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奴才三种处置——王熙凤的治家之道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着实是一位巾帼英雄、女中豪杰,尤其是在贾府里,纵观所有爷们,没有一个能力比得上她。


三个奴才三种处置——王熙凤的治家之道

《红楼梦》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浓墨重彩地把凤姐办家政大事的才能、气魄、风采充分表现出来。而王熙凤自己所在的荣国府,少说也有一两百人,王熙凤能将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管理得井井有条,说明她的管理能力非同一般。

红楼梦中,王熙凤曾经处理三个奴才有关的事:李嬷嬷闹事、赵姨娘闹事、袭人回娘家,她对三个奴才完全不同的处理,说明凤姐的执政重心是:贾母为中心,一切考虑贾母的好恶,兼顾王夫人和宝玉的需要。

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写凤姐在在短短的一天之内,遇到两次“老奴才”闹事:宝玉奶妈李嬷嬷公开闹事;赵姨娘背地调唆贾环。

这两件事都似乎跟凤姐本可以袖手旁观,但她却重磅出击,恰到好处地处理应对。对李嬷嬷和赵姨娘这两个所谓“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的人,凤姐采用完全不一样的处理,对李嬷嬷,表面和善,软中带硬地好言相劝;对赵姨娘,恶意的训,劈头盖脸地骂。

更有意思的是,凤姐对赵姨娘这个正牌姨娘满怀鄙视,后来对“准姨娘”袭人却又春风满面,却又是为何?

同样是奴才,凤姐的处理为何南辕北辙?

李嬷嬷:老奴也要守规矩

李嬷嬷是宝玉奶妈。她本已告老退居二线,偏以功臣自居,干预宝玉的事务。这自然跟宝玉面前的现任红人袭人发生矛盾。李嬤嬤以母性的敏感关注着宝玉身边的事,她发现表面温柔和顺的袭人正在压制、排斥其他丫鬟,正在用“狐媚子”蛊惑宝玉!更让她气愤的是,袭人居然敢在奶妈来时大模大样躺在床上不起来!

李嬷嬷跟袭人闹事时,宝玉正在黛玉房间跟黛玉、宝钗说笑。宝玉这个大暖男,一个是自己心爱的丫鬟,一个是自己的奶母,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既不能不替袭人说话,又不能不听李嬷嬷发牢骚。

黛玉和宝钗对李嬷嬷闹事持相同看法,一个说“老背晦”,一个说“老糊涂”。两个少女都没觉察到这场争斗的实质,是经验丰富的老妇对心机深思的丫鬟作深刻观察。这个表面糊涂的李嬷嬷非但不糊涂,还对贾宝玉身边的事门儿清。她骂袭人这几两臭银子买来的丫头,居然敢不理她,是因为她有恃无恐

李嬷嬷闹事,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处理都不合适,都不能息事宁人。宝玉想跟李嬷嬷讲理,其实李嬷嬷本来就是来寻衅闹事,岂能讲理?黛玉宝钗劝李嬤嬷“担待”。但是李嬤嬤倚老卖老,岂能“担待”别人?凤姐就是这个时候,像一阵风一样,横刀立马杀到,三言两语,立即摆平。

“可巧凤姐正在上房算完输赢账,听得后面一片声嚷动,便知是李嬷嬷老病发了,排揎宝玉的人。正值她今儿输了钱,迁怒于人。”


三个奴才三种处置——王熙凤的治家之道

凤姐很细致地体会到了李嬷嬷的失落感,“排揎宝玉的人”是她的习惯作风,再加上输了钱,就拿袭人出气。凤姐对李嬷嬤闹事的心理判断准确。这说说明她比宝玉、黛玉、宝钗这些聪明人更有社会经验,更能琢磨人的心理,更知道李嬷嬷的生活轨迹。

凤姐针对李嬷嬷处境和心思说话,把话说得既好听之至、又话中有骨头,说得有理有力有威、李嬷嬷不得不听:

“好妈妈,别生气。”

