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文| 江宇琦

編輯| 吳燕雨


故事的節奏變了。


多年以前,面對一片待被開墾的藍海,萬達大舉進入電影產業。王健林甚至在2006年萬達工作總結會上表示:“電影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產業。”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圖源視覺中國)


但萬達的電影路,並沒有暢想得那麼一帆風順。時隔多年,萬達在電影產業中,開始面臨著內憂外患。在原計劃衝擊700億票房的2020年,一場疫情讓行業按下了暫停鍵,企業紛紛破產、裁員、資金鍊斷裂。家大業大的萬達電影也沒能倖免,裁員、降薪,多版塊業務幾位中高層紛紛離任。


但其實萬達的困境出現在疫情之前。4月中,萬達電影發佈2019年年報,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4.35億元,同比減少5.23%;淨利潤-47.29億元,同比下降324.87%;扣非淨利潤為-48.47億元,同比減少529.14%。其中,淨利潤的下跌,最主要原因是萬達電影計提了55.75億的商譽。


簡單的數字羅列,可能並不足以全面反映萬達電影此刻的壓力——院線市場份額逐漸縮小、電影內容主打“安全牌”導致品牌特色喪失、上下游整合及全產業鏈佈局也不及當初預期般順利……

在市場格局不斷變化的當下,一些曾經的方法論正在受到衝擊,而新的勢力也在不斷向老大哥們發起挑戰。


遙想當年,“萬達院線”成立5年便榮登院線一哥,併成功上市成為“院線一股”(後更名“萬達電影”);稍後成立的“萬達影視”,也在幾年之內就躋身內地電影“老五大”之列;在海外收購AMC、傳奇影業;在影視基地、衍生品等業務中,萬達也有著前置性的佈局和投入……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一切都近在眼前,一切又恍如隔世。


在追溯萬達電影歷史的過程中,毒眸偶然讀到了一個小故事。2006年10月,萬達做了一次名為“我的萬達故事”的徵文大賽,在眾多作品當中,有篇名為《萬達影城 震撼一生》的文章,最終獲得了“優秀獎”,其作者是來自山東日照的年輕姑娘趙霞。


“第一次和深愛的老公去看電影,收穫的是幸福,是感動,是新鮮,是震憾……不用說影片,光是坐在裡面,就夠我們回味一生了。”在這篇文章裡,趙霞講述了她和丈夫第一次去萬達影城觀影的經歷,而在文章的末尾,丈夫則許諾她“以後每年你的生日我們都進萬達看大片”。


在萬達暢想電影沒有天花板的那一年,中國電影市場全年票房26億,可謂“一片荒蕪”;但在萬達遇困的今天,大盤已經超過了600億,而還有更大的衍生市場未被充分挖掘。在觀眾已經成熟的今天,真正觸頂的並不是電影行業,而是產業原本的發展模式和思路。


在這當中,萬達的電影故事只是一個縮影。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要做就做第一”

“現在做文化、做旅遊,都不是為了順應一時半會兒的形勢調整,是為萬達今後20年儲備核心競爭力。如果你做事情只看這一年兩年,好了就猛做,不好就瞎做,這個企業一定不能成為行業龍頭。”

這是萬達開始佈局電影業務早期,王健林對電影業務的展望。在他的認知裡,萬達進入一個行業的目標要麼是“中國第一”,要麼是“世界第一”,因為只有做到第一,才能利用品牌延展性和關聯性去做很多暢想。而他對於萬達電影的暢想,一度是“2020年我們的院線力爭佔到全球電影票房的兩成”。

做電影院的初衷,是為了配合商業廣場的發展腳步,讓萬達每建造一座商業廣場都配備多廳影院。可沒想到,配合商場業態反而成為了萬達的優勢。


早期萬達院線旗下的影院均為直營,且基本位於萬達廣場內。萬達廣場“自帶的流量”,不僅成功聚攏了人氣,更幫助萬達院線快速打響了招牌,在短短三四年內遍佈全國。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萬達廣場(圖源網絡)


