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千萬別心軟,6歲前給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長大後會感激你

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不止一次的提到過

很多長大後的犯罪行為或者心理問題都和孩子的幼年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李玫瑾教授也曾對父母們有過忠告:“6歲之前說不!”

6歲前,父母要學會拒絕孩子

孩子在6歲之前,心理上對父母是有很強的依賴性的,父母說的話是“金科玉律”,是立規矩的最好時機。

父母千萬別心軟,6歲前給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長大後會感激你

而在7~9歲時隨著兒童叛逆期的到來,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再想要立規矩也就越來越難,這就跟越小的樹苗越容易修正的道理是一樣的。

父母應該在孩子6歲之前,將為人處世的基本規則樹立起來,在孩子的規矩之樹“長歪”之前做好防範,孩子今後才能成為一個有規矩懂禮數的人,孩子日後也會感激你。

父母千萬別心軟,6歲前給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長大後會感激你

6歲前,幫孩子立下這五個規矩

  • 不能說謊

寶寶在3歲左右會進入“說謊敏感期”,這個時期寶寶的語言能力、想象力、思維能力都在快速發展,因此自己就突然會說謊了。所以,家長也不用太驚訝!覺得孩子是不是“學壞了”。

不過,雖然這時孩子說謊不完全是壞事,但家長還是要及時引導孩子,避免在這段時期過去之後,孩子養成說謊的壞習慣。

父母千萬別心軟,6歲前給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長大後會感激你

  • 不能以哭鬧威脅父母

孩子小時候的表達能力有限,尤其是在牙牙學語的時候,他們為了讓父母瞭解內心情緒,很容易用大哭大叫來引起父母的注意,等到孩子長大一點之後,他們如果還繼續大吼大叫、哭鬧的話,那明顯就是在威脅父母了,所以說,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哭鬧並不能得到任何好處。

父母千萬別心軟,6歲前給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長大後會感激你

  • 不能動手打長輩

這點很多家長都有共鳴吧,孩子不開心、有小情緒的時候就容易動手打父母和長輩,如果不及時制止的話,非常容易形成習慣,以後再想糾正就難了。

父母千萬別心軟,6歲前給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長大後會感激你

  • 不能逃避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孩子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幫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幫孩子打點好一切,以至於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遇到困難不會自己處理,選擇逃避,反而找家長、找老師。

要知道孩子在3歲之後就要開始自己處理事情了,等到孩子到了5歲的時候,就應該有獨立面對挫折的意識,所以如果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們還沒有立下這個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沒有主見。

父母千萬別心軟,6歲前給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長大後會感激你

  • 不能亂髮脾氣

孩子剛學會說話的時候,發起脾氣時經常會摔東西、打人、躺地上“撒潑打滾”,這是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嘴巴跟不上大腦的情緒。

家長要趁著孩子發脾氣的機會,等孩子冷靜時好好談談,教會孩子不要用“暴力”的手段發洩情緒,可以將“壞情緒”說出來、畫出來,避免孩子養成“暴躁”的性格。

父母千萬別心軟,6歲前給孩子立下這5個規矩,長大後會感激你

小孩子的內心通常都是非常單純的,他們涉世未深,思想簡單,可塑性非常強。相信通過父母的正確引導,每個孩子都能變得更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