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丰绿增水 兴业强文

商丘:丰绿增水 兴业强文

虞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县城建起10公里的生态景观带,美了环境,乐了百姓。

“家乡建得越来越美,到县城,有城区贯穿东西10公里的滨河景观带;回村里,有由河道改造的‘十里画廊’,水绿相连景不断,确有江南的味道!所以总喜欢请朋友来家乡看看。”在义乌的虞城工量具经销商李志,经常这样自豪地给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

近年来,虞城以县域治理“三起来”编制县域发展新格局,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基层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2019年,虞城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农林牧渔业总量、增速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营业收入总量均全市(县区)第一;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保税物流中心被认定为省示范物流园区。今年2月26日,全市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主会场选在虞城,虞城36个重大项目同时开工;保税物流中心第一季度业务逆势上扬,完成业务507票,实现开门红……

强产业

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

走在稍岗镇冯庄村,来往穿梭的物流车,伴着村民家中传出的机器轰鸣声。正和妻子在家里装钢尺的贫困户冯显金见面就夸村“两委”帮他搞产业:好嘞很!他两口装一把尺挣5角钱,一天能装400多把、挣200多元,靠产业脱贫了。

他所在村仅有1500余人,现有218家民营企业、30多家电商、4家物流公司。

虞城县把群众有效组织到产业链上,壮大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让三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通过强产业,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以此谋划发展与扶贫有关项目,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以大带小,增强产业的承载力;以小育大,激活产业的成长性;以新促转,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带动群众提升脱贫质量。以大带小,大产业带动小农户、小车间、小微企业,三大支柱产业把一部分适合手工加工的工艺让渡或前置到扶贫车间,拉动村级扶贫小车间、农民家庭加工,提升产业的承载力、组织力、辐射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扩大利益链,带动群众稳定脱贫。以小育大,让小微企业跟着大规划走,小农户跟着大产业走,林果、蔬菜、经济作物等带动群众1.2万户。小车间跟着大市场走,建成扶贫车间182个。小宗菜跟着大品牌走,小青菜搭乘冷链物流,带动10万余人从事食品加工。

“一个穷村、小作坊,三年成就‘雨披乡’。”在沙集乡任楼村做了8年雨披生意的江苏人孙汉初兴奋地说,从开始的三五个人几台机器,到现在有3个大型雨披企业、50多个家庭作坊,已形成全国最大雨具产业群之一。以产业带动精准扶贫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田庙乡后刘村虞北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79户198人稳定脱贫。

重创新

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

从0到1是从无到有的创新,虞城是造字鼻祖、造酒鼻祖、烹饪鼻祖、汤药鼻祖和教育始祖等五祖发端起源地,虞城人民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挣脱僵化陈旧的思维,一次次从创新中寻求突破——

虞城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解决县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发展动力活力的根本途径,把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坚持以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模式、治理模式,推进管理运营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统筹推进全县各项工作。

在虞城电镀生态园,国内领先的项目一期污水处理站和40多条电镀生产线正全力运转。“电镀生态园目前一期全部建成投产,二期厂房工程基本结束,并签约了宇通客车、徐工集团等知名企业的产业链企业入驻。”商海博环保科技公司总经理吴海运说。电镀生态园是虞城高新区通过“管委会+公司”模式改革的一个缩影。

创新“政府+公司”模式。深入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改革,在厘清政府与市场功能的基础上,将原来由管委会独自承担的职能,改为由高新区管委会和下属国有公司共同承担,管委会负责高新区管理和政务服务,国有公司承担高新区开发建设和专业化服务。目前,虞城高新区已建设中国五金工量具产业生态城、电镀生态园、食品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商丘综合保税区等,入驻企业266家,四上企业180家,食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200亿元。虞城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一区多园”发展新路径,为产业园区创新转型、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劲动力。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虞城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激发调动群众积极性,把综治元素与金融元素、经济元素相结合,建设诚信体系。提出以家庭为单位“以孝治家、以勤兴家、以诚立家”,走出了一条以诚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将综合治理与金融、经济、文化相结合的现代治理之路。把所有人以户为单位纳入诚信体系,按照十大评定标准,由银行授信,可根据星级标准进行5万元—30万元贷款,目前已累计使用贷款30亿元。积极推进“一中心三平台”建设,将执法、应急等纳入此平台推动基层治理。

夯基础,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这10公里的景观带,把城区的水贯通起来了、把绿也连接起来了,城在林中、城在水旁,美了环境、好了生态,我每天都在这里走走玩玩,心里可舒坦啦!”县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郭朝清在滨河景观带一边散步一边举起手机拍下身边美景。

虞城县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环境融通、基础设施联通、惠民政策贯通、思想文化理念贯通,形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生态环境融通。虞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出“果乡绿城”基本定位,持续做好“丰绿、增水”这篇大文章。城与乡一起谋划,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相融的大空间;水与绿一起谋划,形成“一纵十横、五湖四带”水绿相连的大格局;林与果一起谋划,形成“林带重生态、果园重富民”林果相间的大融合;点与线、面一起谋划,形成“抓点延线拓面”点面互补的大覆盖;植树与护树一起谋划,形成种、养、护、管的植护大机制,五个一起谋划推进生态环境融通。以城市园林化辐射带动乡村生态建设,创建森林小镇4个、林果化花园化村庄112个。以水和绿为脉络梳理出了“一纵十横、五湖四带”,依托引黄中心干渠这个南北长57公里的重要水系,在其和几个重点河流交汇点打造“水绿相连、水绿相映,绿随水走、水随绿行”的大生态绿化体系。把中央公园概念导入虞城大规划,把“大和小”统一起来、把“绿和水”统一起来、把“地上和地下”统一起来、把“业态和文态”统一起来,四统一推进百城提质。开工建设了汉建风格、园林式的五星级宾馆,落地了中国(虞城)影视城,引进了城市综合体“三大”工程。实施建设100个小胡同改造、100个公厕、100个小公园和小书屋建设“三小”工程。推进了睦邻湖、利民湖、北湿地湖、木兰湖、莲花湖,黄河故道生态带、滨河景观带、310经济生态带、东沙河和高速路生态带“五湖四带”建设。完成了老城区和新城区地下管网建设。

虞城还把基础设施联通、把制度政策贯通。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创建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立四级网格化管理机制,着力落实落细各项惠民政策。用文化凝魂聚力,促进思想文化理念贯通。

快马加鞭再出发,时不我待谋发展。虞城将紧扣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持续擦亮品牌,重在培育产业龙头;盘活资源,重在优化提升镇区;变革图强,重在强村集体经济和高新区;融会贯通,重在提升能力、区块链接共享。

县域治理“三起来”已成为虞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着虞城走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