凤姐先对李嬷嬷来个极其亲切的称呼并加以安慰。“妈妈”是贾府主子们对老年仆妇的尊称,再加上“好”字,岂不令李嬷嬷一听就气顺了?权势熏天的琏二奶奶都叫我“好妈妈”,袭人这毛丫头算老几?更妙的是,凤姐只是囫囵吞枣地叫李嬤嬷别生气。至于为什么生气?谁惹李嬷嬷生气?一个字不提。因为一提,就得一是一、二是二、前因后果说个没完没了,这叫得抹平处且抹平。

接着凤姐既给李嬤嬷戴高帽、又话中有话教训李嬷嬷要守规矩。

“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

李嬷嬷倚老卖老,凤姐就拿更老也最有权威的贾母来压她。她先给李嬷嬷糊个纸篓子戴到头上,你是“老人家”,你的任务是管教他人不让老太太生气,你怎能惹老太太不高兴?你这样做岂不是太没规矩了?岂不已经违反了贾府王法?

然后凤姐对李嬷嬷来个只许愿不兑现的战术:

“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


凤姐能替李嬷嬤打袭人吗?当然不能打她”只不过是说给李嬷嬷听、让李嬷嬷体面下台而已。

凤姐知道,此刻关键是息事宁人!所以,她接着说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

说办就办,凤姐亲手拖了李嬷嬤就走,一边走还一边嘱咐丰儿“替你李奶奶拿着拐棍子,擦眼泪的手帕子。”结果李嬷嬷“脚不沾地地跟了凤姐走了”。

一向刚硬的凤姐,在宁国府对迟到的下人说翻脸就翻脸,说责打就责打,居然这样处理荣国府的下人闹事,太不可思议吧?这其实正是凤姐的聪明之处:

第一,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管家的重中之重便是不惹贾母生气,此时宝玉还住在贾母身边,如果李嬷嬷继续闹下去,必然惊动贾母,惹贾母生气。

第二,宝玉身边的奶妈和大丫鬟闹事,这不利于宝玉的名声。做嫂子的必须立即帮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凤姐仅仅是做息事宁人的和事佬吗?并不是,她并没有纵容李嬷嬷。

“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

这是委婉而明确地告诉李嬷嬷:奴才在主子房间高声吵闹是违反贾府的规矩的!我现在拖你走,是给你面子,你不要给脸不要!凤姐劝解中带威慑的语言,凤姐软中带硬的态度,果然立即将李嬷嬷拿下了马。李嬷嬷随凤姐走时,已公开检讨:

“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

黛玉宝钗对凤姐不得不服,拍手笑道:“亏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了去了。”

凤姐这阵风,刮的是爱护贾母和宝玉的亲情之风,更是管家奶奶的威慑之风。既充分显示了管家奶奶治理难题的能力,也摆出了管家奶奶该出手时就出手、敢于管理的威风。

赵姨娘:永远的奴才

同一章节中,贾环跟宝钗、香菱、莺儿一起玩赶围棋,一磊十个钱,贾环输几次就沉不住气了,明明输给莺儿,却伸手抢钱,宝钗“啾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莺儿嘴不饶人,说起宝玉如何大方,任凭丫鬟抢他的钱,这话立即戳了贾环的心肝肺,说着说着还冤屈得哭了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

宝钗处理非常得当:

“好兄弟,快别说这话,人家笑话你。”

宝钗很聪明,马上叫“兄弟”,意思是你跟宝玉一样,都是我的表兄弟,我们并没看低你,你自己千万不要这样说!