針對這樣獨有的優勢,萬達院線在2008年成立了影院規劃設計部、市場部、發展部,通過組織架構上的一系列調整,開始在項目的選址和運營規劃上下功夫。等到2009年結束時,萬達院線便以超過8億人民幣的年度票房收入首次成為國內第一,且牢牢坐穩頭把交椅直到今天。

時至今日,萬達在影院端的運作思路已經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可。近年來,有大批地產系玩家開始佈局影院業務,希望藉此去做多業態整合或謀求資本化。有某地產系影院的負責人告訴毒眸,現階段業內很多地產系影院,都是從萬達的成功中看到了可能,並在複製、模仿萬達於影院端的運作模式。

取得了國內領先後,萬達又將目光放到了國際。

2012年5月,萬達集團宣佈以26億美元正式併購北美第二大電影院線AMC,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也因為在美國的佈局,萬達成為了全球第一家跨洲院線公司,為此當時還有一位西方的學者寫文唱衰,稱萬達的全球電影佈局肯定失敗,因為在此之前還從沒出現過跨洲院線公司。

對於唱衰,王健林直言:“我想以前還從來沒有過飛機、火車呢,現在不也有了。如果想從來沒有就不做,那永遠不會有新的東西出來。”此後幾年,萬達又陸續收購了澳大利亞赫伊斯、歐洲歐典等很多院線,確實將院線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在做全球佈局的同一時刻,萬達院線的國內進軍同樣沒有停止。拓普智庫數據顯示,2012-2019年間,萬達院線有票房數據記錄在內的影院,平均每年淨增近80家,是其守住第一的關鍵。考慮到萬達院線的影院多為自營,這樣的增長速度即使在影院發展最瘋狂的那幾年,也依然十分誇張。

除了在自有商業地塊裡建設新影院外,萬達在國內優質影院的收購上,也是毫不吝嗇。2015年7月,剛上市不久的萬達院線以10億元的天價,收購了世茂影院旗下15家影院100%的股份。這在當時業內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也成了那些年影院價格翻升、影院建造潮興起的原因之一。

如果說萬達在下游的領軍,多少有些“偶然”成分,那在產業上游內容生產領域裡,萬達影視的佈局,便確實能夠體現出萬達在電影上的前瞻性了:2009年,華誼兄弟上市、萬達院線問鼎的這一年,萬達影視傳媒正式成立了。

“全產業鏈整合是很多公司的共識,目的是希望藉助下游份額的擴充和上游內容業務形成協同,增強話語權。”有從業者表示,近年來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發力影投,金逸、橫店走入上游,目標和想法都是相似的。而比起同行,萬達在這一塊的佈局確實提前了很久。

公開資料顯示,萬達影視在2011年後,才算真正意義上介入到電影內容的生產與創作,但是等到2015年時,便憑藉《煎餅俠》《滾蛋吧,腫瘤君》《尋龍訣》等影片,累計斬獲票房63億元、收入5.8億元,位居國內民企第一,完成公司年計劃的180%。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在次年年初的年會上,王健林不僅罕見地對分管相關業務的副總裁葉寧提出了表揚,還宣佈已對院線、影視、發行三家公司的總經理予以了提拔。同年,萬達集團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收購了美國傳奇影業,在電影內容業務上也實現了跨洲。在當時,一度有傳言表示萬達有意派拉蒙。

“和國內很多影企不同,萬達影視走的更像是好萊塢那套體系。老闆不會直接管理到電影業務本身,而是由相應業務的高管們組成‘綠燈委員會’,由更懂行專業的影視人來負責具體業務。”不久前剛剛離職的萬達影視副總經理鄭劍鋒告訴毒眸,在這種“經理人體系”下,萬達在電影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的管理體系,這也是其早年能夠成功的關鍵。

曾在上海迪士尼負責過中美合拍片工作的鄭劍鋒,此前分管萬達影視的電影項目開發與製作工作。他之所以會在2013年時選擇加入萬達影視,一方面在於看到了內地電影市場的空間與潛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相信,萬達影視是國內最有可能把電影工業化做得比較成熟的影企。


