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敬铭与天下第一仓,兴仓储粮成一大义举

阎敬铭原籍陕西朝邑县(现大荔县)赵渡镇,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因善理财带兵,总理户部、军机有功,深得慈禧赏识,让其统管户部、把持军权,赐黄马褂,总理衙门行走,堪称当朝红人。

阎敬铭与天下第一仓,兴仓储粮成一大义举

1877年关中大旱,饿死多人,朝邑尤其严重。丰图义仓由清光绪皇帝时的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军机大臣阎敬铭于1882年倡议修建,1885年竣工,竣工后绘制详细图样报闻朝廷,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

此仓建成后十多年,就遇上1900年的关中大灾荒,丰图义仓开赈放粮,活人无数,阎敬铭被人们尊称为“救时宰相”。它是目前全国唯一在用的具有实用性和文物价值,集仓储防御、营房为一体的古粮仓。

在秦岭南五台山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里,就座落着这位清末重臣的宅邸。阎敬铭宅院原址位于陕西朝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上世纪50年代末因修三门峡水库被拆。

1997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从其后人手中征购了保存下来的房屋构件,及砖雕、石雕、木雕等,2004年依原貌在博物院复建。

阎敬铭与天下第一仓,兴仓储粮成一大义举

清朝末年,政府积弱无能,内外交困,民不聊生。慈禧为贪享乐,要求户部筹款修建颐和园,财政当家人阎敬铭深知国库空虚,银两紧缺,对外贷款、赔款,对内修铁路、兴水师,围剿起义军,到处都得花银两。

阎敬铭顶撞慈禧,有违懿旨,被革职为民。阎敬铭曾奉命赴山西赈灾,灾民无收,遍布饥荒,他体恤民情,为大清江山社稷忧心。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阎敬铭上掌握国库虚实,下体察黎民疾苦,可奈何不得太后懿旨,国家一贫如洗,民众食不裹腹,国无民心不稳定,民无粮食何生存,这样下去“天”就要坍塌下来。

阎敬铭想,当务之急是修仓存粮,以安民心,于是动议在家乡朝邑组织乡邻修建粮仓。兴仓储粮确是一大义举,既在丰产之地积余入仓,囤积粮食,又可在荒年赈灾济民,福祉百姓。

阎敬铭与天下第一仓,兴仓储粮成一大义举

当时朝邑县本有粮仓,但县城粮仓地处低洼的黄河滩涂,房旧仓潮,多发霉变,虫害粮损,旧仓已不能使用。要在朝邑小县设立官办仓,名不正言不顺,无国库正当银两来源,规模又比较小,就算阎敬铭挪用官银兴仓,还得落下“营私”、“欺君”的罪名。

阎敬铭左思右想,得一万全之策,在家乡以修义仓名义倡导捐资,再从官银中挤出部分补贴,对上对下都好交待。于是,丰图义仓的修筑实际上是半“官”半“义”的“官助民办”粮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