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上千元,產量不斷驟減,價格一直暴漲,農民卻表示很無奈

農民都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加上勤加管理才能迎來大豐收。近些年來在大多數農產品種植上,算是一片豐產豐收的現象。僅以去年柑橘類農產品來說,產量比以往都要增產許多,其中全國柚子產量達到了上百萬噸之多。從個例來看,在瀘州地區,糧食作物總產量已經超過206萬噸,實現了連續6年增產,說明我們的種植技術在不斷提高。

而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些與時代背道而馳的物種,它們年產量逐漸驟減,價格一路暴漲,一斤千元供不應求,農民也表示很無奈。這種現象讓人真的不敢相信呢,可實際真的存在,下面就讓筆者來好好介紹一下吧。


一公斤上千元,產量不斷驟減,價格一直暴漲,農民卻表示很無奈


這個物種就是當下市場上非常火爆的養生滋補品紅菇。僅以目前的種植技術來說,紅菇還是一種無法實現人工栽培的物種,算不上是農產品。我國紅菇產量主要來源於3個地方,廣西、雲南、福建,因產量受自然環境影響,紅菇的產量十分不穩定。氣候適合它生長的時候產量會高一些,氣候較為惡劣,變化多端的時候,特別雨水不足的情況下,紅菇的整體產量就會很低。

一公斤上千元,產量不斷驟減,價格一直暴漲,農民卻表示很無奈

在1999年的紅菇行業報告顯示,當時紅菇的產量是林區自然生長的紅菇年產量可達 19.83kg· hm-2,但如今已不足5kg· hm-2了,這數據可見當下紅菇產量不斷在驟減。另外再加上去年雲南地區乾旱,今年福建氣候異常,從去年開始9月份的紅菇市場來看,當時紅菇產量已經大幅度下降,而今年有行內人士預測,今年5月份這波的紅菇產量可能要比去年9月份的產量還要低很多,可能會創歷史新低。

一公斤上千元,產量不斷驟減,價格一直暴漲,農民卻表示很無奈

紅菇屬大多數種類是可食用,且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有“菇中之王”的美稱。在市場需求上,已遠超其他菇類,成市場的香饃饃。特別是在福建、廣東地區十分流行吃紅菇,燉紅菇湯,許多人認為吃紅菇有著延年益壽、防癌抗癌的效果,儘管價格逐漸上升,也不乏對紅菇的追求者。

一公斤上千元,產量不斷驟減,價格一直暴漲,農民卻表示很無奈

從過去紅菇的行情來分析今日全國各地報價最高的達到了750元一斤,而在2018年的同期報價,當時紅菇的價格在400元一斤。短短兩年時間,一公斤的紅菇價格已經從千元之下暴漲到了千元之上。當然各地價格會有一定的浮動、偏差,但是國內整體紅菇市場的行情都在暴漲。

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市場需求不斷暴增,可產量卻不斷驟減。從需求方面來看,紅菇自進入市場開始,國內消費市場對紅菇的需求就日益增長,甚至有國外友人到國內採購。而紅菇的產量,以上已經分析過,需求與產能的背道而馳,肯定會導致價格再次暴漲。

一公斤上千元,產量不斷驟減,價格一直暴漲,農民卻表示很無奈

對此許多消費者表示,這次採菇人肯定要大賺了。可實際農民們卻表示,他們也很無奈。原因在於紅菇並非普通農產品,而是一種目前還無法人工栽培的物種,農民根本沒法通過種植實現盈利,更何況今年產量整體上預測是減產。在沒有產量的情況下,價格再高農民朋友也只能表示無奈了。今年專業採紅菇的人可能會將自己採到的紅菇滿足自身需求,即便是現在一公斤上千元,也不捨得拿去市場售賣吧。

不知你們當地去年紅菇產量如何?你們吃過紅菇嗎?見過紅菇嗎?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