類似的觀點,前萬達影視總經理蔣德富也曾向毒眸提起過:好的內容生產、在萬達強大的資源支撐下,甚至能對中國電影有所貢獻。

只不過,實現中國的電影工業化也好、守住老大的位置也罷,都不像想得那麼容易。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萬達院線的“危”與“機”

萬達電影在院線業務上,優勢正變得越來越小。

早些年間,萬達電影對於院線業務的構想,是佔據國內市場份額的40%以上。而根據拓普智庫數據顯示,雖然2020年萬達院線的影院數已經突破了650家、是2012年時的6倍,但票房佔比僅有12%,而2012年時這一數據則一度接近15%。

屋漏偏逢連夜雨,疫情所導致的影院停工,直接使得萬達電影在2020年第一季度裡,大約虧損了5億元以上,並被曝不得不在復工無期的情況下裁員20%-30%。


雖然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此後否認了“裁員20%-30%”這一消息,但有知情人士向毒眸證實,裁員的情況確實存在,其中有不少是一線的影院從業者,且包括一些影院端的中層管理人員。


不過,萬達電影當下的困擾不僅僅是因為停工。公司財報顯示,去年萬達院線斬獲國內票房83.2億元,同比增幅4%,低於全國5.4%的票房增幅與萬達2018年10.1%的票房增幅;觀影收入毛利率從2018年的10.33%下滑到了6.61%,另一項和影院經營有直接關聯的廣告收入則同比下滑了22%。

換句話說,早在這次疫情到來之前,萬達電影在影院業務上就已經感受到了一些壓力。縱使從盈利能力和市佔比來說,萬達電影仍然是當之無愧的院線一哥,可卻在和當初定下的小目標漸行漸遠。而這背後,是被行業錯估了的市場前景和“窮追不捨”的影院新銳們。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萬達影院(圖源網絡)


先看市場前景。萬達電影成為院線一哥的2009年,全國年票房增幅高達43%、位列全球第一,而後5-6年時間裡,內地電影票房的增速也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這種增長速度給了不少從業者一個錯覺:國內票房的高增速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對市場前景的樂觀,催生了兩件事:首先,2015年前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下游的頭部公司都保持著較快的擴張速度,每年擴充數十上百家影院的大有人在;其次,很多企業在投資、併購影院時可謂不計成本,其中就包括萬達的幾次大併購。

這些變化,直接導致了今時今日行業的困窘。一方面,影院的擴張速度要高於消費需求的增長,因此伴隨著影院數量突破一萬大關到來的,是多數影院票房收入的逐年下滑。另一方面,資本的狂熱炒高了影院房租、埋下了商譽隱患,都在今天讓從業者倍感壓力。

萬達年報披露的數據則顯示,萬達在2015年募集的一筆資金裡,有9.9億元將用在影院建設上,並承諾年均利潤總額為14659萬元,可2019年時這些影院的實際年效益僅為1800萬元。

至於當年花高價買來的一批影院,如今也給公司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萬達電影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司為境內影院業務所做的商譽減值準備達到了23.39億,是此次商譽減值的“重災區”,涉及數十家影院類投資單位,其中有不少影院都是過去五六年間,萬達花高價購入的。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數據來源 :萬達電影2019年年報


再來看影院新銳們。如上文所言,近年來越來越多地產商從萬達電影的成功中獲得了啟示,開始大力佈局電影業務。

拓普智庫的“2019年影投龍虎榜”顯示,去年全國影投票房排名上漲榜前二十里,有半數左右是地產系或擁有自有商業地塊的影投。其中華潤萬象靠20家影院斬獲2億票房,排名全國第34位,比之前一年上升92位,是去年排名增幅最多的企業。

