頭繫著母親的手,一頭繫著他的手,母親一動,他就能醒過來,就這樣精心陪侍、毫無怨言,送母親安詳地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

記得小時候,鄰居家每到春頭上,新糧沒有下來的時候,家裡口糧就緊張,但母親平時就注重將山芋、青菜、雜糧與細糧搭配食用,母親這樣善於持家,我們總是能渡過每年最難熬的那段時間,還能接濟鄰里些。

熄燈號丨一名武警少校對母親的深情緬懷


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和妹妹都能穿上乾淨如新的衣服和鞋子,讓別人家的小孩很是羨慕。家裡住房不是很寬敞,但收拾得乾乾淨淨、井井有條,同學和小夥伴們都願意到我家來做作業或一起玩,鄰里們吃飯的時候,也都願意端著飯碗在我家邊吃飯邊聊家長裡短,時不時都要品嚐母親醃製的“汗菜古”。

小時候,母親除了種地,還在父親單位門口擺個攤位賣小吃,家裡還飼養了雞、鴨、鵝和豬。家裡的日常開支大多是母親掙的錢,養豬的收益可以供我和妹妹的學雜費。

那幾年,我和妹妹們放學後,除了等遠在地裡幹農活的母親回來做飯,還要餵豬食,早晨把鵝放出去、晚上再把鵝趕回來。趕鵝可是個非常難的活,遇到颳風下雨天時,就很麻煩,鵝有時就不能全數回來,父親還因此對我們發過脾氣,我們縱有萬般委屈,心裡也十分自責,因為每隻鵝都是家裡的重要資產。回憶童年,雖然日子過得苦,但是母親帶給我們很多的滿足和快樂。

熄燈號丨一名武警少校對母親的深情緬懷


母親上初中時,學習成績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因為家裡窮,上頭又有兩個哥哥需要娶媳婦,外公就不讓母親上高中了,聽外婆說,那一年學校好幾個老師到家裡來,想說服外公讓母親繼續上學,但母親終究還是初中畢業就回來幹了農活。

母親年輕的時候還是村裡的文娛宣傳隊員,所以能唱很多好聽的歌,有時在家裡幹活,邊幹邊唱,我們都覺得很好聽。我最敬佩母親的是很多陳年的事她都能記得,而且非常詳實。我大概也遺傳了母親這樣的基因。當兵的時候,部隊選拔“能人”參加師裡的知識競賽,經過兩個月的強記,我打敗了全連的所有高手,參加了最終的比武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如今,我成了家、立了業,也有了安穩的工作,遂了母親的心願。大概是自己也成為人父的緣故,這些年越來越多地回憶母親的瑣事,情難自已。對母親的回憶總讓我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安寧,一遍一遍地回想著母親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像是枝葉對根脈的感念。

作者:武警天津總隊 陸洲

來源:人民武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