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火热的西部居然还有这几个价值低洼区

大师兄而立之年,深圳购入两套,目前累积资产千万级,也希望把自身资产优化到下一个等级,发表一些实际跑盘判断心得!买房试错成本高,希望跟跟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1、问:大师兄好,现在西部地区一路高歌,还有没有价值低洼区?

回复:其实在任何时期都会有被低估的片区或楼盘,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出去踩盘,寻找价值被低洼区,目前西部成交非常火热,但还是有价值被低估的品质楼盘,比如蛇口的兰溪谷国际公寓,注意这是住宅,不是公寓,自己可以实地去看一看这个小区。

2、问:老师您好,我家孩子3岁了,最近在看学位房,首付120W,想买个螺岭外国语的学位房,看了几个小区,京基东方华都、缤纷时代家园和京基东方颐园。多谢老师!

回复:你选的这几个小区都是带螺外学位中比较好的小区,其实买学位房不一定要非要买两房的,因为用的是学位,用最小的代价实现需要的功能,买个一房就够了,并且未来上初中的时候还要换的,学位房中一房是最畅销的,卖的时候也好卖。最后作为一个老师,我想跟您说,小学学位其实不用太追求,最重要的是初中学位,小学最好的老师是家长,教育中有个433原则,40%靠家长以身作则、陪伴和引导,30%靠学校,30%靠自己,我之前在直播中讲过一个关于学位房的专题,有时间可以去看一下回放。

3、问:大师兄中午好,我在深圳工作,太穷了,手上只有50W,最近要结婚,未来丈母娘非要让我买房,已经商量好了,既然买不起深圳就临深的东莞或惠州吧,不知道老师有没有什么推荐。

回复:50W首付就不建议买深圳周边了,临深现在大把楼盘,甚至有开发商打着1成首付旗号的,买了就套在里面了,你在深圳上班住也住不了,租也租不出去,以后卖也大概率不好卖,只能当大爷一样供着!50W首付在深圳龙岗、罗湖也是可以上车的,不过月供就比较高了,或者找丈母娘再支援一点嘛,不要为了买房而买房,买房要买的有价值,能真正实现你的目的!

4、问:请教下一个问题目前东海花园一期是否需要置换,感觉东海比较老了,后续乏力,金融街也看不到太实质动作,但大环境还可以,如果置换的话,1500~2000选哪几个盘比较好,纯投资。 多谢了!

回复: 东海一期置换是对的,东海是深圳神盘,1999年开盘价就杠到了一万多,是早年ceo盘的代表。 东海花园外观设计时尚大气,当年是深南大道车公庙一景,景观无遮挡,很是气派。 但是时间能摧毁一切,20年弹指一挥间,东海老了,景观也被一排排新起的高楼全部遮挡,更要命的是,东海有港式设计的风格,户型大多不方正有尖角,客厅阳台也出的很怪异,近十年来,深圳的港式楼盘全线跑输大盘。 虽然东海还有名校和早年的声名加持,但已颓势尽显,置换是非常明显的选择。 1500到2000万的预算,尽量往西部置换,抢占下一个高地。不过这个资金量买深圳湾很尴尬,但适合的产品还是有的。

5、问:老师您好,最近有个朋友拉我去买回迁房投资,他说他去年赚了不少,我被他说的有点心动了,回迁房到底能不能买?

回复:回迁房总体上分两种,一种是业主已经持有房产证,另一种是业主只持有回迁协议。作为第一种情况,即业主已经取得该商品小区的房产证,这些回迁房是完全可以做二手买卖或者租赁交易的,其实这个时候的回迁房已经不比市场价低多少了。但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业主手中只有发展商的回迁协议的,这个时候购房者就要多一个心眼才行,这些房子的业主手中只有发展商的回签协议的,在做二手交易时是不能在房地产交易所做公证过户和改名的。因为该回迁协议只是业主与发展商之间的私人商业协议,此协议并没有得到房管局的认可,因此双方进行交易是只能在公证处出公证交易,等房产证出来之后才能做真正的过户交易。对于这种手中只有回迁协议的,其实风险是很大的,首先你买这个房子的时候不能够只与业主签单方的买卖合同,你应该与业主以及开发商之间签三方合同。第二,村民基本都要求全款付清,但是房产证什么时候办下来,这中间有一个时间差。如果村民跟开发商之间有很多纠纷,要慢慢解决去协调。那会拖长拿证的时间。我身边就有亲身经历的案例,从签回签协议到拿证,整整花了5年时间。所以说你把这套房子的全款放进去,5年之后才能拿到证,你有算过资金成本吗?这中间如果业主出现了任何的问题,那房子还能不能过到你手上还不一定呢!到时候就是房财两空。第三,你知道同一个小区的回迁房和正常建的商品房之间的差别吗?虽然是同一个小区,但是回迁房的房子的质量比商品房的质量会差很多,所有的材料以及做工都会粗糙很多。甚至很多会把空中花园都隔成两半,一部分是回迁房村民的,另一部分是正常买商品房的。所以你买入回迁房以后,你的邻居就是回迁房的村民,相对来说环境是会差不少的,一定会影响房子的价值,所以你去买回迁房,很多东西你是要考虑周全,而不是单纯的看总价比较低,它确实会比隔壁商品房会低一点,但其实你有很多的隐形成本在里面,你自己要算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