的確,電影行業並不能算是一場嚴格意義上的零和遊戲,但在過去幾年影院增幅高於人次和票房增長的情況下,一方的得益必然伴隨著另一方失意。


拓普智庫在對泰禾集團的旗艦影城(南昌王府井Dolby Cinema店)進行數據分析後發現,該店僅開業半年便分流走了其所在商圈12.36%的市場份額,其中兩家開業時間最久的老店(包括一家萬達影城)受影響最為嚴重。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數據來自拓普智庫

面對同行的進軍,萬達電影擴充規模的壓力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

“有了規模以後,上游採購的成本才會低,跟上游的議價能力才會比較強,所以未來我們還會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

2018年年末,曾茂軍在接受毒眸等媒體採訪時表示,為了幾年萬達電影會保持每年80-90家影院的建設速度,“兩年之後我們的市場份額會逐步提升。”

因此即便是在第一季度虧損5億元以上的情況下,萬達電影也沒有調低目標,並在近期募資43.5億元,其中擬投入募集資金30.45億元用於新建影院項目。擬新建影院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項目計劃在2020年至2022年新建影院162家,總面積達79萬平方米。

這場佈局的背後,是萬達在“賭”行業的明天。關於募資的原因,萬達方面解釋稱,疫情之下電影行業全產業鏈短期內均承壓較大,部分中小影院退出市場,進一步加快了市場整合速度,預計疫情過後頭部院線公司市場份額將加速提升。換言之,萬達電影相信疫情後行業整合的契機也會隨之到來。

這次疫情的危機,會在日後變成萬達電影的機會嗎?由於影院開業日期遲遲未定,而募資方案也還尚未得到批覆(以2019年底賬面上的資金24億,顯然不足以在停業下支撐起擴張),所以現在下斷言還為時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相比於其他同樣對於整合“虎視眈眈”的玩家,萬達電影具備其獨特的優勢。

優勢之一,在於品牌。在面對毒眸“輕資產戰略與非萬達廣場內影院是否會增大租金壓力”的疑問時,曾茂軍曾表示:“說萬達租金低,其實是一個誤區。以非萬達廣場影院的租金比例為例,我們的租金比例之所以能夠低於同行,原因在於我們的品牌優勢。萬達影院的單銀幕產出是行業平均值的1.6-1.8倍。”

因此縱使今日的萬達電影,在票房佔有率方面已經不具備碾壓性的領先,但至少“萬達”的招牌卻是實打實的“深入人心”。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除此之外,相較於多數進擊的對手來說,萬達電影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優勢,那就是當初不惜揹負巨大商譽風險、停牌16個月也要吃下的萬達影視。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萬達影視的“尷尬”

2017年,上市公司“萬達院線”正式改名為“萬達電影”。

不熟悉電影行業的人,可能並不能真正體會這次改名背後,萬達對電影的野心。事實上,早在電影行業開始出現波動的2016年,萬達院線就擬作價372億元購買萬達影視100%的股權,其核心目的就是將院線和影視業務整合到一起,去做更有價值和穩定性的“全產業鏈”生意。

因此雖然2016年的併購受資本市場等影響而被迫終止,但等到2017年7月,萬達電影又再度重啟了重組工作,並在次年6月發佈新重組預案,擬作價116億以現金加股權的形式收購萬達影視96.8%的股權——而實際的收購價格,則為105.24億。

對於收購價格的下調,萬達方面解釋稱,一方面是“公司做出的讓利措施”,兩方面則是兩次收購的標的及標的資產不同,剔除了此前業績表現不夠理想的傳奇影業。而有接近萬達的消息人士向毒眸透露,之所以會再度調低估值,也確實和市場不好以及萬達影視自身的波動有關。

這種波動,從其高層變動中就可窺得一二。不久前,有媒體爆料稱,電視劇製作公司新媒誠品的創始人尹香今,正式接替姜偉出任萬達影視總經理,隨後該消息得到了多方證實。而尹香今也是過去兩年多時間裡,萬達影視更換來的第四位主帥了。

萬達的電影故事:這還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嗎?

新媒誠品代表作品


高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