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城街道為群眾鋪築幸福路

隆陽區蘭城街道漢營社區轄閔家山、張家山、小馬路3個自然村,共有114戶462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238人,村民主要以務工和零星種養殖為收入來源。

曾經的漢營社區,道路坑坑窪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莊“髒亂差”、垃圾遍地、汙水橫流。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蘭城街道認真分析貧情、致貧原因,聚焦制約瓶頸,制定幫扶措施,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徹底實現了水通、電通、路通、網通“四通”,為村民架起了幸福生活路。

清泉汩汩流

水是農業農村生產的第一要素,只有讓困難群眾用上安全乾淨的水,脫貧新生活才能邁開第一步。蘭城街道通過尋找水源、向上爭取人畜飲水項目,讓家家戶戶實現了安全飲水有保障。2017年投入資金30多萬元,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工程及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提升工程,架設管道5公里,完成了漢營社區3個自然村的自來水入戶管網建設,徹底解決了群眾喝水難、用水難問題。

道路條條通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滯後嚴重製約著山區的發展。多年來,閔家山、張家山、小馬路3個自然村的群眾都在為出行難犯愁。2017年起,在蘭城街道的努力和交通部門的支持下,投資400多萬元完成了村組道路主幹道硬化6.5公里,街道以獎代補、群眾自籌的方式硬化入戶道路、院場1萬多平方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歷史一去不復返。道路通實現了群眾多年的夙願,不但改善了群眾的出行條件,也為群眾發展生產、特色農產品銷售提供了便利條件。

路燈亮堂堂

漢營社區3個自然村雖然十多年前就通了電,但是一直沒有進行農網提升改造,電線老舊不安全,遇到颳風下雨,停電現象時常發生,群眾生活十分不便。針對這一問題,蘭城街道及時和電力部門協調,實施了3個自然村的農網提升改造,改造線路20多公里,保障了群眾的安全用電,現在家家戶戶用上了電器,門前路燈亮堂堂。

家家有網絡

緊隨農村電網改造的步伐,蘭城街道積極與移動、電信網絡公司聯繫對接,開展了3個自然村山區網絡建設,架設網絡寬帶8公里,實現寬帶網絡進家入戶。現在家家戶戶看上了智能電視,足不出戶就能在網上購物,通過網絡推銷自家的農特產品……網絡為群眾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搭建了電商扶貧的新路子。

脫貧攻堅強村富民,精準施策補齊短板。“四通”徹底改變了3個自然村的舊貌,呈現出村容村貌整潔、道路四通八達、群眾生活便利的和諧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