无巧不成书,宝玉这时也到了。宝玉待贾环很善良,既不以哥哥压制贾环,也不以嫡出傲视贾环。他好心好意地劝贾环:你本来是来取乐的,这儿不能取乐,你到别处去嘛,“不如快去为是”。

明眼人都看得出,没有任何人欺负贾环。但是到贾环口中,宝钗维护贾环、莺儿不得不谦让贾环、宝玉劝解贾环的过程居然变成:

“同宝姐姐玩的,莺儿欺负我,赖我的钱,宝玉哥哥撵我来了。”


贾环虽长在加氟,却一点也没有大家公子哥的风度。为什么他总是让人觉得不讨喜?就是因为他有个心理阴暗的生身母亲赵姨娘。

听了儿子得哭诉,如果是懂事明理的母亲,该劝导儿子,而赵姨娘却立即歇斯底里大发作:

“赵姨娘啐道:谁叫你上高台攀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哪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


赵姨娘的话恰好落到凤姐耳朵里,凤姐立即毫不客气地好一阵痛骂狠训:

“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做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你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环兄弟出来,跟我玩去!”


这番话辣害之极!第一,凤姐认为赵姨娘的话是毫无道理的“淡话”。第二,凤姐彻底划清贾环跟赵姨娘的界限,贾环是主子,赵姨娘是奴才。第三,有资格教导贾环的,是太太、老爷,而且“太太”摆在“老爷”前边,也就是说,贾环是太太的儿子,即便是你生的,他也是王夫人的儿子,是少爷,是主子,你一个奴才,居然敢啐少爷?

赵姨娘最忌讳别人说她是奴才。凤姐偏偏当面斩钉截铁地、敲锣打鼓地对赵姨娘挑明:你从过去,到现在,直到将来,都是奴才!

赵姨娘本是贾政的丫鬟,后来收房,做姨娘,生儿育女,但她仍然是奴才,这是国公府规矩。

此前小说写到,贾政要向宝玉交待搬进大观园的事,宝玉到王夫人房间,迎、探、惜、贾环坐在椅子上,赵姨娘站在门外给宝玉打起帘子。贾环和探春这一对儿女坐着,生母赵姨娘一边侍立打帘子,贾府规矩就这么残酷。尽管赵姨娘一厢情愿地认为,她给贾府添丁进口,有资格做“半个主子”,其实她的“奴才”身份从来没改变。但似乎没人公开地、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事。凤姐却毫不留情地宣扬,当面将赵姨娘“有了儿女就是半个主子”的幻想踏得粉碎!这对总幻想摆脱奴才身份的赵姨娘,是最大伤害。


三个奴才三种处置——王熙凤的治家之道

凤姐教训赵姨娘起到什么效果?是刁蛮的赵姨娘一声不敢吭,顽劣的贾环唯唯诺诺贾环素日怕凤姐比怕王夫人更甚,听见叫他,忙唯唯的出来,赵姨娘也不敢则声。”凤姐的淫威于此可见一斑。

凤姐接着对贾环说的话,是对赵姨娘的更大伤害。

凤姐向贾环道:

“你也是个没气性的。时常说给你,要吃,要喝,要玩,要笑,只爱同哪一个姐姐、妹妹、哥哥、嫂子玩,就同哪个玩。你不听我的话,反叫这些人教得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


凤姐实际是教育贾环要时刻记着主子身份,和同样身份的主子在一起吃、喝、玩、笑,不要自居下贱,跟奴才——特别是生身之母这个奴才为伍。听奴才教唆,不尊重、学下流,安坏心。表面上看,这是长嫂训弟,实际是敲山震虎骂赵姨娘,指责赵姨娘不知道天高地厚,总想往“主子”队伍钻,一肚子坏心眼儿,引导贾环往下流路上走。

赵姨娘大概做梦也想不到,跟儿子在自己房间发几句牢骚,竟然招来琏二奶奶一场劈头盖脸臭骂,换来一场奇耻大辱!

凤姐为什么对赵姨娘赶尽杀绝?

