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镇江##刷马桶#

#点击镇江##刷马桶#

这是一个在今天听起来很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有点儿怪怪的感觉,更可能觉得写这样一个话题,太没有品味了。但是,刷马桶可能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是抹不开的。尤其是“老镇江”,更可能是在记忆深处有一定位置的记忆。

#点击镇江##刷马桶#

记得1980年刚来镇江时,与同学一起步行到大市口,过了中山桥,刷马桶现象便渐渐多了起来。因为,那时的中山桥西,还算不得真正的城市,属于郊区。因此,那时候的区划,也是中山桥以东的,叫城区,中山桥以西、也就是运河以外的,叫郊区。

郊区,可能在住房等方面,与城区不太一样,城区的老房子、老居民已经过惯了在马路边刷马桶的生活。卫生习惯好一点的,门口的下水口上,还比较干净。卫生条件差一点的,则一层青苔,让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也很是看不惯、不能理解,更不要说接受。

恰恰是,这种连农村人也看不惯的生活方式,伴随了老镇江人很长时间,且成为了清晨那个时段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这道“风景”,直到城市开始修建一些公共厕所,才慢慢消失。只是,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卫生矛盾从家家户户刷马桶的分散化,逐步转向公共厕所的集中化。也就是说,多数公厕由于不能及时打扫,更没有什么管理,导致公共厕所内的卫生条件极差。尤其是夏天,都变成了蚊蝇的滋生地。

#点击镇江##刷马桶#

所以,“厕所革命”成为了城市管理的一道新课题。“厕所革命”首先在公园等公共场所启动,然后逐步发展到城市主要干道、人群密集区、重点区域等,最后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大潮中逐步全面“革命”。如今,市区所有的公厕都漂亮而清洁。用不少人的话说,都在“两星级”以上。只是如厕的人,有时候还太不讲究卫生、太不尊重他人劳动、缺乏一定素质,还在伤害着城市环境。

这当然只是极一小部分人,但是,却与城市管理和公共卫生格格不入。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自觉爱护公共环境、自觉讲究卫生、自觉尊重他人的劳动了,我们的城市也就真正到了一个很文明的程度上。

从在马路边刷马桶到城市公共厕所都上了星级,这是镇江城市变化的缩影,是城市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进入到讲究生活质量和品质的标志。虽然中山路还比较窄,但规范有序和清洁文明,已经让城市变化带来的喜悦写在了每个镇江人的脸上。尤其是老镇江人,更是会被这样的变化深沉感染。

#点击镇江##刷马桶#

这也是城市变迁的节奏,是镇江从静态美转向流动美的标志,是镇江从缺乏活力转向生机勃勃的标志,是镇江人从传统生活方式转向现代生活方式的标志。生活在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里,是每个镇江人为之骄傲与自豪的,也是幸福与快乐的。

这更是城市变革的象征,是镇江人的观念从传统守旧转向开放创新的标志,是镇江逐步从码头城市转向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是镇江从小富即安逐步转向永不停步、永无止境的标志。镇江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变革中才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今天具有一定活力和生机的城市。

#点击镇江##刷马桶#

同时,我们也希望,镇江能够来一次真正的变局,能够从仍然没有完全得到转变的传统思维中跳出来,来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理念大飞跃、思维大变局、活力大释放,能够抛弃更多的码头文化,进入到真正属于镇江自己的时刻。让每一位镇江人都能背起背包,来一次“我也行”的说走就走、说飞就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