表面上看,凤姐在赵姨娘跟前剑拔弩张,是因为王夫人对赵姨娘十分敌视,凤姐在替姑妈出头。但仔细想来,仅有王夫人的背景,力度远远不够。因为按照国公府规矩,连王夫人都得听贾政的。实际上,凤姐敢对贾政侍妾不客气,最根本原因,是她摸透了贾母厌恶和嫌弃赵姨娘的心思。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写到凤姐和宝玉中了马道婆的魔法奄奄一息,赵姨娘劝贾母赶快给宝玉穿寿衣送他走。贾母大怒,大骂赵姨娘是“烂了舌根的混账老婆”,是“淫妇”。尊贵的贾母突然对儿子的侍妾骂这么难听的话,贾母这样骂,当然主要因为心疼宝玉,也泄露出贾母对赵姨娘一向不待见。

所以,凤姐对赵姨娘不合常理的出奇歧视,实际是发贾母和王夫人之私意,而且主要是发贾母之私愤。

袭人:投王夫人所好所以有优待

跟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相隔了三十一回,到了第五十一回,出现凤姐如何对待贾府准姨娘袭人的有趣场面。

袭人母亲病重,家人来接她回家。王夫人同意袭人回去见母亲,把凤姐叫来命她酌量去办理”。

凤姐如何“酌量”?她立即拿着鸡毛当令箭,立即小题大做,叫仅仅是“预备役姨娘”的袭人衣锦还乡,给足了面子。

她给袭人派了八个随从:周瑞家的、跟着出门的另一个媳妇、四个有年纪的跟车、两个丫鬟。分别坐一辆大车,一辆小车。

她叫袭人穿几件“颜色好衣裳”。回家看濒死的娘,袭人却奉命要穿得娇艳鲜亮、穿得富贵豪华!

似乎不是来跟母亲生离死别,倒是专门向“娘家”摆阔。袭人穿着王夫人赏的几件衣服来叫凤姐鉴别是否合乎她的要求:桃红百花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青缎灰鼠褂。应该说对袭人这种身份来说,相当豪华了。但凤姐认为,褂子太素,也太冷,应该有件大毛的。马上命平儿把一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袭人穿上。

她叫袭人“大大地包一包袱衣裳拿着,包袱也要好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袭人拿的是她自己的一个弹墨花绫水红绸里夹包袱,包着两件半旧的棉袄与皮褂。凤姐认为不合格,马上命平儿给拿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啰呢包袱,包上一件大红猩猩毡雪褂子。

她叫袭人“只管住下,打发人来回我。我再另打发人给你送铺盖去。可别使人家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周瑞家的知趣,马上表示,袭人一旦住下,就叫他们的人回避,另要一间内房给袭人住。

袭人这是丫鬟回家看母亲吗?不是。是贾府的“准姨娘”鸣锣开道、风光无限回门来了。

袭人不过是宝玉的丫鬟。这时连“通房大丫头”都还没公开化。凤姐为什么要给袭人这么大面子?一向小气、事事计较的凤姐为何自掏腰包,将袭人武装到牙齿?果真是她自己说的“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也罢了”?

仔细推敲,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凤姐是个心机十分深细的人;

她的每一分钱用到什么地方,都有精确算计;

她的每一件东西送给什么人,都要明确算计;

她的每一份心思用到什么人身上,都会认真算计。


三个奴才三种处置——王熙凤的治家之道

袭人已经明确是王夫人线上的人。凤姐要想得到王夫人永远的器重,仅靠姑侄关系,远远不够。她必须想王夫人所想,做王夫人想做而不便做、不敢做的事。

王夫人叫凤姐“酌量”办理,本身就带暗示性。如果叫凤姐按照贾府规矩办理,根本用不着什么酌量不酌量。所谓酌量,就是叫凤姐打破常规办理!表面像锯了嘴的葫芦的王夫人,实际上用一句似乎模棱两可的话,叫聪明的娘家侄女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凤姐深知,抬举袭人,并通过抬举袭人达到保护宝玉目的,是王夫人内心深处的小算盘。而她让袭人风风光光地回娘家,就是替王夫人琢磨事,办王夫人希望办而自己不便于出面办的事。

三个奴才三种处置,生动地显示了凤姐以利益关系为中心的心机——一切以贾母、王夫人和贾宝玉的利益优先,这是王熙凤教给我们的处世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